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頁
弘曕托著臉問道,「四哥接下來要學汗阿瑪了嗎?」
「你怎麼會這麼想?」和親王瞅了他一眼,很想撬開他的腦袋瓜看看裡面裝了些什麼,「四哥吃虧也不耽誤他想當堯舜那樣的明君,算了,跟你說你也聽不懂。」
小豆丁慢吞吞移開眼,「呵。」
是的,他的確聽不懂。
那麼複雜的事情他聽不懂多正常,反正他聽得懂聽不懂都沒用,「那我們什麼時候出發?」
「再等幾天。」和親王站起身來,示意小老弟跟他出宮,「京城的事情還沒安排完,等這邊安排的差不多了再走,也就三五天的功夫,不著急。」
他們倆是暗線,明處還得有官員給他們打配合。
皇帝老哥讓閩浙總督德沛總理此事,還派了副都統旺紥爾為欽差,以那倆人的本事,他覺得他們走這一趟純粹是替皇帝老哥看看外面是什麼樣子,不幫倒忙就已經很可以了。
弘曕抬頭,「那你怎麼好意思說是別人給咱們打配合的?」
和親王雙手負後,「事實是一回事兒,說出來又是一回事兒,還不准哥哥我在事情結束之後吹個牛嗎?」
弘曕:……
可是現在事情還沒開始啊!
唉,又是感覺大清藥丸的一天。
第36章
*
乾隆為鬆口讓弘曕跟著一起去江南的原因和親王沒說錯,就是窮瘋了。
他到底還是年輕,聽不得地方有災情上報,一旦地方說有水患旱災地動蟲患他就想讓戶部撥款賑災,他在位這幾年的時間花出去的賑災銀子比雍正爺在位十三年加起來都多。
皇帝肯花錢賑災對百姓而言是好事,就是對國庫不太友好。
小果親王弄出點好東西就想賣錢,和親王不說攔著反而興沖沖跟著湊熱鬧,有人上趕著給他賺錢他何必要攔著。
乾隆不是不擔心小傢伙出遠門,但是他覺得和親王的腦袋瓜沒有小果親王機靈,而且幼弟背後還有個看不見摸不著的雍正爺護著,這麼一來讓他出遠門似乎也沒什麼。
如果路上出了意外,那一定是他們家汗阿瑪照看不周。
雍正爺在天之靈什麼想法沒人知道,反正乾隆皇帝這想法挺神奇的。
和親王說他們過三五天就走,弘曕便趁這個時間磨著皇帝老哥把圓明園的工匠分給他使喚。
不是之前那種只是聽他使喚還是歸造辦處管,而是單獨給他開個部門,他覺得叫研究所或者研究院就很不錯。
從造辦處調一些人,再從武備院調一些人,有必要的話還能從工部抽點人過來,主打就是一個齊全。
他不知道清朝的武器裝備什麼時候開始大幅度落後於同時代的其他國家,至少到現在為止,各個衙門的工匠的能力都很強。
早在努爾哈赤時期,大清的武器製造已經頗具規模,那時候還沒有大清只有後金,都城在關外的赫圖阿拉。
赫圖阿拉北門外安置專門打造鐵甲的鐵匠,南門外安置專門製作弓箭裝備的弓人、箭人,只這些人住的地方就綿延數里,他們太宗皇帝皇太極還曾經自誇:「我滿洲只以治弓矢、整器械為能。」
對,不是單純的「以弓馬騎射得天下」,還有「整器械」。
那些工匠不只擅長製造弓箭刀槍,還能造威力巨大的火器。
據說是當年努爾哈赤率軍攻打寧遠城的時候被大炮打傷,後來傷重不治而亡,繼位的皇太極便奮發圖強制造屬於他們的火器,召請漢人工匠鑄造紅衣大炮,之後行軍打仗必攜紅衣大將軍炮,生怕打仗的時候吃了火力上的虧。
大清建國之後沿用的是明朝的造兵制度,順治初年有八旗炮廠和濯靈廠,前者造大炮後者造火.藥,康熙年間繼續規範話,又加了養心殿造辦處和武備院,不過製造武器的遠遠不只這幾個衙門。
造辦處主要製造內廷需要的東西,宮裡需要什麼都能找他們,他們遇到難的就去找其他相關衙門,什麼鑄爐處、銅經作、金玉作、油木作、玻璃廠都能找,畢竟他們上頭是皇帝,優先級必須排在第一位。
不過造辦處的工匠不光會做玩具造板凳,他們還有個重量級的功能,那就是造火炮。
炮廠設在紫禁城不遠處的景山,整個大清的火炮製作都得看景山炮廠的標準,康熙年間打俄國的「神威將軍」,平定三藩時用到的「神功將軍」炮都是景山炮廠所出,工藝之精湛別處都比不過。
若非如此,他們也沒法那麼快把蒸汽車弄出來。
和造辦處什麼都管相比,武備院要乾的就清楚多了,武備院下設鞍、甲、氈庫,內有工匠兩千人,北鞍庫專造御用物,南鞍庫造八旗官用物,甲庫掌造甲冑刀槍,氈庫造弓箭。
京城禁軍乃至圓明園等各處的武器兵仗歸武備院,京師八旗、巡捕營、各省旗營、綠營兵器歸工部,具體如何還要看各省的需要,工部、武備院做不及地方甚至可以建廠自己造。
既然地方有需要都可以自己建廠造東西,他申請工匠來專門給他研究新玩意兒不過分吧?
大不了他自己出錢養,不花內務府的錢。
乾隆皇帝覺得弟弟的主意非常不錯,尤其是最後那句,簡直是個天才,於是立刻批准他的提議,並讓傅恆去配合他從各個衙門調工匠。
不用他花錢還能得好處,這事兒必須得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