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頁
口口相傳,越來越多的人聽說了紫霜園糖果糕餅,有幸品嘗過的人也逐漸地喜歡上了這些甜點。
杜三嫂做出來的糕點品種逐漸豐富,那些用料成本高的,如馬蹄糕,她暫時先不做了,主要推出芝麻糕、綠豆糕、米糕、月餅等。糖果類則有薑糖、椰子糖、冬瓜糖、柚皮糖、冰糖葫蘆等。
很多糕餅糖果南康州的百姓見都沒見過,而一旦吃過,便覺得回味無窮,很多人都以能吃上紫霜園的糖果為榮,畢竟這些東西真的太貴了!
只有冬瓜糖,因為冬瓜的產量高,成本相對較低,做法也簡單,所以賣得算是便宜的,哪怕是買一根冬瓜糖給孩子舔,也能舔上一整天。
在刻意的宣傳和營銷下,紫霜園這個品牌算是傳遍了南康州。
等到了甘蔗豐收,糖寮又開始冒煙的季節,第一家賣糕餅糖果的紫霜園·杜記食齋開張了!
鋪子是馮佑民和梁姻幫忙找的,考慮到杜三嫂要帶著嗣子生活,可能還得僱人幫忙,所以找的是「前鋪後居」格局的房子。原本杜三嫂是想租的,但是考慮到房東有可能會在她把鋪子經營得紅紅火火之際,將她趕走,然後自己開一家冒牌的紫霜園來搶生意,所以杜三嫂咬咬牙,向洲渚、杜佳雲和馮佑民借了錢,買下了這裡。
鋪子開張的當天,杜段、梁氏和杜二郎也過來了。
看著新掛上去的旗子,他們下意識就忽略了紫霜園三個字,眼裡只有上面繡著的「杜記食齋」四字,心中頗為自豪和沾沾自喜:這是我們杜家的鋪子!
實際上,之所以起名杜氏,是因為這件鋪子,杜佳雲出了大頭,洲渚和池不故的總投資占比只有兩成。杜三嫂擔心以自己的姓氏起名會被杜家人懷疑,因此以杜佳雲的姓氏為名。
由於杜三嫂要做糕點,所以她雇了一個手腳勤快又能說會道的中年婦人當夥計。杜二嫂早已將鋪子當成自家的產業,提出要來幫忙,但杜三嫂以她要照顧杜二郎,夫妻不能分離太久為由,回絕了。
至於收錢這種事,更不可能讓杜家人沾手。
糕餅鋪的事,洲渚完全沒有過問的打算,她現在的重心還是在糖寮上面。
入秋的時候,馮佑民帶來了一大筆訂單,買糖的是去年的廣州商賈,那一次他帶回去的糖讓他嘗到了甜頭,所以這次即便商稅增加了,但他還是為利益所驅,加大了收購力度。
當然,因為商稅增加和南康州甘蔗豐收,雙方免不得一番拉扯,最終大家都是各退一步,每人都少掙一點,洲渚這邊的批發價讓了兩文錢每斤。
……
南康州,廣州賈姓商賈從馮佑民的鋪子出來,便在街上閒逛起來,沒一會兒,他便在一家鋪子上面看到了一面旗子,上面繡著「紫霜園·杜記食齋」的字樣。
他買的糖就是紫霜園的,所以下意識走進了這家鋪子。
進了門才發現這裡竟然擺著不少食盒,食盒裡裝著各色糖果糕餅,他看那些名字發現都是自己沒聽說過的。
「你們這家鋪子跟賣糖的紫霜園有什麼關係?」賈姓商賈問正在算帳的杜三嫂。
杜三嫂露出一個端莊,但不過分熱情的笑容:「我們這兒的糖果糕餅用的都是紫霜園的糖製作的,紫霜園的東家也參了股進來。」
「參股?」
杜三嫂沒有解釋的意思,只是將試吃的盤子端過去讓他嘗試一下。
賈姓商賈試吃了好幾樣,道:「這些糖果糕餅怎麼都沒見過,是你做的嗎?」
「是紫霜園的東家教我做的。」杜三嫂道,雖然都是她親手做的,但做法卻是洲渚提供的,因此她不敢吞功。
賈姓商賈仿佛看到了一條鋪滿了銅錢的大道,他開始打聽這些東西是怎麼做的,杜三嫂看起來怯弱,實際心裡有自己的主意,自然不會告訴他。
賈姓商賈雖然沒能偷師,但還是各買了一些糖果糕餅回去,並且打定主意回廣州的時候多備一些,在海上吃。
杜三嫂不僅在食材和口味上用了功夫,在外包裝上也費了心思,她讓人刻了一枚大印,然後在油紙上印幾個紫霜園·杜記食齋的印記,這樣提著在路上走,別人就知道是哪家的東西了。
第57章 至親
北方的戰事從夏秋打到入冬。
期間周憑驍給池不故帶了消息來, 她的繼父辛宗是雲州防禦使,這次戰事起也波及了雲州,所以他一直在前線打仗。池不故的母親及同母異父的弟弟都在汴梁, 倒是沒有被困在雲州。
不過,前線將士的日子都不好過, 因為入冬後,天氣惡劣, 物資缺乏,對中原的兵士十分不利。反倒是一直生活在關外的敵人,趁著河水結冰,就揮師南下, 四處燒殺劫掠。他們搶完就跑,中原這邊的兵馬趕到時, 他們早溜之大吉了。
周憑驍也想到前線去立功, 但又放心不下池不故, 想讓池不故回汴梁去。
池不故道:「你既投軍, 又有一番建功立業的鬥志, 何苦要因為我而放棄這番機會?只要從父打了勝仗,得到了朝廷的重用, 即便我沒有在娘親身邊, 也定然不會有人敢再欺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