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頁
答應小孩兒的事最好做到, 尤其這小孩兒鬼精鬼精的,說不準哪天提前回來查崗。
方淮和曲葳一開始只是敷衍般的答應,可事後想了想, 還是沒有輕易毀約。而小星星果然有幾次提前下課回來,兩人守信的沒有外出, 這才滿意。
兩人不曾外出,時間也在一天天過去,方淮這場病裝了一個來月,才在群臣面前再次露面。而離開她一個多月的朝堂, 和之前也並沒有什麼不同——姜宓適應得很好, 也處置得很好, 這一月來不僅沒讓朝中生亂,就連新政改革也沒有因為她的離開受到絲毫影響。
方淮對此頗為滿意。雖然她不敢肯定自己的政策就是最好的,但如今朝野一派欣欣向榮, 總歸是她多年辛苦換來的功績。哪怕很快就要離開, 她也不想自己這份辛苦功虧一簣。
所以她想找的繼承人, 最好能連著她的政治思想一起繼承!
姜宓目前來說做得就很不錯, 尤其交接完朝政之後,方淮詢問她對如今朝堂的看法。小姑娘意氣風發,侃侃而談,所言所行基本上符合方淮對繼承人的要求。
曲葳事後知道此事,不免笑她:「小十八算是你親手培養長大的,你還有什麼不放心的?」
方淮卻搖搖頭,說道:「那可不一定, 親手培養的小樹苗, 也有可能長歪。」
好在這種事並沒有發生,姜宓目前來說的表現都很符合方淮的預期。兩人私下還找過曲丞相詢問意見, 而曲丞相多年閱歷,自然不缺識人慧眼,一語中的道:「定安長公主天資聰慧,對朝政之事也相當敏銳。若她是皇子,當年定可脫穎而出。」
先帝一開始可沒想過將皇位傳給方淮,幾個成年的兒子都折了之後,他也是有考慮過培養小皇子們繼承皇位的。然而也不知是運氣不好,還是基因不好,小皇子們也沒有一個成器的。再加上吳王那神來一筆,「幫」方淮剷除了所有競爭對手,才讓她不得已登位。
若是當年真有個天資聰慧,可為儲君的小皇子,事情會如何發展還真說不準……當然,就方淮本人而言,她可一點不稀罕這勞心勞力的皇位。
曲丞相說完也意識到自己失言,連忙找補道:「好在當初沒有這樣的變故,否則這江山社稷傳給旁人,恐怕還是一團糟。」
別人沒有方淮這樣的手段,也沒有她的運氣,改革這事哪兒是剛登基的新帝能碰的?可方淮偏偏就碰了,她剛登基就給朝堂來了出大換血,可因為登基典禮上的那一道天雷,讓人想質疑她胡作非為都有些站不住腳。而從那時起,改革的基調便已經定下了,朝政果然被她強勢的攥在手中。
曲丞相這些年來不止一次的慶幸,幸好當年吳王做了一回推手,將方淮推上了至尊之位。否則天下何來如今的繁榮安定?而更妙的是皇帝還很年輕,這天下隨隨便便還有幾十年太平日子可過。而他宰輔多年,也終於能夠期待自己有朝一日功成身退,而不是累死案牘。
老丈人眼中的滿意和期許毫不掩飾,方淮和曲葳幾乎一眼就能看穿他的心思。然而兩人一點沒敢得意,對視間都能從對方眼中看到心虛。
尤其是曲葳,她想起老父親為了朝政操勞多年,自己和方淮一走,他恐怕還得費心輔佐下一位帝王,真是想想都得替他掬一把同情淚。可曲丞相一生心血都撲在了朝政上,讓他提前致仕也是不可能的,再說有他守著,這天下才不至於因為方淮的離去而生亂。
思來想去,曲葳終究沒敢和老父親交底,只能拖過一日是一日了。
好在曲丞相不知道這些,日子過得也還安逸。只是看出小兩口一心培養姜宓,不免提醒兩句——雖然兩人至今沒有二胎,如今女官和長公主們登上朝堂,看上去都是在給小公主將來鋪路。可給女兒留下個太強勢的姑姑也未必是好事,說不準就有攝政之險。
兩人虛心應下,但就是不改,依舊不遺餘力的培養姜宓獨當一面。
***************************************************************
朝堂上的交接已經在所有人不知道的情況下,有條不紊的進行著。但方淮和曲葳在此間的牽連,也不僅是朝堂那一畝三分地而已。
從方淮登基的第二年起,俞太後就搬去了行宮居住,至今沒有再搬回宮中。
不過雙方聯繫倒是沒斷,方淮和曲葳偶爾會去行宮避暑或者避寒,俞太後偶爾也會回宮看看小孫女。甚至方淮得了什麼好東西,又或者俞太後吃到什麼好吃的,都會給對方送去一份。總而言之就是不住在一起,但關係還算親近,方淮也知她在行宮住得還算舒心。
畢竟算算年紀,俞太後也已經是四十來歲的人了,可十年過去她依舊容光煥發。方淮每每瞧見她,只覺和當年初見沒什麼變化,甚至因為事事順心更顯從容。
但太後的地位和待遇,總是與皇帝脫不開干係的——雖然方淮並不是俞太後的親子,但至少她頂著對方的身份,又對過於正直的俞太後懷有好感,所以這些年來優容不斷。可皇位上的人若是換成了姜宓,俞太後還能不能有如今的生活,可就是未知之數了。
所以在離開之前,除了將朝政託付給姜宓之外,俞太後也是需要安置的對象之一。尤其她和曲丞相不同,既沒有醉心的事業,也沒有緊握的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