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45頁

    呂澤、呂釋之:誰給他膽子調戲我們妹妹的?這口氣能忍下去的都不是人!

    氣氛在壓抑中逐漸沸騰。

    【事情到了劉恆的手上愈演愈烈,匈奴對漢朝的侵襲在文帝手上達到了漢初的巔峰。總計三次大規模的深入侵擾,「匈奴日已驕,歲入邊,殺略人民畜產甚多,雲中、遼東最甚,至代郡萬餘人」,以至於「烽火通於甘泉、長安」。

    皇帝竟然還要在都城長安周邊的細柳、渭北棘門、霸上布防「以備胡」,想要親征擊胡都被群臣勸諫乃至於皇太后力阻而攔下,漢軍驅除入寇的匈奴竟然還因為缺少戰馬,缺少騎兵而不得不「逐出塞即還,不能有所殺」。

    說實話,講到這裡我都要替劉恆抹把眼淚了……文景真不愧是相互成就的父子,就連倒霉這一點都有點不相上下的意思在了。】

    劉邦的胸腔跟著天幕的敘述起起伏伏地上下,看著後世匈奴的囂張之景,懷疑自己之前那麼久因為後世兒孫的爭氣而生出的喜悅都是得給現在的火氣還回去的。

    他這樣被氣得幾乎快背過氣的狀況也嚇到了周圍的幾人——更準確一點,嚇到了蕭何和韓信。

    蕭丞相到底不像劉邦那樣與後世子孫達成了隔著時光的共情,站在局外看還能多保持幾分冷靜,更為關注劉邦身體狀況的他幾乎安撫的,在劉邦背後的輕拍就沒停下過。  

    而韓信就更為直白,整個人其實本來不是外放類型的將軍,看了劉邦這副模樣都害怕,罕見地在沒有多少謀算的前提下開始給劉邦打包票:「這回有臣在,臣不會打輸給匈奴的。」

    「陛下確實不用過於憂心,漢匈國力雖然此刻已經無法立即扭轉,但到底名將尚在,兵戈未罷。沉穩應對尚且無妨。」

    就連張良都不由出言,就怕這五十幾歲的老頭了,一口氣沒上得來又把自己氣短命了。

    劉邦強行逼迫自己閉了閉眼,緩緩才放鬆下來,吐出一口氣:「朕知道了。朕沒事。」

    【當然,文帝不愧是文帝,面對這樣的狀況他也不是束手就擒。

    他選擇聽從晁錯賈誼等人的勸諫,「募民徙塞下」「入粟拜爵」,通過行政命令鼓勵人口和糧食向邊境流動,並鼓勵養馬,通過增加邊境防衛力量繼而努力保持邊境和平。

    總體而言,雖然依舊有憋屈的地方,也沒辦法大舉反攻,但大體上是一種積極防禦的態度。

    這樣的措施雖然在文帝時期還看不出來什麼特別有效的成果——因為採取的時候已經是文帝後期了,卻為景帝時期漢朝對匈奴政策的初步變化奠定了基礎。】

    劉恆:……  

    他深呼吸了一口氣:沒關係,早點知道匈奴在我手上會這麼囂張,可以早點預備預防——「募民徙塞下」「入粟拜爵」還有鼓勵養馬是吧。

    默默在預備施政記錄本上加上幾筆。

    【我們之前講過,景帝初年的時候,他奉行的是「攘外必先安內」,所以在初期一直沿用的是和親政策。

    可是我們劉啟陛下那小暴脾氣,布義行剛的皇帝怎麼能真的一直忍氣吞聲忍到最後啊?

    隨著文帝給他留下的家底通過他的稅制改革逐漸回流進國庫,對朝政的控制力也逐漸加強,終於兜里有錢,手裡有人的劉啟果斷選擇對匈奴發難。

    ——自中元二年匈奴入燕之後,「遂不和親」。

    對,漢初終於支棱起來了!漢初也不是一直都在和親的!

    這一次斷絕和親的時間將近十年,從景帝中元二年一直延續到了劉啟去世,劉徹登基初年。一直到劉徹因年幼無法親政,朝政為竇太后和軍功集團第三代所把持,才復談和親之事。

    不得不說,看到這裡我就忍不住再感嘆一句劉啟的識人之明啊。

    他一死,失去了一個強硬領導,又沒有一個新的硬骨頭頂上的漢王朝會發展成為什麼樣子?——竇太后主政那幾年就可以看出來了。  

    這還是劉徹正常繼位,只不過是沒辦法親政而已,就已經有軟骨頭再行和親了。要是劉榮繼位……那估計一輩子都別想再像他爹那樣拒不和親,更別提像武帝那樣一雪前恥了。

    這十年也是漢匈實力對比扭轉的重要轉折點。】

    遂不和親?遂不和親!

    一雪前恥?一雪前恥!

    劉邦當場表演了一個老淚縱橫:「好啊!劉啟你幹得好啊!脾氣暴一點怎麼了?對待匈奴人就不該和他們客氣!徹兒你幹得更好啊!!你爹選你就是老天保佑我們老劉家,上天厚漢啊!!!」

    「——這種恥辱就不該存在!」

    他說的殺氣森森。

    —

    劉恆比他爹更幸運一點,可以誇誇的對象之一就在自己手邊。

    於是他又把親兒子抱了起來,這一回是真的破功了,沉穩如他都把兒子抱的死緊,言詞間帶上了哽咽:「幹得不錯啊,挑的繼承人更是真的不錯啊!!」

    王娡是吧,他記住了,視頻放完他就去找王家下聘禮。竇姬日後搞事是吧,放心他會把一切打理好的。

    絕對不會讓好大兒被孝道束縛,更不會讓寶貝孫子受委屈!  

    能打匈奴的就是好子孫啊!

    【司馬遷在匈奴列傳中對景帝時期匈奴的入寇情況,簡單的概括為「終孝景時,時小入盜邊,無大寇」,並將這樣的功勞歸功於「如故約」。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45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