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51頁

  

    而景泰在年幼之時所得到的可以不之國的優待。一方面是出於傳統,明朝之前那麼多藩王,就藩的年紀最小的也有十七八歲。而朱祁鈺當時年方七歲,怎麼想也不可能讓他就藩。

    另一方面,其實更當歸功於幾位宣宗的託孤重臣和尚且在世的張太皇太后,歸功於他是宣宗除了堡宗以外的獨苗。

    因為作為宣宗親媽的張太皇太后和被宣宗厚待優待過的老臣們,他們也不會忍心看見宣宗本就稀少的子嗣,因為年幼奉藩且失去母親照顧而可能早夭,使得宣宗的血脈有斷絕的風險。

    可是這份恩典,等到了朱祁鈺逐漸長成,乃至於年過二十,堡宗依舊不肯放他就藩的時候,其實卻反而成為了景泰身上的枷鎖。】!

    第24章

    【為什麼會說是枷鎖與桎梏?

    首先我們要明白的一點是,經過建文、永樂、宣德三朝的削藩,以及正統年間對藩王約束力度的加大,在正統朝做藩王其實並不是一件很舒服的事情。

    藩王們雖然有自己的封地,但是已經喪失了大部分的權力。自永樂年間開始,官員對藩王的監視力度就大大加強,常有告發檢舉乃至於誣告的現象發生。

    嚴格的藩禁政策也隨之出台:按照朱元璋在洪武十九年的規定,親王建國之處,凡正旦、冬至和千秋節,本國官員都應該前去朝見慶賀——這也正是朱祁鎮會讓京城官員前去「朝王」的理由,因為某種意義上這是傳統。堡宗只不過為了彰顯所謂「親親之誼」,難得大方了一回而已。  

    但是,在允許朝見的同時,正統一朝還出台了官員朝王必須「一見即退」的限制,禁止王府之人擅出宮門,嚴禁官軍旗校及婦女等人非公事擅入王府。

    出城掃墓需要提前向皇帝申請,要不然就會被嚴厲斥責;禁止出城行香和遊覽,基本上除了送葬和掃墓以外,壓根再也不能出城,甚至是出府;禁止外地市物,缺啥想買都得給皇帝打報告……

    救命啊,這簡直就是坐牢一般的待遇了!

    甚至,如果人在封地上,這些藩王還可以仗著自己最無可動搖的法律特權,犯了什麼事情都要直達天聽,基本上就是被訓斥一通。出去晃悠晃悠,自己王府的屬官要是關係比較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就混過去了。

    但是朱祁鈺沒有就藩啊,他就在堡宗眼皮子底下。要是想要出門,就算王府屬官不舉報,在京城路上隨便晃悠一圈說不定都能碰見好幾個認識他的官員。

    然後立馬彈劾舉報一條龍,堡宗上午收到的消息,都不要到中午,斥責他的敕令就能發到他的王府門口。說不定因為距離過近,他還要下午親自跑去請罪。

    ……這叫什麼日子啊。

    所以也難怪他在正統十四年之前活的宛若一個透明人一樣,所有的記錄基本上都是被堡宗拿來作為展示自己多麼「兄友弟恭」的工具,結果還摳門到賞賜都不願意多給幾分。  

    這也就是很多人誤以為的郕王懦弱的名聲由來了——但是,在這樣嚴格的約束之下,朱祁鈺選擇蟄伏下去、保持著謹小慎微以求無過,這又有什麼好苛責的呢?】

    朱瞻基是默然的。對於一個皇帝來說,嚴格控制地方藩王以防他們心懷反心打算造反,這算是錯嗎?

    當然不是,人都是有自己立場的。而皇帝的立場,天然就決定了他們一定會對能夠威脅自己政權的藩王產生敵對情緒。

    但是——他心裡夾著根刺。

    作為父親,沒有看見僅有的兩個子嗣能夠和睦共處。作為皇帝,他又沒有看見長子成熟穩重的政治手腕——就像天幕先前所說的那樣,兩人之間完全沒有皇位之爭啊!

