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頁
景泰五年的開春,繼續是嚴重的春寒,大雪瀰漫,淮河和東海冰封了四十餘里,夏季播種的麥苗再度被天寒地凍摧毀了生機,百姓人畜被凍死者不計其數。
這樣的記錄已經足夠讓人破口大罵一句老天了是吧?而實際上,被天災波及的還遠遠不止徐淮一帶:北直隸水旱交替,江西水疫相繼,湖廣大雨成災,山西旱災暴烈。
特別是河南,由於降雨和黃河決口,災害更是十分嚴重,以至於「民皆盪析離居,老稚不相保聚,或死或徙,或聚為盜」,偏偏還是和徐淮、山東兩個地區的水災同時發生的。
這偌大的天下,竟愣是沒有一片安生之地,誰看了不得眼前一黑說一句老天不佑呢?】
別人看了眼前有沒有一黑朱祁鈺不知道,他只知道他的心確實跟著天幕一字字的播報痛到滴血,眼前接近於發黑的暈眩感。
後世人說懷疑他被推翻有部分原因就是因為連年天災?
——他自己現在都在懷疑,他是不是不受上天待見了!
但朝堂上的老臣們卻比新上任的皇帝陛下來得更淡定一點,對天幕的揣測反倒有點嗤之以鼻了:以他們對這些年大明的認識來看,當今陛下未來遇到的事情壓根不至於上升到朝臣批判的地步。
畢竟——
【可是我後來翻了一下他爹和他哥在位時期天災的記錄——行吧,這兩代人遇見天災的頻率都挺高的。就算真要用天人感應來批判哪一個皇帝,那理當也是堡宗首當其衝。
宣德到天順這四朝短短37年的時間,壓根就不存在哪一年不是災年的說法,以總共發生了大約687次天災的數字,占據了明朝277年國祚發生過的大約3952次天災的17.2%
聽上去不算很多?那我們這樣來對比——
宣德以前的明朝總計58年,平均每年發災9.1次;天順以後的明朝180年,在包括了明末小冰河期的前提下平均每年發災15.2次。
而這37年裡,平均每年發災的次數是17.6次。正統時期平均21次,宣德20.2次,景泰相較起來都算普通,不過16.3次而已。
哦對,吐槽個冷笑話,天順年間「國泰民安」——那是因為老天爺罕見地終於不作妖,又恢復了和明初差不多的天災頻率,每年大約9.6次。
結果在這樣不得不讓人悲憤堡宗奇妙運氣的開局之下,堡宗成功繼續把天順玩成了一個半個國家都在起義的局面,還得讓成化來收拾他的爛攤子,其能力是真的沒辦法拯救了。】
景泰老臣們:所以說啊,陛下你別太破防了,之前也是經常天災人禍的,我們已經習慣了不會因此真的打心眼裡批判你說你不配當皇帝的啊——要不然宣宗皇帝怎麼辦?
被安撫下來的朱祁鈺坐直了身子,詢問的目光看向在座賑災方面很顯然比他有經驗多了的臣子:「諸卿怎麼看?」
還是于謙最先接住他的話頭,微微一躬身:「朝廷多年賑災已有定程,若要進一步完善,不妨先聽後世是否有何可取之處。」
著什麼急呢?就這一會的功夫,再著急也沒用。
被連年天災捶打好心態的臣子們儘管同樣哀嘆生民疾苦,面露不忍之色,心懷悲憫苦痛,卻也已然能夠保持住冷靜了。
—
可是還沒經歷過毒打的朱瞻基破防了。
「平均每年二十次天災……?」
他恍惚地抬頭,重複著自己的問題:「是朕聽錯了嗎?」
那堡宗被上天懲罰厭棄不就行了嗎?怎麼還帶牽扯我的?怎麼還帶牽扯我的!
——這天人感應的學說肯定不靠譜。!
第34章
【由於這樣離譜的天災頻率,雖然在明朝尚未出現專門應對災荒的專門機構或官員,但在宣德以後逐漸開始形成一套相對完整的賑濟體系。
比如災情的上報。明朝自洪武年間就確立了有災立報的原則,只要發生天災,不管什麼時候都必須立即上達天聽。這一原則在後來得到了內容上的擴展,根本卻始終不曾改變。
但具體上報的流程,在宣德之前卻依舊尚顯混亂,主要依託的是地方官員。
而隨著宣宗確立了巡撫制度,中央外派的巡撫官員逐漸參與進了包括應對災荒的軍政事務之中。
接著,巡撫制度在景泰朝得到了進一步的完善,巡撫加憲銜成為了定製。
巡撫們作為外派地方的中央官員,成為了明朝中央朝廷與地方聯繫的樞紐,繼而從程序上保證了明政府對災情的及時了解,有助於接下來的勘災救災工作順利合理展開。
這樣的流程發展到了後面萬曆年間,最終完善成為了一種,百姓——地方官——撫按(巡撫、巡按)——朝廷,這樣類型的基本的、垂直型的報災程序。】
「巡撫?」
朱元璋聽著這個詞先是皺起了眉,細想了一番這才舒展開來——他確實安排過巡撫這項差事,但那是專事專用,派標兒去陝西考察那裡能不能當都城的,並不能算是個官。
這後世兒孫倒是把它確立成了一種制度……嗯,作為中央官員,卻也負責處理地方事務。後世人怎麼說的,樞紐?確實有點意思……
—
朱瞻基回想著那句制度的確立:我後來怎麼幹的?既然是制度,那就意味著不像皇爺爺那樣,只是單純的暫時差役?
也就是派遣官員常駐?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