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頁
是了,之前京城見那一面,眼前這位不就堂而皇之地在大街上穿小裙子、畫亮晶晶的妝容扮姑娘。
「今日不是顯應真君誕麼?」顧雲秋仰著臉,「西湖上有燈會,我想去看!」
顯應真君是杭城百姓特供的一位地仙,傳說是先唐一位節度使,姓崔,名珏,在治理杭城水患上頗有功勞,後更巧計息了鳳凰山上虎患。
因此大功而被上天納入神榜,做了冥府四大判官之一,掌管陰律司。
除了杭城,還有晉中長子、長治二縣喜歡建廟供奉。
今日是初六,正應崔府君誕。
按著往年杭城習俗,是要崇奉香火、辦燈會的。
而這日裡的西湖畫舫,都會集中停靠到長堤邊,供人們納涼避暑、嬉遊彈唱。
李從舟沒吱聲,低頭,示意顧雲秋看他裹著一圈藥棉的腳踝。
夏日炎炎,礫石流金。
秋節尚遠,杭城百姓也沒有旁的節日可盼,所以這燈會上必定人多。
他這一瘸一拐的,要怎麼去看?
然而顧雲秋卻渾不在意,只看了一眼就提出了自己的解決方案:
「我們多使些銀子包一艘畫舫嘛,到時從長堤處提前出發,駛向湖心鸚鵡洲停靠,既不礙著別人看燈,也能躲個清淨。」
這主意好,剛才還想規勸的蕭副將立刻倒戈。
他是金陵人,從小又在杭城長大,知道這日上的燈會其實比七夕、中秋的更好看——
顯應真君是少數幾個杭城獨有的供奉神仙,民間百姓在這日壽誕上也沒那麼多拘著的禮,只管撿著自己喜歡的來。
這日放的燈多半造型新奇、色彩鮮艷,河邊也多是披髮散襟的文士,他們高聲合歌、吹拉彈唱,湖中又有荷香陣陣。
記著小時候,蕭副將還見過在湖水裡沉李浸瓜,眾人拼著浮水去撈的。
總之是熱鬧又不失旨趣。
小世子第一回來江南,為著萬松書院師生的事,也沒痛快玩過一回。如今好不容易碰上一個節,又有故友在他鄉相遇……
蕭副將立刻轉頭幫忙,挽留得很用勁兒。
剩下點心自不必說,這位小廝無論何時,都支持顧雲秋的決定。
一票對三票、一人對三人。
李從舟拗不過,在心中暗嘆一聲、點點頭答允。
得他首肯,顧雲秋歡呼著叫了聲「好耶」,然後就吩咐人去準備——
銀甲衛快馬到西湖邊租賃畫舫,蕭副將去吩咐廚子、連人帶材料一併打包,點心收拾吃穿度用所需的東西。
剩下一個大夫心有餘悸,收拾藥箱站起來時,顧雲秋還拽住他,從他那兒討要消食除積丸和舟行散。
尤其是這一味舟行散,是王府單獨調製的,專供給王妃。
王妃從小體弱,行舟坐船的時間久了都會頭暈、犯噁心,旁人用的酸梅、棗仁什麼的都不好使,就只能用這專門調配的藥。
顧雲秋自己是不暈,但他怕小和尚暈。
畢竟在西湖河堤邊坐畫舫,還是和航船到湖中心不一樣。
且那鸚鵡洲在湖心,風大、浪也急,萬一小和尚繼承了王妃的體質呢?
別院總管懂事,聽得他們這般安排後,主動提出來,可遣人往徑山寺報信,「小師傅放心去便是,剩餘的事我們會打點妥當的。」
「多謝您。」李從舟拱手。
「小師傅客氣,」總管還禮,「若還有旁的需要,您儘管提。」
李從舟搖搖頭。
從他開口告辭,到顧雲秋留下他。
前後不過一刻鐘,他們就給他安排得這般明明白白。
他還能有什麼需要?
李從舟說話時,顧雲秋一直扒他懷裡偷偷拿眼觀瞧:
小和尚人挺好,待他也不差。
再不合理的要求,只要他纏一纏、求一求,他就會心軟。
那這般算起來,李從舟也並沒那麼可怕。
其實,顧雲秋也不是非要去看這場燈會。
他是念著小和尚趴在床上養傷乾耗了兩個月,之前又在徑山寺幫忙,根本沒機會外出去逛逛。
人都說西湖美景蓋世無雙,錯過了春日的桃紅柳綠,如今夏荷滿塘又逢盛節,顧雲秋很想帶李從舟去看看。
——人間這樣好,幹嘛要發瘋呢?
不過這般心思他也不會告訴李從舟,小和尚冷酷得很,八歲時就拽得跟什麼似的,不吃糖也不愛玩,一點沒個孩子樣兒。
顧雲秋收回偷看的視線:
沒關係,小和尚不好意思他好意思。
反正是陪他嘛,他很願意幫李從舟找個台階下。
如此,一番收拾妥當後,顧雲秋等人簡單在別院用了頓飯,就啟程往西湖邊趕。
今日盛會,西湖人多,去晚了不方便畫舫啟航。
銀甲衛跟著寧王出入,行事出手都很大方。
領命到西湖邊挑船的幾人轉了兩圈後,自然是選中了長堤邊停靠的最大、最豪華一艘三層樓高的。
江南的畫舫分兩類:
一類是這樣停靠在西湖岸邊的遊船,裝飾華麗、供人賞景,能航行也能宴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