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頁
宋國的皇帝是式乾殿上坐著的傀儡,但聞燮從沒放棄過收攏皇權,分化士族,削弱權臣,是他這麼多年來一直在做的事情,哪怕收效不大他也沒氣餒過,現在席家自己把這麼大好的機會送到他手上,他不用就是蠢。
因此,聞燮找到機會就夸席瞮。
姚奎,襲開國武帝封的國公爵,雖然明面上看不出來,可他是繼承了先祖的遺志——匡扶聞宋皇室。
他認為,宋國要長治久安,士族必定不能凌駕在皇族之上,君不君臣不臣。
在升到吏部尚書的前幾年,姚奎沒什麼動靜,仿佛一切都聽柳光庭的,可他在吏部尚書的位置上越久,柳光庭對吏部的控制就越弱,若是有心細之人盤這些年朝廷各處的調遷就會發現,朝廷這幾年多了不少寒門出身的官吏,這些人不隸屬任何門閥士族,對皇帝多有擁護。
駱喬以前不清楚姚奎的真實立場,她曾經以為姚大父是投了柳氏的門下才登上的吏部尚書之位,但看柳氏對吏部的控制日衰,她便知道自己想錯了,就想可能是投了席氏。
今天,姚奎一句話,終於叫她明白了姚大父的立場。
「陛下有心了。」駱喬沒有接姚奎的話茬,輕描淡寫地截了這個話題。
很多人都說駱衡投靠襄陽席氏,他們一家都被視作襄陽席氏的死忠,可就駱喬自己來說,她無所謂站誰的立場,誰對國有益,她就站誰。
她有自信,也信自己的實力,可以不被朝中黨爭裹挾。
她想做的事,幼時是收復豫州,如今這個目標已經達成,她卻有了一個更大的目標——結束分裂,一統天下。
幾百年的亂世,各路諸侯此消彼長,這片大地已經苦難深重,想要讓百姓真正安居樂業,必須要天下一統。
她信自己,也信天下眾多的能人志士。
當政者能予她支持,她就支持誰當政。
第212章
姚奎希望駱衡一家能站在皇帝這邊, 駱衡現為豫州都督,手裡握著一支軍隊,有他支持, 皇帝手中就有了一枚分量極重的籌碼。
就怕駱衡礙於席家的提攜之恩不能倒戈, 那也要想法子把駱喬爭取過來。
祖輩已經老了,父輩也漸漸老去, 挑大樑的該是年輕人了, 而駱喬是年輕一輩中的佼佼者。
有了她的支持, 哪怕這一朝皇帝不行,下一朝定然行。
因為有個駱鳴雁在,整個平國公府已經暗中支持彭城王奪位, 為免被人刻意針對, 明面上平國公府和彭城王府來往不多,在朝堂上, 政見相左的時候,姚奎還很不給彭城王面子, 有意見那是當場就駁斥的。
在外人看來現在的平國公府就跟以前河東柳氏一樣,哪怕有女嫁入皇家,對皇室依舊不假辭色。
這樣的作為很是迷惑了一些士族, 與平國公府交好。
在平國公府上, 姚奎說得拐彎抹角, 駱喬是從各種細碎的話語中拼湊出他的意圖,讓她很詫異的是,姚大父竟看好彭城王。
即使彭城王與駱鳴雁成婚多年, 兩人還育有一子, 彭城王在駱喬這裡的印象依舊是「殘暴」二字,她不認為彭城王會是一位明君, 如果彭城王甘心當個傀儡皇帝,那讓他上位也無所謂,可瞧彭城王這些年的種種作為像是甘心當個傀儡的樣子麼。
駱喬對彭城王的態度並沒有因其中牽涉一個駱鳴雁而改變。
「說起來,載表哥到許昌時我正帶兵在外,等我回許昌載表哥又去了上蔡,之後我就來了建康,」駱喬對姚奎微微一笑:「同在豫州,我竟與載表哥都沒見過一面,此番回許昌,不知載表哥從上蔡轉回沒有。」
姚奎亦微笑:「同在一地,總會見到。」
「也是。」駱喬點頭。
駱喬在平國公府用了晡食才離開,姚奎試探了幾次後便沒有再談論此事,後只敘親戚之情,倒也算得上其樂融融。
待她離開,姚杞問父親:「今日看喬丫頭的態度,駱季平若不願支持彭城王,咱們該如何?」
對於這一點,姚奎並不擔心:「駱衡不支持彭城王,也不會去支持太子,他要置身事外也無妨,豫州的兵權現在對彭城王來說沒多大用處,不如拿下徐州那支軍隊來得有用。」
姚杞邊聽邊點頭,然而:「豫州還有個五皇子在,萬一駱季平支持五皇子呢?」
姚奎失笑:「五皇子能有什麼?他至今兩個王爵都沒有,倘若真有一日彭城王和太子兩敗俱傷,讓五皇子撿了個便宜登基了,他也只是個傀儡罷了。」
姚杞還想說,姚奎看了天色,他與人約在酒樓吃酒再不走就晚了,便叫兒子有話以後再說。
「說五皇子是傀儡,難道彭城王登基就能幹掉門閥,大權在握?」姚杞等父親離開了才嘟囔了這麼一句。
姚奎繼承先祖遺志,想匡扶聞宋皇室,姚杞在姚奎的教育下也有此志,可與姚奎不同,他不看好彭城王聞紹,他看好的是南康王聞震,一直都是。
多年前聞震還健康時,平國公府身邊聚集了不少寒門出身的官吏,他們結成了二皇子的後盾。然在聞震斷了腿此生都無站起來的可能,這個後盾頓時散成一灘沙,聚在姚奎身邊的人越來越少,到後來就連姚奎都放棄了,只有姚杞在一直堅持。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