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頁
於是,金峰上的土匪就越來越多,屢剿不滅。
這些個土匪在金峰上分門分派,有幾股是專門干那走私黏土勾當的;有幾股是殺人越貨的亡命徒;有幾股是昔日大行王朝的貪官污吏,事跡敗露後帶著家眷私兵上了金峰,圈塊地,不當官了,當起了山大王;甚至還有幾股,號稱是行俠仗義,劫富濟貧的江湖好漢。
這些個匪徒平日裡相互間井水不犯河水,但一旦官兵來剿匪,他們卻表現得異常團結,互相之間通著消息。小兵便打,大兵便藏。大行王朝拿他們也很是頭疼。
其實出現這種局面,最關鍵的是,這些個土匪中,那幾股昔日的貪官污吏。
這幫人總是能在剿匪前,事先得到消息,然後通知各股匪盜早加防範。
為何?
很簡單!他們要是被抓回去一審,那便會有更多的貪官污吏被供出來。所以那些個裡跟他們勾連著的,就會想方設法給他們通風報信。
但金峰上的土匪,不管是哪門哪派,上了金峰,便要守著整個金峰上的規矩。比如搶劫綁架可以,但殺人就比較忌諱。更不可出現一伙人下山屠村屠鎮這種事兒,一旦哪一夥土匪有這種跡象,其他派別的土匪便會群起而攻,先從內部把你端了再說。
這又是為何?
也很簡單!大家都要活命!
真做出什麼人神共憤的事兒,把大行王朝惹急了,派十幾萬重兵把整個金峰一圍,斷水斷糧,誰也別想活。
金峰山的土匪,也不是靠殺人放火活著的,大多乾的都是走私搶劫,收那些個過路鏢局的過路費。
長此以往,金峰上的土匪保持一種克制,不鬧出什麼大事。大行王朝則覺得金峰偏遠,派重兵去鎮壓太不划算,保持著一種平衡。
可是大行王朝朗朗乾坤,土匪總要有人管吧?
誰來管?自然是靠得最近的金峰城城主。
金峰城城主姓周,叫周德貴,是土生土長的金峰城人。
在大行王朝所有的城主縣令里,周德貴不是靠科舉,也不是靠戰場立功當上的城主,比較少見。
他是一步一步從村長做到保長,再做到鎮長,最後做到城主的。
究其原因,也是金峰土匪的緣故。
金峰的土匪流寇既然鎮壓代價太大,那就需要金峰城城主長期與他們作鬥爭,這是個長遠活計。
若是弄一個科舉出身的讀書人來管,管個幾年調走了,再換個人,很不妥當。
所以周德貴這麼個本地人,便鑽了空子做了城主。
除此以外,大行王朝還給金峰城兩項特殊的權利:黏土開採和招募私兵。
這兩項是大行官場的智慧!
你金峰上不是有黏土嗎?黏土不是值錢嗎?好,我給你金峰城開採那些黏土的權利,你開採出來的黏土,自己賣,所得不交稅,全歸你金峰城所有。
這樣一來,金峰城便有了剿匪的動力!
金峰被土匪霸占,周德貴要想賺錢,就要占據更多金峰的地盤,就要把那些土匪打跑!
但是土匪也不是好惹的,所以大行王朝允許金峰城城主招募一萬以內的私兵。
周德貴是個聰明人,一獲得這兩項特權,立刻就想到了雞生蛋蛋生雞的把戲。
有更多的兵就能打下更多的金峰,就有更多的黏土,就有更多的錢,就有更多的兵。
於是,金峰城的私兵便在黏土的誘惑下越來越多,私兵很快就到了一萬,周德貴占了三分之一的金峰,與那幾十股盜匪形成了一種平衡。
周德貴最聰明的地方就在於,他嚴格守著大行王朝的規矩,私兵數量克制在一萬,死了一個才會新招一個,絕不增多。這樣皇帝和朝里的大官們對他也放心,他守這金峰城,一守就是十幾年。
兵保持在一萬,錢卻越來越多。雖處於偏遠貧寒之地,周德貴的日子卻越來越好。
原本他老了,思量著怎麼跟王朝開口,讓自己兒子繼承自己的城主之位,就在那時,大行王朝突然垮台了。
大行王朝一垮台,幾乎所有城池都發生著同樣的事兒:土匪進城,燒殺搶掠。城主逃跑,民不聊生。
但金峰城是一個例外!
周德貴有錢有兵,他不怕!
很快,得到風聲的周德貴就把私兵數量擴到了三萬!金峰山的土匪眼見大行王朝垮了台,就下來打金峰城。結果被周德貴砸錢砸兵,轟了回去!
那些個城主縣令為啥會跑,城為啥會破?
很簡單!那些城池的城主縣令沒兵,遇到事,都是大行王朝官方派兵增援,他們說到底就是斷斷案,收收稅的官。有那麼幾個衙役,幾個捕快而已。
但周德貴不一樣,一萬人馬不是擺設,而且常年招兵,知道怎麼招,有現成的渠道,所以能迅速將一萬人馬擴到三萬!
經過兩年打磨,如今的金峰城更是固若金湯,周德貴更是一個獨立王國的國王!
以往這裡的百姓,因為常年受土匪之苦,經常被打劫綁架,過得很不好。而如今卻比別的城的百姓日子好上十分百分。
所以說,福兮禍所依,禍兮福所伏。
聖人誠不欺我。
以上,便是行走在金峰城街頭的夏若初,發出的由衷感嘆。
夏若初所站之地的街對面,是一個饅頭攤。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