第97頁
時母看著兒子:「我就想給未來的孫子做做衣服。你每日看著,也心裡有個數。」
時昭不明白母親怎麼突然對他娶妻生子的事這麼上心,,母親的話是肯定要聽的。他忙道:「母親想做便做,孩兒今日便給母親把布料買回來。不過娘要注意身子,不可太過操勞。」
「放心吧,娘還要抱孫子呢,不會糟踐自己的。」時母道。
母親這樣一說,時昭又放心了一點。只要母親好好的,做衣服就做衣服吧,就像母親說的那樣,衣服又放不壞。
「那好。除了布料,母親還要買點什麼嗎?馬上要過下元節了,除了過節祭拜要用到的東西母親自己有什麼需要的嗎?」 時昭又問。
他不明白自己要有什麼數,覺得母親這段時間跟自己說話總是意有所指,好像哪裡不太對勁。但他又不敢多問,免得母親傷心。
「旁的沒有。娘只要你記著答應娘的話,守孝期滿,娶妻生子,讓娘抱上大孫子。」時母道。
「好,好,孩兒記著呢。」時昭不明白母親怎麼突然就對他尚未娶妻生子一事如此耿耿於懷,但只要母親高興,又是人生必須經歷的事,他也沒有必要違背母親的心愿,自然是順著母親的話說。
時母見兒子孝順,心情好了不少:「快去快回,注意安全。」
「好的,娘在家也留意著點。」時昭囑咐道。
雖然他不擔心青州府的仇人這麼快又尋上門,但現在只有母親了,他一定要牢記父親的話,把母親照顧好。
馬車不走正門,時昭把馬車從後門趕到前門路上,喚艾葉一起把做好的藥櫃抬到馬車上。上車後,時昭跟母親揮手道別:「娘,記得插門。」
隨後吆喝了一聲:「駕——」馬拉著車往縣城方向走去。
車上只有兩個人時,艾葉從來不坐在車廂里,他和時昭並肩坐在車轅上。沒有時母的管束,艾葉的話比平時多了許多。
「少爺,咱們給陳大夫送了柜子,就去買香燭嗎?」
「嗯,送了柜子再去買香燭和冥紙,然後咱就去買點新穀子磨的糯米粉,等到下元節的時候做糰子。」時昭道。
「好啊,到時我來做。」艾葉道,「少爺,水城做的糰子和青州一樣嗎?要是不一樣,我們按照青州的做法做,還是按照水城的做法做?」
下元節大寧王朝都有做糯米糰子祭祀先祖的習俗,只是各地做法略有不同。
艾葉跟著時昭從青州一路南下,也見證了一路上各地不同的飲食,水城和青州的飲食風俗更是差異明顯。故而才有此一問。
時昭想了想:「我們已經回到水城了,還是入鄉隨俗,按照水城的風俗做。」
「嗯,也對。」艾葉偏著腦袋點了點頭道,「不過我不知道水城這邊下元節糰子的做法,得找人問問。嗯,找誰問呢?」
艾葉沉思著,忽然興奮起來:「少爺,我們去找小荷吧,他是本地人,他娘父肯定知道怎麼做。說不定還能跟我們講講水城這邊特有的習俗。」
這小孩是想去找人玩了,時昭也不點破,笑道:「好啊,看看哪天有時間,我們去找小荷問糯米糰子的做法。」
「好哎,少爺太好了。」艾葉高興得不得了,「少爺,除了糯米粉,我們還買別的嗎?」。
「祭祀總要隆重些才好,各種糖食果品都買一些。」時昭說完補充道,「還有花生和些豬肉,也要買一些。」
「爹爹生前喜歡吃水城的小粒花生,祭拜的時候放點花生。以前這種花生在青州府難得,都是水城族人托驛使運過去的。現在我們回來了,這東西又不缺,自然不能少。」
說起水城的特產小粒花生,時昭不免回想起父親在世時的情景。
那會老家族人為了討好父親,每年不同時節都會從老家選上上好的水城特產寄給父親,想從他那裡得到銀錢布施家鄉。
誰曾想父親去世後,自己拿回家產都頗費了一番周折。要不是自己會些武功,當時又有馮二他們助陣,這家產拿不拿的回來還兩說。其中滋味真是難以言表。
「好的,我記下了。」艾葉不知道時昭心裡所想,但見少爺想起老爺,想必是有些傷感,他便乖巧應道。
路程不遠,兩人邊走邊聊,沒一會就到了縣城。
時昭往來縣城多次,守城的官兵發現他的確沒有私下外出的心思,也就不再讓他們換令牌了。
進了城,時昭先把藥櫃給陳茂送去。
陳楊醫館和藥鋪都開著,但陳茂和楊正都不在。店裡的掌柜說東家出門走貨了,來回一趟大概要半個月左右。但臨走時有交代,要是時昭到來一定要好好招待。
時昭想起陳茂上次與自己說,最近有一趟到湖州的生意,想來是去湖州了。自己到把這事給忘了。
不過他就是送個柜子來,人不在也不要緊。時昭說明來意,醫館的掌柜趕忙招呼醫館藥童和藥鋪的夥計把柜子抬下來,邀請時昭去店裡坐坐。
陳茂不在,也沒有進店的必要。時昭婉拒了醫館掌柜的招待,把柜子送到就與艾葉離開了陳楊醫館,往集市而去。
兩人先買了祭祀用的香燭、冥紙一應物品,才又買了做糰子的糯米粉。在農品集市專門買了時昭此前提到時父生前喜歡的水城小粒花生。
農品集市很是熱鬧,有不少水果、堅果、蜜餞一類的吃食、零嘴售賣,路過的小孩都忍不住嘴饞,扒拉著大人要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