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頁
這是一幅落款為元代山水大家黃公望的《淺春山居圖》,張流冰雖不是鑑定字畫的內行,但怎麼看也不像是真的,起碼的常識他還是有的,宣紙很新不可能是幾百年前的畫作。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大名鼎鼎,但是這一副山居圖卻沒有見過。
百思不得其解中,突然想起父親早上的叮囑,如果有李豐前輩的消息要立即與他聯繫,於是給父親打了一個電話,並上樓來到張璽的辦公室。
張璽做事比張流冰利索多了,不論此畫是真是假,立刻命人請來廣州的幾位字畫鑑定界名家。幾位專家面面相覷,很委婉但也很明確的告訴張璽,這是贗品,甚至不能算贗品,只不過是現代人的摹品罷了。假如不是礙於張璽的身份,這幾位專家簡直想罵娘,大老遠把他們都請來,就為了鑑定這種東西?簡直是逗人玩,侮辱他們的專業水準!
張流冰更加摸不著頭腦了,張璽卻很能沉得住氣,很有涵養的向諸位專家表示感謝,並讓張流冰代表自己中午設宴款待,當然了,自會有秘書人員送上車馬費與鑑定費,不能讓人家白跑一趟。
陪人吃完午飯,張流冰又來到父親的辦公室,發現張璽中午根本沒出去也沒用餐,一直在打量著那幅畫。張流冰疑惑的說:「爸,這幅畫顯然是贗品而已,李豐前輩讓我們莫損此物鑑定真偽,又說待價而沽,是不是在試探?假如我們損壞了這幅畫,又願意以真跡的價格賠償,是否能證明誠信與誠意呢?」
張璽搖頭道:「這樣做,倒是能證明你自己的誠信與誠意了,但是將對方至於敲竹槓的無賴境地,若是真正的前輩高人,怎可如此對待?從李豐前輩懲治易三的手段來看,絕非貪吝之人,不會為了區區小利試探,也不希望看見我們做出指鹿為馬之事。……尋巒玉箴在他手中,這『莫損此物,請鑒真偽,待價而沽』十二個字是大有深意啊。」
張璽將畫留在了自己手中,打發兒子先出去,並吩咐下屬不能打擾他。下午快下班的時候,張璽突然又把張流冰叫來,讓他立即去找一位裝裱高手,並且在工作室中做好準備。有錢有關係就好辦事,當天晚上父子兩人帶著畫去了省博物館,一位精通古畫修復的老專家在工作室里接待了他們。
等回到家中已是夜間,張璽在樓上的書房與兒子連夜密談,那幅畫仍然是原先的樣子,並沒有恢復真跡的面目,但父子兩人已經確證了其中的奧妙。
張璽感嘆道:「李豐前輩這次試探的不是你,而是我,你能掌握神識已是精進,但揭開這幅畫的門道還太難,他是在考驗我的秘法修為是否進入到『神氣凝鍊,移轉靈樞』之境。」
張流冰:「這又是什麼境界?」
張璽:「空談很難,你剛剛掌握神識,只算有資格邁入秘法高手的門檻,但想成為真正的高手,還有一段距離。靈覺初化神識,似乎並無不同,在你看來,無非可不受物性與地氣擾動,而清晰感應。」
張流冰連連點頭:「是這樣的,我可以展開靈覺清晰的感應到地氣運轉,只要不去觸動,並無影響,也不會被旁人查知。」
張璽很滿意的說道:「你以神識查探周圍,只要不刻意鎖定觸動,連我也不會察覺。但掌握神識真正的妙處,卻非僅僅如此,更上一層的境界無法空談,我本想待你自己有所體會之後再詳細解說。但李豐前輩今日送來了這幅畫,送的太妙了,正可以藉此物指點於你。」
張璽借著這幅畫,向兒子講解「尋巒訣」秘法修煉真正的高深境界——
這一幅畫,本來只是紙張與水墨而已,高妙的筆法成畫之後數百年的積澱,歷代人觀賞的精神共鳴,使它具備了山水的靈性,見畫如置身山水。但有一點,現在這幅真跡是看不見的,哪怕是頂尖的鑑賞大師對著這幅畫也找不到感覺。
只有神識體驗達到相當精微敏銳、接近於凝鍊無礙的程度,才可以清晰感應到,這就是秘法修煉中『神氣凝鍊,移轉靈樞』的境界。形容此境界可以用十六個字:舉重若輕,舉輕若重,無中生有,有中還無。
輕飄飄的一張紙,可以承載百里山川,帶著同樣的地氣靈性,反過來說,可以將厚重的山川地氣,凝鍊於一張畫紙上。見畫如山,卻不是山,那麼在修煉中,見山如畫,卻不是畫。
假如世上並不存在這樣一幅畫呢?展開神識之時,是否也能帶著山巒之氣?這就是尋巒訣秘法修煉的高深境界,它不可能只是坐在家中修成的,需要行走天下山川,將地氣與神識凝鍊於一體。施展之時,能夠無中生有如虛空造境,這就叫移轉靈樞,通過入境而觀,似乎可以將山川風景與靈樞地氣隨身攜帶。
尋巒尋巒,胸有山川,就像這幅奇特的畫。
張璽解釋完了,張流冰若有所思,也不知能領悟多少,就算他能夠理解,也要在實地修煉中才能真正體會到這種境界,空談無用。張璽又問兒子道:「李豐前輩這幅畫,其實是個啞謎,謎面如此,你能猜得出謎底嗎?」
真跡掩蓋在摹品之下,乍看是一副贗品,卻能透露出山巒地氣,只有達到『神氣凝鍊,移轉靈樞』的境界才能察覺。張流冰也不笨,眨了眨眼睛答道:「謎底就是兩個字——尋巒。」
張璽連連點頭:「不錯,暗指的就是尋巒二字,這位前輩已經說明了他的來意。他在試探我的秘法境界,畢竟能夠整合宗門傳承之人,不僅要擅長經營產業打理事務,在秘法傳承上也必須要有足夠高的修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