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頁
這兩人都是小七直接接觸的,可以面對面學習揣摩的,此刻小七身上綜合了二者的氣質。
非常大方坦然又有親和力。
台下的校董蘇女士,她向來是非常重視語言這一塊,她認為國人要走出去,語言是第一關,恩華大學非常多的外教師資力量,也是她堅持的結果。
她自己本身會八國語言,深切的明白,語言的便利性和重要性。
所以即使是一個新生的演講比賽,她也願意抽時間親自前來。
雖然恩華大學在國內水平還是排不上號,但是她希望恩華大學能有自己的特點,能在諸多大學中占有一席之地。
此刻看到上台的小姑娘,她記起來這個小姑娘就是中秋晚會上唱歌的那個小姑娘,有些驚喜。
晚會上的小姑娘比較精緻,也略微有點緊張,她唱歌很好,很讓人陶醉,但是基本沒有什麼互動。
是一個有藝術特長的學生。
沒有想到今天看到她站在演講台上。
而且短短一段時間,似乎她身上發生了很明顯的改變。
她的氣場變了,變得更大方更穩重,也更親切,似乎不那麼疏離,唱歌的時候只覺得這個小姑娘是游移在人群之外,並不是非常合群的,不知道這段時間的大學生活,讓她經歷了什麼,給人感覺更鮮活,更討喜了一些。
小七的經歷說起來也是有一些,她充分的感受了別人的善意和惡意。
並且去思考了這些善意和惡意,選擇了正確的態度去面對,這期間,實際是一個成長的過程。
等到小七開口,她先說了自己站在這裡實際有點緊張,開場前忍不住跑了兩趟廁所,底下聽懂的人就善意的笑了。
也眼前一亮,終於有一個上台不是背誦文章的,而是真的在演講。
小七說了自己今天演講的主題是學習英語,在兩個多月前,自己看到外教只會說hello,how are you,how do you do,然後,沒有然後了。
可是現在自己看到外教能夠順暢的交流,天氣,晚飯什麼的,外國人喜歡聊天氣,實際上就像是我們見面聊吃了麼,吃啥了差不多。
除了這些基本社交聊天,還有其他很多,關於我國的民俗文化什麼的,我發現來恩華的外教大多挺喜歡華國文化的,女老師的表現就是穿著打扮都很民族風,男老師的表現是勇敢的嘗試華國各種美食。
現場還有一個外教評委,終於來一個不背誦課文的,還侃侃而談的,他面帶笑容,時不時點頭,實際上他認識這個女學生,因為蓋倫,葛瑞絲他們都大為讚賞,而且這個女學生和他們一樣參加了慈善助學活動,還有約翰書吧里的大屏幕老有她唱歌的畫面,所以儘管對亞洲人臉盲,還是能記下來。
小七閒談了一會,就開始說到了自己如何學習英語的歷程。
先是說自己看到的那篇文章很受觸動,《If I were a boy again》如果我再回到童年,裡面說要做很多事,看起來很簡單,卻是好像回不去了,可是自己其實每時每刻就處在未來的過去中。
那一次她決定要好好學習,從學英語開始,她每天背誦至少三十個單詞,一篇課文,主要學習新概念英語四冊,一冊一冊的開始學習,第一冊 最簡單,但是也要鞏固記憶,一點點的難度增加,她花了一個暑假基本就把四冊內容全部背下來,這個過程中間,她還去擔任了英語家教,發現教學相長,教別人的同時,不僅鞏固了自己的學習,也學會了很多新知識。
還有學習的時候,為避免太枯燥,她堅持運動,每天跑步,健身,游泳,可以聽音頻,唱英語歌,看英文片,輔助學習,進步非常快。
到了大學,接觸了更多機會學習英語,有英語角,還有很多可愛的外教老師,學習資源非常豐富,她很感激自己來到恩華。
來之前很忐忑,來之後很慶幸。
到學校的時候第一眼看到的橫幅是:今日我以恩華為榮,明日恩華以我為傲。我希望我能做到這一點,謝謝大家。
小七說的沒有特別慷慨激昂,因為她的性格不是那種鼓舞人心又號召力領導力的那種,但是她充分的學習了陸老師身上的那種親和力的感覺,娓娓道來,也學習了會長肖聖周身上給人的踏實信服力,讓人慢慢的很有代入感。
很多學生都聽不太懂,蘇小七全程說了什麼,只有幾個單詞感覺比較熟悉,但是真的太佩服她這種感覺,她說的太好了。
不是背誦,而是真的演講。
她演講完畢。
校董蘇女士都站起來鼓掌。
蘇女士很喜歡這個女生說的內容,很上進很積極,尤其是她最後對恩華的讚賞說到她心坎里了。
而外教老師也站起來鼓掌,他覺得作為一個華國小姑娘,英語說的太好了,尤其是口音,居然是倫敦腔的感覺,他們本身都很崇尚這個口音,非常難得。
其他英語老師評委也站起來,實在是,讓他們上台,未必有這個女生說的好,國內的英語教學實際還是偏重應試教育的,書面教育居多,能說這麼好,簡直像是國外歸來一樣,可是看這個女生的衣著打扮,非常簡樸,暑假還要做家教,家境可能很一般,這樣的學生能學成這樣,真的讓人很感動,雖然全程她沒有說什麼催人淚下的話,可是她本身就是勵志的催人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