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173頁

    再往地上一踩,立刻高出一截,另外一隻腳則腳尖點地。

    姜禹走進來,站在她旁邊,一手去扶她:「就是照個面,聊幾句,我的胃還沒好利索,都不敢吃外面的東西。」

    蕭綺便就勢握住姜禹的小臂,又拿出另外一雙高跟鞋的其中一隻。

    隨即她將小腿抬高:「哪只好看?」

    姜禹:「都不好看。」

    蕭綺瞪他:「放屁。」

    姜禹的目光卻落在她的肩頸和後背上:「穿這件容易著涼吧。」

    蕭綺:「我會加外套的。」

    姜禹:「哦。」

    再一轉頭,就見他一直盯著她的胸口。

    蕭綺低頭一看,用手捂住:「你的紳士眼呢?」

    姜禹:「早就戳瞎了。」

    說話間,他摟住她的後腰,身體也貼上來:「綺綺。」

    「哎,熱,走開走開,別壓到我的裙子。」蕭綺扭了兩下,又去拿別的鞋。

    姜禹無奈的收回手,環顧一圈,拿出另外一雙。

    

    這雙鞋鞋面剛好包到腳踝下面,而且有一部分是鏤空和黑紗。

    他蹲下來,示意蕭綺。

    蕭綺低頭看了他一眼,就扶著他的肩膀把腳伸進去。

    蕭綺說:「矮了點。」

    姜禹:「穿那麼高做什麼,這雙比較性感。」

    這話落下,他還握著不放。

    蕭綺叫了一聲,將他推開。

    姜禹起身,又一次靠上來,低聲道:「我覺得還是家裡好,有這麼多衣服,咱們可以玩換裝遊戲。」

    蕭綺笑出聲,瞬間就猜到他腦子裡裝了些什麼:「這件不能玩,我明天要穿的。」

    姜禹:「去哪裡?」

    蕭綺:「跟蕭歆一起參加個小聚會,你在家等我。」

    姜禹沒接話,只是嘆氣。

    蕭綺推他:「我先換衣服,你先出去。」

    姜禹倒是好說話,被推了兩下就走了。

    蕭綺將小禮服仔細掛起來,正準備去拿居家服,這時卻從鏡子裡瞄到半個人影。

    蕭綺轉身,絲毫不生氣,還有點好笑。  

    他要是真的乖乖聽話在外面等,她反而意外了。

    姜禹直接踢上試衣間的門。

    他的眼神黏黏糊糊的:「綺綺。」

    蕭綺:「閉嘴。」

    她一把拉住他的領帶,待他低頭就堵住他的嘴。

    作者有話說:

    本文涉及的其中一個觀點,就是這幾年比較有爭議的一點,就是有人覺得遇到極品要剛回去,絕對不放過對方,有人會覺得算了,沒必要浪費時間,不值得。

    在本文里其實是取中偏後者的。

    如果是不認識的極品,這種人躲遠點,真是沒必要搭理。

    如果是躲都躲不開,忍無可忍的,自然無需再忍。但怎麼做,戰略是什麼?正確的戰略會減少不必要的火力消耗,這很重要。

    既然要開戰,就是奔著贏去的,而不是要兩敗俱傷。一味地硬碰硬,比誰聲音大,到頭來是兩敗俱傷。

    就我個人來說,我想到的都是實際的得失利弊。

    比如我現在雙開文,我一天要寫大幾千字,少則六千,多則□□千,一篇上午,一篇下午,而且不是灌水,是有內容的。我還要琢磨劇情和人物,等我想清楚了我才會動筆,里外里要占掉我白天的大部分時間。  

    還有一小部分時間,我會睡午覺、做飯、吃飯。

    我精力消耗快,就算晚上睡了八小時,第二天中午我還得睡一小時,不然下午碼字真的崩潰。

    到了晚上還要啃書,還要看劇,還要玩會兒遊戲。

    看書是為了後面的文,你們看到的是我現在的文字,但我已經要快走兩步,把一部分精力拿去給後面的設定。

    對了,昨天我還跑出去和一個好久沒見的朋友吃了頓飯,時間是硬擠出來的。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有個人找我麻煩,不管是生活里還是網上,你說我理不理呢,花多少精力去理呢,結果我會得到什麼呢?

    結果就是,我只有損失,損失了精力、時間、心情、智商,等能量消耗完了,還會影響我的睡眠質量,影響第二天的發揮。

    如果我口才好一些,人家可能會覺得我講道理。

    可如果我口才差一點,情緒自控也不夠,那在別人看來,我們就像是在「狗咬狗」。這只是一個比喻,不是罵人的意思。

    這樣我損失的就不只是精力那些,還有顏面、禮貌、教養。

    道理就這麼簡單。  

    如果我很閒,我沒事兒干,我又很想爭口氣,我就跟對方死磕了。

    但在我的生活規劃里,我有很多待完成的事情,我需要吸收正向的養分,需要填補精神世界裡的空缺,尤其寫文是一個輸出的活動,需要不斷填補、思考、消化才有的輸出,不然很快就貧瘠了。

    這就跟種地一樣,地是要養的,不可能只有收割。

    一時的得失是得失,長遠的得失是更大的得失。

    我這樣一算,就會覺得對自己太吃虧了,因為對方不缺吵架的對象,完全可以憑實力再找一個。但我失去的那些東西,失去就失去了,時光無法倒流。

    道理就這麼簡單,這就是為什麼我會寫建議21歲以上人群閱讀,指的是心理年齡。這還不是閱讀理解的水平差異,是一種觀點上的共通和包容。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173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