    沒有這樣的矛盾,又是新君唯一的兄弟。可以說換了別的皇帝,借厚待朱祁鈺以展現天家和睦可以說是完全不用多加思考的手段。

    不就是一個庶弟嗎?多給他點錢,多給他豐厚的賞賜。讓他得以好好生活享盡榮華富貴,這難道對於大明的財政來說是什麼不可承擔的重負嗎?

    寡恩刻薄,這個詞竟然也能夠用來形容他的長子——不,孝景皇帝的寡恩,尚且還沒對準什麼僭越之事都沒犯下的梁王呢。  

    ——自私自利。

    【話講到這裡,大家應該已經對景帝的身世和處境有了初步了解了。

    他是庶幼子出生,上不得親父慈愛,生母護佑,嫡母寬厚;下沒有長兄愛護,封地自保,禮法大義。

    在命運迎來那個出人意料的轉折點之前,他所擁有的一切,都是那麼的荒謬與可笑。

    也許,如果沒有土木堡,朱祁鈺的一生不過就是透明而庸碌的一生,在他摳門的兄長終於意識到這個庶弟可以放出去了之後,在自己的封地上安靜而無聞地活著直到老去。

    但隨著那個宿命般的夜晚來臨,他註定要在歷史上寫下泣血的一頁殘章,用不算完美的八年,給他心愛的一片日月山河續上溢滿血淚的註腳。】

    天幕的畫面緩緩流動著,終於浮現出了那讓宣宗君臣已經聽聞了無數次相關名頭的字眼——土木堡之變。

    朱瞻基望著那行雲流水一般飄逸的行書,恍惚卻感覺那潑灑而出的不是墨跡。

    是肆意噴濺的血跡。

    【宣德十年,明宣宗章皇帝朱瞻基去世。他的太子朱祁鎮年少登基,卻因稚嫩不被認為可以親政,朝政主要掌握在張太皇太后和輔政大臣三楊手中。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51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而景泰在年幼之時所得到的可以不之國的優待。一方面是出於傳統,明朝之前那麼多藩王,就藩的年紀最小的也有十七八歲。而朱祁鈺當時年方七歲,怎麼想也不可能讓他就藩。

    另一方面,其實更當歸功於幾位宣宗的託孤重臣和尚且在世的張太皇太后,歸功於他是宣宗除了堡宗以外的獨苗。

    因為作為宣宗親媽的張太皇太后和被宣宗厚待優待過的老臣們,他們也不會忍心看見宣宗本就稀少的子嗣,因為年幼奉藩且失去母親照顧而可能早夭,使得宣宗的血脈有斷絕的風險。

    可是這份恩典,等到了朱祁鈺逐漸長成,乃至於年過二十,堡宗依舊不肯放他就藩的時候,其實卻反而成為了景泰身上的枷鎖。】!

    第24章

    【為什麼會說是枷鎖與桎梏?

    首先我們要明白的一點是,經過建文、永樂、宣德三朝的削藩,以及正統年間對藩王約束力度的加大,在正統朝做藩王其實並不是一件很舒服的事情。

    藩王們雖然有自己的封地,但是已經喪失了大部分的權力。自永樂年間開始,官員對藩王的監視力度就大大加強,常有告發檢舉乃至於誣告的現象發生。

    嚴格的藩禁政策也隨之出台:按照朱元璋在洪武十九年的規定,親王建國之處,凡正旦、冬至和千秋節,本國官員都應該前去朝見慶賀——這也正是朱祁鎮會讓京城官員前去「朝王」的理由,因為某種意義上這是傳統。堡宗只不過為了彰顯所謂「親親之誼」,難得大方了一回而已。  

    但是,在允許朝見的同時,正統一朝還出台了官員朝王必須「一見即退」的限制,禁止王府之人擅出宮門,嚴禁官軍旗校及婦女等人非公事擅入王府。

    出城掃墓需要提前向皇帝申請,要不然就會被嚴厲斥責;禁止出城行香和遊覽,基本上除了送葬和掃墓以外,壓根再也不能出城,甚至是出府;禁止外地市物,缺啥想買都得給皇帝打報告……

    救命啊,這簡直就是坐牢一般的待遇了!

