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頁
接下來,顧燁又宣布了攤丁入畝、減農稅增商稅、開辦義務教育學校、全國掃盲計劃……等等政策。
使得大晉百姓生活,在短短時間內比之原來,提高了不止數倍。
但這還不夠。
百姓吃飽還是個問題,當前糧食的產量,雖不至於讓大晉百姓們餓肚子,卻還是不可能達到吃飽的程度。
畢竟目前朝廷擁有的高產糧種,只有紅薯和玉米而已。
甚至因為現在化肥質量不高,兩者產量其實也有限得很,遠遠比不上後世的產量。
好在就在這時。
當初因躲避災禍出海的衛志辛和韓子卿,終於回來了。(曾經行刺老皇帝報仇自滅家族的書院同窗,指路124章)
整整十年的海外遊歷,衛志辛和韓子卿帶回來的東西,不僅完成了顧燁的叮囑,還遠遠超出了預料。
各種金銀珠寶,高產作物種子,香料種子,礦石材料……
最重要的是顧燁點名要的海外科研人才!
顧燁喜不自勝。
只可惜當初韓子卿行刺皇帝的罪行太嚴重,在老皇帝駕崩前還不能露臉。
所以,兩人回來的消息都給顧燁瞞住了,兩人帶回來的東西和科研人才,也都是悄悄安排的。
如此三年過去。
老皇帝伴隨著年紀增大,身體越發差了,堅持等著九皇子和鈺哥兒完婚後,便再也撐不住了。
臨終前。
老皇帝把所有大臣宣到床前,下了最後三道聖旨。
一是,傳位太子。
二是,封顧燁內閣首輔。
三是,無論顧燁將來所犯何罪,新帝都不得殺之,死後允顧燁夫夫榮葬皇陵。
這是給顧燁的保障,也是給顧燁的桎梏。
有了這道聖旨,就算顧燁最後變革失敗,也能保住性命;
但同樣的,顧燁未來對皇室做得太絕,也會遭受天下人的不恥,臭名留史,步步維艱。
一眾官員駭然。
顧燁動容,「陛下,您還是信不過微臣嗎?」
「不是信不過,只是人心易變。顧愛卿,朕知道你選的路是正確的,但這條路太難,也太危險,朕沒有那個勇氣去走,也沒有那種廣闊心胸,朕愧對先祖,讓這江山丟在了朕手中……」
「但朕不後悔,有你是百姓之福。」
「小九會繼續支持你,只希望愛卿保重,也莫……忘了初心。」
老皇帝嘆息說完,緩緩閉上眼睛。
顧燁怔然半晌,喉嚨哽咽,跪下重重磕頭。
「微臣,恭送陛下。」
大晉五十二年,明帝逝。
太子九皇子匡明淮登基,立太子妃顧鈺為後。
由內閣首輔顧燁統領百官,輔新帝治國,大晉迎來新篇章。
然而。
讓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
新帝登基不過五載,便在大晉國力最為強盛之時,下詔自廢帝位,親自恭顧首輔為國家主席,將政權交出。
而新帝則擔任軍事首長,攜後君顧鈺帶領大軍出海,鐵騎強勢降臨海外新大陸。
顧燁和姜穀雨夫夫掌內政安民,匡明淮和顧鈺夫夫掌兵權開疆擴土。
自此,中原大地最為燦爛傳奇的文武之治,徹底開啟。
第215章 番外:後續
因為先皇在世時,大晉本就已經休養生息多年,國力不差。
顧燁又在九皇子登基前,把世家權貴全部打壓下去,控制住了整個朝堂,提拔了很多寒門出身的實幹官員,因此九皇子登基後,朝廷發展完全沒有什麼阻力。
各種政策頒布下去,官員們執行都非常迅速。
最重要的是,有衛志辛和韓子卿從海外帶回來的各種高產糧種,徹底解決了百姓的糧食問題。
整個大晉百姓吃飽喝足後,又有英明的領導人,國家發展速度簡直就跟站在風口上的豬一般,直接起飛!
顧燁參考後世政策,根據現有情況改善頒布,大力發展農業、商業,還有最重要的教育,推崇科學研究。
短短五年時間,整個大晉朝變化真真是翻天覆地。
除了百姓生活質量提高,最為明顯的改變,就是人口的迅速增加。
有了足夠的人口和糧食財富儲備,他們向海外擴展的計劃就可以開始了。
顧燁想要拿下海外,倒不是真有多麼想開疆擴土,畢竟以大晉朝現在的國力,說什麼統一世界有點做夢。
他現在想對海外國家動手,無非就是眼饞海外的各種資源罷了。
統一世界的夢想太大,短時間內也不可能完成,但趁著海外國家還沒有發展起來,去薅一波羊毛,還是很可以的!
九皇子早就對顧燁這個計劃虎視眈眈了。
說實話,九皇子其實對皇位真沒多少念想,當初想爭奪皇位,也是為了鈺哥兒的安全著想。
比起高高在上的皇位,他更嚮往外面自由自在的生活。
現在有機會擺脫皇宮,九皇子激動得不行,立馬就和顧燁提出了讓位的想法。
顧燁當然不會拒絕。
因為就算是九皇子不讓位,整個朝廷大半的政務,也基本都是他在處理,有沒有九皇子當皇帝,其實都無所謂。
如果他還年輕,自然也是不想留在皇宮中,但如今他和夫郎年紀都不小了,身子骨實在不適合出去奔波。
他們夫夫留守京城,讓九皇子和鈺哥兒兩個年輕人出去闖蕩,是最佳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