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頁
「她沒瘋?她為什麼......」
百里策眼看著是廢了。
戰了幾天幾夜,最終得到的既不是仇人的血和命,只有一個讓人看起來笑掉大牙的笑話。
他,才是世間最愚蠢的人。
第255章 255、死局(29)
百里策廢了。
一心想報仇,手刃趙懷,趙懷卻跑了。
自己最愛的妻子,反倒成了最後捅他一刀的人。
他想不通,實在想不通啊。
為什麼妻子會出賣他?
難道他對妻子不夠好嗎?就連他把圍攻上都的日子提前,也考慮到了妻子還在趙懷手裡,可是,他終究是痴心錯付。
百里策是放下了刀,但並不意味著趙啟和那些兵就此作罷。
已然進了上都城,士兵們一心想著榮華富貴發大財,再加上血戰了這幾日,身體的疲憊仿佛是要些東西犒賞自己才能安慰過往的那些生死一線。
血腥味充斥著上都城。
有老百姓的血,也有士兵的血。
趙啟的目標更明確,他在城中沒有找到趙懷之後,直奔皇宮而去。
拿下皇宮,他要做南陳的皇帝。
殺紅了眼,也殺紅了心,腦子裡似乎只剩下不斷的殺戮來填滿心頭的欲望。
皇宮外面開始了激戰,而皇宮裡邊的大臣們卻開始了一場聽起來可笑,但又覺得很符合他們身份的激烈爭論。
大臣們聚在一起討論推舉誰來做皇帝。
小皇帝死了,棺木還擺在大殿裡,連個守靈的大臣都沒有,只有幾個小太監守在那裡,顯得孤零零的。
養了兩日緩過勁來的桑尚書提議推舉誠親王嫡長子為新皇帝。
他的理由很讓人信服。
其一,誠親王是皇長子,在如今這樣的亂局之下,本來就應該由誠親王來主持大局。但是,小皇帝畢竟是誠親王的侄子,沒有聽說伯父繼續侄子皇位的道理,但兄弟之間是可以的。
其二,誠親王及嫡長子久居封地,與京城的官員少有往來,也從未參與過趙懷、趙啟兩兄弟相爭,算是比較中立的。
其三,其他先帝的侄子,年紀尚小,就算登基,也無法主持朝政,會受其親生父親及其輔政大臣左右,長此以往,皇權旁落,皇帝難以親政。
其四,誠親王嫡長子已經成親,而且外家書香門第,都是做學問的,無人在朝為官,也就避免了外戚專權。
其五,誠親王嫡長子已經有了兒子,他若為帝,江山便後繼有人。畢竟,南陳這大半年的亂局,就是因為先帝無後。若先帝有子,便不會形成這樣的亂局。
桑尚書的推舉得到了不少朝臣的支持,但同樣也得到了不少朝臣的反對。有人直指城親王嫡長子平庸無能,還愚蠢而不自知。
除了誠親王嫡長子,還有人推薦趙懷的其他兄弟,說小皇帝登基不足半年,也不算是叔叔繼承了侄子的江山。
旁支的皇族也有人推薦,而且推薦的人連辦法都想好了,把旁支的子侄過繼給先帝,這樣也就順理成章。
吳安國靜靜地看著這幫人爭得面紅而赤,突然大笑了一聲。
眾人回過頭來,看著吳安國。
有人問道:「忠義伯為何發笑?難不成,忠義伯有更好的人選?」
吳安國緩緩走到他們中間,目光掃過眾人的臉,譏諷道:「各位大人,你們是不是有點心急了?」
桑尚書自那日被吳安國氣得吐血之後,恨不得把這人的骨頭給砸碎了,但現在不是對付小人的時候,他得趁推舉皇帝人選的時候,占據主動權。
不管這一仗誰贏了,趙懷也好,趙啟也罷,都別想坐上皇位。
趙懷就不說了,沒聽說繼續自己兒子皇位一說。
趙啟嘛,先帝親定的反賊,誰人敢推翻?就算趙啟贏了,控制住了大局,但他要自己坐上那個位置,也不可能。
所以,他要趁現在先定下皇帝人選,無論誰贏了,都不能在皇位這件事上翻盤。
「忠義伯,國不可一日無主。南陳如今正是危急存亡之秋,若江山後繼無人,這南陳也就完了。」有一位大臣說道。
「就是,就是!」立馬有人附和。
有了一人附和,眾人也就跟隨。
不管他們是不是推舉了同一人,但在先確定皇帝人選的事上,意見卻是一致的。
畢竟,他們都有自己的算盤。
「諸位大人,我倒不是嚇你們。你們也聽說了,趙啟早就下令,攻入上都城便許將士燒殺劫掠一日。你們覺得,上都城裡,哪裡能比皇宮更富有。你們在這裡爭論皇位誰來坐,那是你們說了算的嗎?一會兒趙啟的大軍殺進皇宮,你們試試,跟他的刀說說你們推舉的人選,看看他是不是很樂意?」
吳安國話音一落,眾人臉色都有些難看。
眾人皆知,他說的就是事實。
但是,還有人不服,「忠義伯,你怎麼知道趙啟一定能贏,沒準扶風王爺能把反賊擊殺於城中呢?還是說,忠義伯你就盼著趙啟贏,然後指望著能封個忠義侯什麼的?」
這人剛說完,眾人便笑了起來。
吳安國也不惱,只是長嘆了一聲,「南陳完了。不是完在叛軍手裡,而是完在你們這幫無能又自以為是的奸臣手裡。」
「奸臣?」有人不幹了,上前就揪住了吳安國的衣領,作勢要打吳安國。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