    甚至,如果人在封地上,這些藩王還可以仗著自己最無可動搖的法律特權,犯了什麼事情都要直達天聽,基本上就是被訓斥一通。出去晃悠晃悠,自己王府的屬官要是關係比較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就混過去了。

    但是朱祁鈺沒有就藩啊,他就在堡宗眼皮子底下。要是想要出門,就算王府屬官不舉報,在京城路上隨便晃悠一圈說不定都能碰見好幾個認識他的官員。

    然後立馬彈劾舉報一條龍,堡宗上午收到的消息,都不要到中午,斥責他的敕令就能發到他的王府門口。說不定因為距離過近,他還要下午親自跑去請罪。

    ……這叫什麼日子啊。

    所以也難怪他在正統十四年之前活的宛若一個透明人一樣,所有的記錄基本上都是被堡宗拿來作為展示自己多麼「兄友弟恭」的工具,結果還摳門到賞賜都不願意多給幾分。  

    這也就是很多人誤以為的郕王懦弱的名聲由來了——但是,在這樣嚴格的約束之下,朱祁鈺選擇蟄伏下去、保持著謹小慎微以求無過,這又有什麼好苛責的呢?】

    朱瞻基是默然的。對於一個皇帝來說,嚴格控制地方藩王以防他們心懷反心打算造反,這算是錯嗎?

    當然不是,人都是有自己立場的。而皇帝的立場,天然就決定了他們一定會對能夠威脅自己政權的藩王產生敵對情緒。

    但是——他心裡夾著根刺。

    作為父親,沒有看見僅有的兩個子嗣能夠和睦共處。作為皇帝,他又沒有看見長子成熟穩重的政治手腕——就像天幕先前所說的那樣,兩人之間完全沒有皇位之爭啊!

    沒有這樣的矛盾,又是新君唯一的兄弟。可以說換了別的皇帝,借厚待朱祁鈺以展現天家和睦可以說是完全不用多加思考的手段。

    不就是一個庶弟嗎?多給他點錢,多給他豐厚的賞賜。讓他得以好好生活享盡榮華富貴,這難道對於大明的財政來說是什麼不可承擔的重負嗎?

    寡恩刻薄,這個詞竟然也能夠用來形容他的長子——不,孝景皇帝的寡恩,尚且還沒對準什麼僭越之事都沒犯下的梁王呢。  

    ——自私自利。

    【話講到這裡,大家應該已經對景帝的身世和處境有了初步了解了。

    他是庶幼子出生,上不得親父慈愛,生母護佑,嫡母寬厚;下沒有長兄愛護,封地自保,禮法大義。

    在命運迎來那個出人意料的轉折點之前,他所擁有的一切,都是那麼的荒謬與可笑。

    也許,如果沒有土木堡,朱祁鈺的一生不過就是透明而庸碌的一生,在他摳門的兄長終於意識到這個庶弟可以放出去了之後,在自己的封地上安靜而無聞地活著直到老去。

    但隨著那個宿命般的夜晚來臨,他註定要在歷史上寫下泣血的一頁殘章,用不算完美的八年,給他心愛的一片日月山河續上溢滿血淚的註腳。】

    天幕的畫面緩緩流動著,終於浮現出了那讓宣宗君臣已經聽聞了無數次相關名頭的字眼——土木堡之變。

    朱瞻基望著那行雲流水一般飄逸的行書,恍惚卻感覺那潑灑而出的不是墨跡。

    是肆意噴濺的血跡。

    【宣德十年,明宣宗章皇帝朱瞻基去世。他的太子朱祁鎮年少登基,卻因稚嫩不被認為可以親政,朝政主要掌握在張太皇太后和輔政大臣三楊手中。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 intro:'', //章節vip標識 vipStatus : 0, //上一章id prevId :'292bf0c787d8d', //下一章id nextId :'a45bc8ff42473' }; book.chapterUrl = '/book/332118/chapterId.html'; book.url = '/novel/332118.html' user.Info = { "id":0, "recommend":0 };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