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頁
百姓們打眼一瞧,喲,這裡面怎麼有從前對他們耀武揚威的衙役?
懼是稀奇得很。
看來,朝廷派來的這位裴大人,從他們這裡的地方官確實不是一夥的。從他目前做的事情來看,定是個好的。
有從前同官府衙役結了些仇怨的,背地裡便朝他們吐唾沫,精兵們沒兩天便弄了個清楚,知道這些匪徒原來真是官兵,對於百姓欺負官匪的事情,紛紛裝作沒看見。
一時間,成千百姓上下一心,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領粥、開地、種植、造屋的隊伍。
民心一安,搶糧便成了百姓下下之選。
消息一傳開,周邊州縣的人也望風而來。
裴秋生便多設了幾個點。
一個多月後,裴秋生帶來的糧食便沒剩多少了。
他派人回去快馬加鞭呈奏要糧,按理說半個月應有結果,不知為何二十天也沒有個消息。
想是被誰攔截了。
眼見著官府帶人給百姓們蓋的房子也建得差不多了,裴秋生便將那些個干苦力的官匪圈起來一一審問,從他們嘴裡翹出來附近官府分別貪了朝廷多少糧和銀子。
讓他們簽字畫押後,便帶著精兵去各官府一一開倉收糧。
糧袋和銀兩數目之多,令人咋舌。
那些不清白的縣令,裴秋生也讓人抓了,回頭一同帶回長安。
三個月後,第一批黃豆生產出來,新的一批玉米種下,來年春天水稻便可以開始生產,裴秋生準備打道回府。
雖然百姓還是窮苦難當,但有了吃的,有了奔頭,有少了一年的賦稅,他們心裡既踏實又高興。
裴秋生來時,等待他的是戒備、疑慮、不懷好意。
他走時,則是萬民相送,山坡上的草地竟也在秋日裡開始抽芽。
第139章 久別重逢
裴秋生功成還朝, 將所見所聞並一眾口供呈給聖上,所稟之事、所立功績皆震驚朝野。
他押回長安的一批人,或被斬首示眾, 或流放貶黜, 俱是沒什麼好下場。
南方災情暫時得以安定,後續如何還要看新上任的地方官管理得如何。
聖上考慮裴秋生尚且初出茅廬, 並未給他加官進爵, 仍是讓他繼續回到翰林院任修撰一職, 但破例賞了裴秋生一座府邸,親筆題字「裴府」。
此外還賞賜了兩箱珠寶, 作為開府的賀禮。
裴秋生離開鎮國公府後,又不能繼續光明正大地住在姜家, 原本是要買座宅院落腳,但一直沒能挑到合適的, 後來又被南下一事耽擱至今。
如今聖上賞賜的府邸離集市不算遠, 據其他同僚說,市值約一萬兩銀子, 因此已經算得上重賞了。
不僅如此,聖上這一手,也算是徹底將鎮國公府和裴秋生劃開了清界限,承認了裴秋生自立門戶的身份。
朝中大臣對於鎮國公,則越發不待見了。
其實原本他犯得也不是大錯, 說到底也不過是一個知恩不報加言而無信, 只是他對自己的孩子使心計還被旁人捅出來,委實不光彩。
裴秋生對此並不落井下石, 在朝中也從未說過聞淵一句壞話,當然也沒替他澄清過什麼。
兩人如今說是陌路人也不為過。
聖上龍顏大悅, 時值災年不宜大飲大宴,聖上便留裴秋生在乾清宮同他用午膳。
午膳期間,聖上繼續與裴秋生聊他在南方的所見所聞,裴秋生除了正經事以外又說了些繪聲繪色的小故事,直將聖上引得開懷大笑。
午膳用完,裴秋生又得了皇后的召見。
後宮中人鮮少會見朝中大臣,這在歷朝歷代都是如此,何況是他這樣同皇后不熟的。
裴秋生對這事可謂是一頭霧水,但身份懸殊他既不好問又不好拒絕,只能硬著頭皮去了坤寧宮。
皇后見了他,也沒問什么正經國家大事,而是問了他一些私人問題,譬如同鎮國公府的關係和鬧劇。
裴秋生一開始以為皇后娘娘是想八卦一下朝中大臣的內宅,心下雖覺得奇怪但還是去繁就簡、輕描淡寫的說了。只說事情經過,至於鎮國公府有沒有認錯他們的世子,裴秋生並沒有言明。
但等到皇后問起他生辰、年紀時,雖覺得與上一個問題有一些關聯,但心中的懷疑更甚。
隱隱覺得有些不妙。
果然,皇后又問他道,「裴大人是否有心儀的女子?」
裴秋生不偏不倚地回答道,「回皇后娘娘,臣確實有心儀的女子。」
皇后微不可察地皺了皺眉,又舒展開,笑著問道,「不知是哪位大臣家的姑娘?」
裴秋生回答道,「微臣出身草莽,心儀之人也並非出自官宦之家,乃是我恩人之女。」
皇后神情瞭然,又問了些別的。
歷經大半個時辰,裴秋生總算將皇后的問題一一答完,得以解脫。
裴秋生剛一出坤寧宮,便在宮門口迎面碰到了榮沁公主,正向坤寧宮這邊走來。
他之所以認識榮沁公主朱玉瑤,是因為她在之前的兩三次宮宴中同長樂郡主有些不對付。
長樂郡主是姜月的朋友,也是原書女主,因此裴秋生對於屢次找長樂郡主茬的人,再加上她還是百寶閣的「大客戶」,裴秋生很難沒有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