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649頁

    雖然在歐德姆布拉超距通訊中心提供的資料里,並沒有關於亞夏文明具體科技水準的描述,但是通過觀察,原晧宸確信他們也擁有超越超級星系文明的實力。

    但這一次,科技水平並不是原晧宸等人印象最為深刻的事情,讓他們大感意外的是亞夏文明智慧生物的生命形式,因為他們竟然是一個由水生生物為主導的文明世界!

    亞夏文明的最高行政行星有一個頗具詩意的名字搖光。

    行星搖光之所以得其名,是因為她是一個完全被海洋覆蓋的世界,搖曳的海浪在恆星的光芒照耀下顯得波光粼粼,從宇宙外層空間望去,就像靈動起舞的一顆光球。

    雖然在行星搖光的洋面上,也漂浮著無法計數的人造建築物,但亞夏文明的都市主體卻都修建在深深的海底。

    在深海底部的一座巨型都市內,原晧宸、火山球將軍和矽基機器人的幾位超級領袖獲得了亞夏文明行政高層的接見。在這次會晤中,他們首先互相介紹了各自的文明發展史。由此,原晧宸等人也對亞夏文明也有了較深入的了解。

    亞夏文明雖然誕生於行星搖光,但是,他們卻並非行星搖光上的第一任主人。

    根據亞夏文明的科考研究結論,在行星搖光最初誕生出原始生命後的11.21億年裡,細數漫長的歷史,曾經先後發生過四個文明世界的更迭。

    其中,第一代文明在尚未完全發展到社會化階段的時候,就遭遇了一次全球性的災難,被扼殺於襁褓之中。引發巨大災難的,是一次席捲全球,長達數年之久的大地震。

    大地震,以及無休無止的海底火山噴發徹底毀滅了全球海洋的生態環境。行星搖光的海洋水溫不僅驟然上升,火山噴發的巨量毒害化學物質也充斥了全球的洋流,這一切,直到7321萬年之後才逐漸恢復。

    相比之下,第二代文明更幸運一些,他們自誕生之後,就迅速地發展壯大,很快就統治了整個星球,並以極高的速度跨越了農業時代,一路奔向工業時代。正當他們開始暢想如何去追尋璀璨的星際美夢的時候,厄運卻再一次降臨!

    他們驚恐地發現,天空中原本一直給予他們光和熱的兩顆恆星忽然開始不斷變小,並相繼遠離而去。於是,行星搖光的氣溫開始迅速下降,最後整個星球開始凍結,由絢爛多姿的水球變成了陰凝冰堅的地獄。

    第二代文明就這樣被凍死了!

    通過亞夏文明的研究獲知,行星搖光之所以命途多舛,歸根結底在於她誕生於一個複雜的雙星系統之內。恐怖的引力大戰導致了星球核心岩漿圈層的壓力爆表,由此引發的大地震和火山噴發首先葬送了第一代文明。

    接下來,通過7321萬年的休養,好不容易恢復生機的行星搖光,卻很不幸地又一次在雙恆星系統的引力大戰中遭殃,這一次,她被無情的甩出雙星系統,逐漸飛向宇宙深空,淪為一顆冰凍的孤星。

    不幸中的萬幸,行星搖光竟然在歷經了2.53億年的流浪之後,又奇蹟般地被另外一顆恆星捕獲。重新獲得光和熱的行星搖光終於再次煥發了生機,並誕生了第三代文明。

    第三代文明是一個高度發達的文明,但原晧宸可以明顯地感覺到亞夏文明對第三代文明的鄙夷。雖然他們走的歷程要遠遠超過第一代和第二代文明,但是卻最終毀滅於自相殘殺。

    “想來他們的自私和愚昧,對行星搖光產生了無法磨滅的傷害,這才讓第四代文明,也就是亞夏對他們深惡痛絕吧。”

    雖然亞夏文明並沒有對第三代文明做過多的描述,但原晧宸從隻言片語之間也設想到了一幕幕驚心動魄的毀滅悲劇。

    “戰爭,在這宇宙之中,該會有多少文明最終毀滅在自己的手上……”

