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頁
大概是有人進去通傳,時府大門內傳來一陣歡呼。
「爹爹和娘父回來啦!」
「爹爹和娘父回來啦!」
第137章 番外二 朕意已決
皇后冊封大典之後, 皇帝大赦天下。
隨後其他藩王和各地進京述職的大臣都返回各自封地和任上,只有齊王文征一家繼續留在了京城。
文征一家是皇帝開口留下的。
當日下朝之後,皇帝留齊王和工部尚書等人後花園議事時, 忽然說起皇兄嘉善皇主遠嫁,京城到西南路途遙遠,自己和嘉善皇主手足一家,文征也是皇家一員,大家難得一聚。自此一別,皇兄一家也難得回京,不妨在京城小住時日, 等中秋過後再走。
當時嘉善皇主和皇后也在後花園, 皇甫沁聽了皇弟挽留的話, 看向丈夫文征。
文征躬身向皇帝謝恩, 一家人就在京中多留了些時日。
當時時昭覺得皇帝的說法哪裡怪怪的, 但一時沒想明白。
中秋前兩日, 宮中傳來皇帝口諭,皇帝準備家宴,宴請皇族宗室, 讓時昭也準備參加。
時昭很是驚訝,皇室中秋家宴,皇帝為何會傳他一個外臣參加?
傳旨的太監道:「這是皇上的旨意, 尚書大人遵旨便是。」
公公走後,穆楓上前不解地問道:「大人, 可是有什麼事?」
一些不合常理的聖旨,總是難免讓人不安。
時昭想了想:「我也不知, 可能皇上是看在我是皇后師弟的份上, 所以就隨帶捎帶上了我。」
「哦, 原來是這樣。」穆楓開心地道,「看來皇帝是真的對夏莊主好。」
時昭笑了笑,安排道:「既是皇室家宴,現在皇上都來請了,作為臣子的我自然是要赴宴的。穆楓,你幫我準備兩份禮物,一份給皇上皇后;一份給齊王和嘉善皇主。」
「是。」穆楓也沒多問,常年跟在時昭身邊,他已經學會了如何去應對這些迎來送往之事。
穆楓走後,時昭回到書房。方才在前廳,他那樣回答穆楓,但心中並不認為那是全部的理由。
時昭在桌案前坐下,他沒有繼續處理公務,只是思緒漂浮地坐在那兒,想著一些事。
那是在皇后冊封大典後,他才後知後覺的想起的一些事。
據時昭所知,嘉善皇主與齊王文征大婚之後,並未隨齊王去往封地,而是一直都是在京中居住。為何皇后冊封大典他會和齊王一同入京呢?
後來才知道,宣齊王文征進京參加皇后冊封大典的聖旨,是皇帝讓嘉善皇主帶去雲州齊王府宣讀的。
嘉善皇主去雲州宣了聖旨,後隨夫君一起返京參加皇后冊封大典。
其實嘉善皇主未隨文征去西南封地,並非他本人不願前往,也不是齊王文征不想他去,而是皇帝的意思。
時昭聽聞宮中流傳的小道消息,說是皇帝言笑晏晏地對自己的皇兄說:「朕自然對皇兄與齊王比翼齊飛樂見其成。但文太賢妃年紀大了,身體又不是很好,需要宮中太醫的日日調理,此去雲州,山高路遠,太妃娘娘怕是經不住這樣的顛簸,還是留在宮中頤養天年的好。太妃在宮中有朕照顧,皇兄儘管放心。」
嘉善皇主哪裡不知自家這個皇帝弟弟心中所想。他分明不放心自家夫君,怕他在西南坐大,脫離朝廷的掌控,所以才要把自己留在京城作為掣肘。
但皇帝他不明說,更擺出一副手足情深,為自己和母親著想的架勢來。
母妃年紀大了,在冷宮中吃了那麼多年的苦,身體的確不好。作為兒子,自己怎麼可能拋下母親不管,只圖與夫君錦瑟和弦、雙宿雙飛呢?
不得不說這個皇帝弟弟心機太深,只是用這樣一種方式,不但能將母妃留在京城,留在宮中,還一併留下了自己和孩子們。
皇帝要留下母妃,目的也就是要留下自己,掣肘夫君。嘉善皇主想明白這一點,主動道:「皇上說的極是,此去西南路途顛簸,母妃的確不宜長途跋涉。然阿沁作為母妃獨子,也不能留下母妃一人獨守宮中,思念孩兒。故請皇上恩准嘉善陪同母妃一起留在宮中,待母妃身體康健之後,再行打算。」
皇帝聽罷哈哈一笑:「可是如此一來,齊王就要獨自去往封地,皇兄捨得?」
皇甫沁柔柔笑道:「皇上說笑了。侍奉父母,天經地義,臣兄的決定,夫君他一定能夠體諒。」
皇甫淵笑道:「既然皇兄執意留下,朕也不能不顧皇兄與文太賢妃母子相守之情,那皇兄便留在京城吧。」
「謝皇上。」
後來嘉善皇主回到齊王府,向夫君齊王說明自己的決定。文征沉默半晌,然後扯了個有點難看的笑容:「我西南將士數萬人的犧牲,也不能讓他完全放下戒備。也罷,王妃便留下陪母妃,日後隔段時日,我再向皇上請旨進京,看望你和母妃。」
「多謝夫君理解。」嘉善皇主靠向自己的夫君。
文征將自己的王妃擁入懷中:「傻瓜,說的什麼話。是你為為夫的犧牲,為夫謝你還來不及呢。」
後來就是大家都知道的,皇帝以文太賢妃頤養之名,不僅留下了嘉善皇主,還留下了他們的小兒子和女兒。齊王文征前往封地就藩時,只帶走了長子。
時昭覺得自己有點想多了。他晃了晃腦袋,把這些思緒拋出腦外,開始專心處理公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