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要不是他們都有本事,爭皇位的時候也不至於出那麼多事。
極則必反,為了防止出現上一輩那樣的皇位之爭,他們家汗阿瑪直接從源頭掐斷朝臣站隊的可能。
這不,他們兄弟倆都二十歲了依舊只能在上書房學習,直到封王開府才開始慢慢接觸政事。
問題是他們倆封親王是雍正十一年的事,他們家汗阿瑪去世是雍正十三年的事,滿打滿算接觸朝政還不到兩年,當時的皇帝老哥甚至連朝中大臣的臉都沒認全。
他哥膽子大,前腳剛登基後腳就把以「前朝敗政」為藉口把軍機處撤了,轉而以總理事務處取而代之。
先帝遺詔中給繼任的皇帝留下四位輔政大臣,新帝登基自然事事依仗輔政大臣,雖然不至於像聖祖爺剛登基時那樣只能坐在龍椅上當擺設,但是也沒差多少。
他連朝臣都沒認全,處理政事只能靠幾個輔政大臣,不過這不代表他沒有自己的想法。
皇帝嘛,沒點自己的想法才要壞事兒。
軍機處改成總理事務處,四位輔政大臣也都變成總理事務王大臣,至於原軍機處中的其他大臣則是一個都沒有留。
等到服喪期滿,皇帝老哥開始親自主理朝政,總理事務處的四位總理事務王大臣識相的主動請辭,總理事務王大臣都走了,總理事務處自然也沒了。
可是總理事務處裁撤掉,皇帝身邊總得有個商量政務的地方,於是乎,軍機處死而復生,甚至軍機大臣和軍機章京都還是之前裁撤掉的那些人。
好像什麼都一樣,偏偏又什麼都不一樣。
那些個軍機大臣和軍機章京們如果一直都是軍機大臣和軍機章京,他們也許不會覺得換個皇帝對他們有什麼影響,但是新帝剛登基就把軍機處給撤了,除服之後才重設軍機處,中間足足二十七個月的時間,能重回軍機處必得對新帝感恩戴德。
不愧是他哥,就是厲害。
和親王一路慢悠悠來到養心殿,以為今天和往常一樣就是來點個卯,萬萬沒想到還能有意外發生。
乾隆皇帝面無表情的坐在御案後面,眼下的青黑藏都藏不住。
和親王下意識繃緊神經,左看右看發現殿中只剩下他自己心裡更慌,「皇上?」
乾隆放下許久未動的硃筆,「朕昨夜又夢到了汗阿瑪。」
和親王渾身一震險些平地摔,說話的聲音都在打顫,「汗阿瑪這次怎麼說?」
難怪他等了一晚上都沒等到,原來汗阿瑪又跑皇帝老哥這裡來了。
乾隆幽幽嘆息,「汗阿瑪這次什麼都沒說。」
就那麼冷著臉一言不發的坐著,比發火罵他一頓還要嚇人。
和親王有些腿軟,搖搖晃晃後退幾步扶住椅子,慫的明明白白一目了然。
兄弟倆相顧無言,最終還是皇帝陛下率先打破沉默,「太后太妃她們擔心弘曕在果親王府無人照看,朕想將蘇培盛召回來,你感覺怎麼樣?」
和親王:???
「皇上,蘇培盛今年……六十多了吧?」
雖然弘曕是汗阿瑪的寶貝疙瘩,但是有沒有可能,您老人家夢見汗阿瑪並不是因為弘曕。
小傢伙已經被折騰蔫兒了,就放過他吧。
和親王笑容滿面的走進紫禁城,不到一刻鐘就只剩下面無表情。
老哥是不是瘋了?就不能承認自己心虛才會夢到先帝爺嗎?老拿什麼都不懂的小孩兒擋著算什麼?
他既然敢以「寬仁治國」的名義推翻他看不慣的雍正朝政策,還把那些舊案都翻出來重新判,為什麼不敢夢見逝去的汗阿瑪?他也知道汗阿瑪知道他的所作所為會是什麼反應啊!
男子漢大丈夫要敢作敢當,沒道理他在前朝搞事兒一扭臉全歸到「弟弟受委屈了」上。
沒錯,他們小弟是受委屈了,可是重點是這個嗎?
弘曕身邊的確沒有能扛事兒的親信,但是怎麼想也不至於蘇培盛召回來,他到底是對弟弟好還是看弟弟過的太好?
他們汗阿瑪生前重用的太監不多,蘇培盛是近侍太監,從貝勒府到雍親王府再到紫禁城,他能一直跟在他們家汗阿瑪身邊也不容易,進宮之後的官位也是升的飛快。
雍正元年蘇培盛在懋勤殿當首領太監,懋勤殿的首領太監是七品,到雍正五年他就升到宮殿監副侍的位子,也就是五品的敬事房副總管,平時都跟在皇上跟前伺候,如此幹了幾年又升為宮殿監領侍,也就是四品的敬事房大總管,太監中的最高品級,整個京城的太監都歸他管。
他們家汗阿瑪眼裡容不得沙子,蘇培盛從潛邸時就跟在他身旁伺候,按理說應該是個謹慎小心的人,但是興許當上敬事房大總管後太過風光,風光的讓他忘了禮法尊卑。
和親王小時候是個心大的阿哥,長大後是個心大的王爺,有些事情在他眼裡不算事兒,但是落到他們小心眼的四哥眼裡就是不行。
按規矩內臣宦官見到宗室王親要雙膝跪地叩頭行禮,不過有句話叫一人得道雞犬升天,蘇培盛是皇上身邊的總管太監,宗親王爺見了他也不真的會讓他行大禮。
但是他哥就看不順眼,他覺得尊卑有別,偏偏蘇培盛每次見了他們就親親熱熱的拉手以長輩自居,那時候就能看出來倆人處不來。
前幾年他們哥兒倆剛封親王,有一次去圓明園九州清晏見駕,蘇培盛正和宗室眾阿哥坐在一起推杯交盞,見到他們進來不僅不迴避反而更加放肆,氣的他哥發誓再也不在九州清晏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