    第請假條

    這幾天都在出差,所以今天來不及,向大家請假,請體諒。

    《關於超新星爆炸的描述》

    超爆炸有多恐怖,看它的絕對星等。越小,光度越高。

    簡要說一下分類,根據光譜特徵,常分為type I,type II兩大類。Ia SN,峰值絕對星等超過19等。Ib SN和I,峰值絕對星等達18等。絕對星等差1,光度差2.512倍。太陽的絕對星等為4.86等,如果把Ia SN放在太陽的位置,那麼它最亮時候是太陽的倍,89億個太陽!光度普遍小一等,峰值絕對星等在16到17等之間,相當於十幾億個太陽!

    理論上,超新星爆炸沒有這麼多分類,根據爆發類型,僅有熱核爆炸、核坍縮。

    【A:熱核爆炸,CO簡併核白矮星的爆炸。】

    單簡併模型,白矮星+恆星。白矮星吸積伴星的物質,最終質量達到錢德拉塞卡極限,於是引力超過電子簡併壓,引起星體坍縮。坍縮過程,一半的引力能釋放,一半的轉化為熱能,導致星體溫度急速升高。當某區域溫度達到碳、氧聚變溫度,點火,引發失控的熱核反應。原因是正反饋:簡併核的傳熱性非常好,局部熱量可迅速傳導整個星體,所以星體是等溫的。聚變反應敏感地依賴溫度,溫度升高,反應率冪率地增大,導致溫度進一步升高。接著,極高的溫度帶來極高的熱壓力,產生超聲速傳播燃燒的火焰,所到之處簡併解除,短時間內聚變釋放的能量超過了引力束縛能,後果就是星體急速膨脹,最終形成行星狀星雲,沒有遺留物。

    雙簡併模型,白矮星+白矮星。具體可以是CO白矮星+He白矮星,CO白矮星+CO白矮星等諸多可能。白矮星因引力輻射帶走軌道角動量最終併合爆炸;或者距離過近,質量大的吸積質量小的,併合前質量大的白矮星達到錢德拉塞卡極限而爆炸。

    在熱核爆炸模型,超新星釋放能量僅取決於前身星的質量。可想而知,雙簡併模型能量肯定高於單簡併模型。事實上,人們觀測到某些Ia SN光度不止19等,竟然達到21等!可能是雙簡併模型的證據。

    【B:核坍縮】

    是大質量恆星演化晚期的爆炸。人們一共提出四種類型,鐵核坍縮,電子俘獲,配對不穩定,光致解離。

    1、鐵核坍縮,早期的超新星模型。大質量恆星核合成至鐵元素,形成洋蔥結構。中心是鐵核,再外依次是矽殼層、鎂殼層、氧殼層、碳殼層、氦殼層、氫殼層、氫包層。這個模型認為,Ib SN是無氫殼層、氫包層的大質量恆星爆發,I是無氦殼層的大質量恆星爆發。矽殼層持續燃燒,導致鐵核質量持續增大,形成簡併鐵核。爆發則是鐵核質量超過錢德拉塞卡極限,鐵核坍縮,引力能釋放,鐵原子核解離成氦,氦俘獲電子,開啟中子化過程,釋放大量的中微子,帶走了約99%的引力能,核心形成半徑約10km的前身中子星,這些過程的時間只有幾秒!外層來不及反應。核心形成鐵核,光度下降,外層熱壓力減小,引發外層坍縮。

    當坍縮的外層物質下降遇到前身中子星時,發生什麼?人們普遍認為,產生反彈的超音速激波!激波向外衝擊,帶走了外層物質,解釋了光度曲線急劇上升。然而問題沒這麼簡單,90年代,數值模擬發現激波最終停下來了,炸不開外層物質。大牛們開玩笑,中微子沒準可以復活激波啊。額,隨後考慮中微子流與激波層作用,沒想到真可以講很小部分的能量傳給激波,激波復活了。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649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