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101頁

    只要有一個人能把書上寫的東西弄明白,剩下的事情就好辦了。

    汗阿瑪辛辛苦苦把東西送下來,不可能送的一堆看不懂的廢紙。

    小果親王對傻哥哥已經不報希望,除了他自己,在場的幾位在他們家汗阿瑪的事情上全都自動降智,他還是努力學習認字吧。

    當個躺平的富N代很快樂,但是提升生活質量更重要,區區認字難不倒他。

    三個大人湊在一起討論這些東西究竟有什麼用,小豆丁插不上嘴,只能坐在旁邊和李玉說話。

    宮裡的太監總管不只一個,大總管吳書來主管宮殿監,平時不跟在皇帝身邊,李玉和隨身伺候的這幾個只是副總管。

    能跟在皇帝身邊的都不是簡單人,李玉白白胖胖見人就笑,宮裡卻沒人敢小瞧這位李總管。

    弘曕一邊和李玉聊天一邊聽哥哥們說話,越聽越覺得大事要留給有本事的人干,他還是躺平當個廢物點心更好。

    皇帝老哥說的很對,大清人才濟濟,大海撈針戰術也能撈出足夠用的針。

    地方官學按地方分府學、州學、縣學,鄉間還有社學,京城的國子監是最高學府,一層一層找下去,什麼樣的人才都能找出來。  

    讓小果親王感到吃驚的是,大清甚至已經有了專科學校。

    不只大清,其他朝代也有。

    東漢末年有鴻都門學,專門學習辭賦書畫,是宦官組織起來的學習、研究文學藝術的高等院校。

    南北朝有史學、文學、儒學、玄學等學科,後面唐宋明還有書學、算學、律學、醫學、畫學、武學等各種學,到大清這些培養專業人才的專科學校就更完備了,想學什麼都能學。

    不問不知道,一問嚇一跳,連內務府下面都管著好些官學。

    什麼八旗官學、八旗教場學、八旗蒙古官學、盛京官學、咸安官學、景山官學、八旗義學,其中好些都是只有上三旗才有資格進的貴族學校。

    像咸安宮官學就是內務府三旗官學生和八旗滿洲官學學生學習的地方,是上書房之外學生身份最高的貴族學校,裡面的學生只能是滿洲的官宦子弟,教書的先生基本上都是翰林,畢業出來就是官兒。

    貴族學校也不是本朝才有的,或者說,早在春秋戰國時期,讀書是一種本身就只有貴族能參加的活動,後來才慢慢擴大範圍。

    東漢時有四姓小侯學,那是專門為外戚樊氏、郭氏、陰氏、馬氏四姓小侯開設的學校,最初只有四姓子弟可以儒學,後來門戶開放才逐漸不分姓氏,但是能入學的依舊只有貴族。  

    還有唐代的弘文館崇文館,宋代的宗學、諸王宮學,明代的宗學,基本上都是專門為皇親國戚專門準備的學校,不管學的怎麼樣總之畢業都有官當。

    嘖,特權階級什麼時候都那麼討人厭。

    啊,他現在也是特權階級的一員呀,那沒事了。

    小果親王往椅子上一癱,有氣無力的翻書嘆氣,恨不得求穿越大神再給他換個新腦子。

    舊腦子不好用,急需新腦子來讓他變聰明。

    那一摞書最終還是留在了九州清晏,只莊親王帶走了兩本高數課本。

    京城本來就有算學,各色工匠也不全是只會手上的活兒,腦子不靈巧的話他們也沒法在京城立足,所以他們並不擔心看不懂這些憑空出現的書。

    等底下人將抄本準備好,他們就去國子監、算學、造辦處抽人一起研究,要不了多少時間就能把「天機」破解出來。

    書都拿到手了,還愁看不懂嗎?

    弘曕跟在莊親王身邊走著,看著他曾經掛過不少倒霉大學生的「高樹」再次露出痛苦的表情。

    有十六伯在,這玩意兒他不用再學了吧?  

    雖然他當年靠死記硬背沒有淪落到掛科的境地,但是過了那麼多年裡面的知識點早就忘的一乾二淨,他學也是從頭開始學。

    救命,放過孩子。

    莊親王低頭看看愁眉苦臉的小侄子,搖搖頭安慰道,「不用你學,你趕緊多認點字比什麼都好。」

    弘曕:……

    也沒比學高數簡單哪兒去。

    他要是個真小孩兒也就算了,偏偏他不是,習慣了簡體字之後讓他學繁體字比什麼都不會的時候學繁體字更難,認字還好,寫的時候下意識就缺胳膊少腿。

    沒辦法,習慣了啊。

    太難了,想提高生活質量真是太難了。

    和親王伸了個懶腰,「十六叔,你還去遵化嗎?」

    莊親王無奈,「你看我還有時間去嗎?」

    和親王嘿嘿一笑,「既然十六叔沒空去,那侄兒替十六叔走一趟怎麼樣?」

    小豆丁打起精神,「五哥五哥,帶上我,帶上我好不好?」

    他是掏錢的大老闆,開工儀式不能不讓他去。

    和親王嘖了一聲,「帶上你帶上你,但是先說好了,路上也得好好學寫字,四哥說了,一天至少學五十個字,能寫會認,回來他檢查。」  

    小豆丁鼓了鼓臉,「瞎說,四哥沒說過。」

    和親王眯眯眼睛,「剛才沒說,知道你要出遠門肯定會說,反正都要說,我先替他說了。」

    弘曕:……

    親哥!

    第49章

    *

    遵化有皇陵,順治爺的孝陵、康熙爺的景陵和孝莊太皇太后的昭西陵都在那裡,不過雍正爺卻不在那裡,他老人家的泰陵在保定。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101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