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頁
巫夷沒有茶肆,前巫夷有一種茶湯館,把茶湯和各種小吃搭配售賣,不過茶湯和茶水並不是一回事,嚴格說來更像是一種小吃館子。所以當茶水端上來之後,看著清亮的水色,所有人都很驚奇。
阿蘇南跟大家解釋:「這邊天氣熱,茶湯里加了太多食材喝不下去,還是喝這種只加了茶葉的涼茶水最好,清涼解渴還消暑,大家不妨試一試。」
新街物價低到令人髮指,一大碗涼茶加上一把煮豆子只要一文錢。阿蘇南又自掏腰包讓店家給每個人都添了一個鹹蛋餅,一頓乾糧午餐吃的所有人都極為滿意。
待到茶足餅飽,又要說離開的話,看著門外的炎炎烈日,一位來自朗阿寨的鄉親不禁感嘆道:「太陽太大了,新安啥都好,就是太熱了……要是沒有弄個熱就好了!」
阿蘇阿媽也嘆氣:「要是沒有弄個熱,大概就收不了兩季了吧?」
眾人轟笑。
……
午飯過後行程繼續,下午的安排是逛新街。
其實新街真的沒啥好逛的,統共也只有四條大街,在最繁華的北街和南街走上一個來回也花不了一個鐘點,不過眾人仍然興致昂揚,要知朗阿山上可找不出這般熱鬧的去處,而烏衣過來的幾人個,他們更關心生意和物價。於是商鋪食肆學館醫館,還有各個工坊,全都要看一看,烏衣幾人聽到商鋪的價錢之後直呼太划算了,白送也不過如此了。
幸好新街的商鋪屋檐都很寬,可以躲躲太陽。
逛街逛到尾聲,阿蘇南聽到幾個朗阿鄉親在討論這邊好不好掙錢的問題,插言道:「新街這邊人少,只要捨得出力氣,掙錢的活計很多。朗阿寨刀萊寨離這邊近,翻過雪山就到,就算不願意搬過來,農閒的時候可以過來打短工,也能掙到錢。」
鄉親連忙問:「都有哪些活計?」
「你們剛才看了新街的城牆就知新街建好之後會有多大了,現在只建好了當中和南門這一小塊,其他很多地方都還是荒地,以後那些荒地上都要建造房舍和街市,那可都是活計,」講到此阿蘇南心裡一動,話風一轉,「其實現在就有一個現成的活計,我想在宅子裡築一道院牆,你們要是願意的話就交給你們來做吧。」
「宅子裡築院牆?好好的修院牆做啥?」阿媽完全無法理解。
於是阿蘇南又簡單講了講醫士學館的事情,這下子連搬遷過來的幾戶人家也立即決定,每家都要留下一個壯勞力幫忙修圍牆,不過工錢就不用算了,一道圍牆而已,兩天就修好了,鄉里鄉親的,不用算的這般清,他們還在阿蘇家裡白吃白住呢。
※※※※※※※※※※※※※※※※※※※※
不想上黑榜,今天趕了一天的稿,明天還是四五千字,好累……
……
謝謝「bear」,和「讀者之中」的營養液,有心了,多謝^_^
第122章 竹衣來訪
這一天收穫頗豐,拖家帶口搬過來的四戶人家全都暗挫挫地覺著自個兒英明神武,其他要眼見為實的「穩妥派」則無一例外一致決定:搬,一定要搬,越快越好,只要能夠種上一季稻米,今年到手的糧食就比朗阿多,而且至少會多上兩成!
最後,跟著他們一起搬過來的有十八戶,另有四十餘戶實在捨不得已經種下的莊稼,一直拖到秋收過後才搬遷,此乃後話。
至於烏衣客人這邊,情況要複雜一點,說到買店置業,個個情緒高漲,說到搬家,只有三戶是鐵了心要搬的,其餘人等的說辭都是搬家事大,要一步一步來,先買房買鋪置好業,過兩年等烏衣那邊的家業都處置好了,再說搬家的話。至於店鋪不開門要收回去?好辦啊,先雇個店員過來看著店子不就成了……說到底,這些人就跟前世的炒房客一樣,有一定的商業眼光,也敢承擔一定的風險,想著先把好路段的房子占著,等到十年二十年以後,新街真正繁盛起來,沒準兒就是三倍四倍的回報。
對此阿蘇南倒不覺著有多反感,不管怎樣,店鋪賣出去了,還開了張,這個就算是功成一半。何況他們還要僱傭店員,那些店員可不是機器人,來到新安看到這邊的好處,他們不會把家人都遷過來啊?……總而言之,先把人氣養起來,新安現在最缺的就是人,等到以後人多了,生活便利起來,街市繁華起來,自然就會吸引到小康人家舉家遷入。
第二天,阿蘇南要忙公務,由鄔赫離帶著幾戶新遷戶去遷移司簽字畫押,並挑選落戶村落。說來也巧,這幾戶都相中了芯草阿媽的村子,鄔赫離也是個有心人,幫兩邊牽了線,最後芯草阿爸跟兩戶朗阿人講好,讓他們幫忙照看自家的七畝地,每畝只用給他這個「地主」五十斤稻米就成,剩下的都歸他們。要知芯草家的秧苗已經種好,下種的時間不一樣,以後兩邊收割的時間也是錯開的,完全不影響新遷戶的農時,這個結果可說是皆大歡喜。
「參觀團」總共在新街呆了四天,其間有人落戶,有人置業,還幫阿蘇南起了圍牆,而阿蘇南也堅持支付了工錢。四日後參觀團返鄉,阿媽阿爸卻留了下來,烏衣寨的家業阿哥阿朵自會處置,用不著他們來回奔波。
阿媽阿爸的宅子早在前幾日就置辦好了,距阿蘇南的宅子有兩條街,步行十餘分鐘即到,不在最繁華的南北街,不過也距那裡不太遠。阿蘇南覺得開食肆太累人,先斬後奏,給他們弄了個小客棧,現在肯定是沒人來住,正好用作朗阿老鄉在新街的落腳點,可以讓阿爸阿媽的生活不至於太過寂寞。前面還有兩間門面,開不了大的食館,用來賣些滷菜倒是正好,算是給兩人找點事情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