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頁
平安道:「以前有土產交流渠道,我媽小時候還挖過藥材賣,後來戰爭來了,這些渠道才被打亂了。」
但那個時候,就算有這些土產品賣,也賣不了多少錢。
平安回來以後,晚上睡不著覺,好不容易睡著了,她做了一個夢。
夢裡是年輕的媽媽。
她好像又變成了八九歲的孩子,媽媽把她背在背上,彎著腰,一邊割穀子一邊打穀子。
媽媽好辛苦,她想要幫忙。
她拿起稻把,想要用稻桶,卻怎麼都打不乾淨,她著急得直哭。
平安醒過來時,天還沒有亮,外面下起了小雨,她打開窗戶,雨絲飄了進來。
她望向了雨蘭鎮的方向,成年以後這是她第一次感覺到了無力,像是又回到了那個無力改變一切的兒童時代。
她應該怎麼辦呢?
雨蘭鎮的清晨,天還灰濛濛的,小鎮卻已經醒來了。
胡寡婦和湯嬸連同著李振花,大紅,湯嬸的小兒子,一大早就開始忙活,搬機器,拿袋子。
胡寡婦的田屬於濕田,一腳踩下去,稀軟的田床壓根受不住人,水只能到小腿的位置。
之前她們試用機器,就把打稻機放在田埂上。
主任本來也想幫忙,結果鄉政府那邊的人來叫他,說是城裡有人來開會,主任便不能過來了。
城裡來的人是城鄉交流大會的負責人之一,他們是來動員農民參加城鄉交流大會。
負責人叫李蘭,之前便是她在香金鎮帶領群眾運糧食進城。
她前段時間剛參加了華北地區城鄉物資交流大會,看到了城市和農村的經濟交流帶來的市場活力有多大,他們的土特產填補了美國封鎖禁運帶來的困難。
現在在平城做負責人,一看農產品立馬就著急了。
別人解釋道:「咱們這裡地理條件不好,本身就土地貧瘠,糧食收成就不好,經濟作物這些東西就更少了,就更別說我們這邊的運輸問題了,全都是在山裡,要怎麼運出去。」
李蘭不相信這些,都還沒有實地考察過怎麼知道沒有土特產,於是就乾脆和其他幹部一起下鄉,深入了解農村的情況。
李蘭和鎮上的幹部開會。
她一點也不含糊,直接指出:「你們這樣不行,現在的政策是立足城市,面向農村,上面給我們的任務就是要想盡辦法增加農民的收入,提高農民的購買力!」
「只有農民的購買力提高了,農村經濟發展起來了,才能更好地去發展城市!」
「我們的目標是建立一個全新的社會,我們的社會要打破以前舊社會那種城鄉對立的狀態,發展城市的同時也要發展農村經濟!」李蘭道。
主任聽著這些話,想起了徵收公糧的時候,住得遠的鄉親們幾乎是天沒亮就開始挑著公糧朝著她們這邊來。
他在心裡開始責備自己做得還是不夠。
「你們是連接農村和城市的思想渠道,你們要承擔起自己的責任,要想盡一切辦法發展農村經濟。」
「咱們雖然是第一次辦城鄉交流大會,但在全國範圍內,咱們屬於比較落後的地區,有很多其他地區的經驗可以借鑑。」
大家都拿出了紙和筆開始記起來。
李蘭開始說自己在華北地區的見聞。
所有人聽得非常認真。
大會結束的時候,李蘭想起了一個事情。
「對了,我來之前聽說你們這裡有打稻機,推行得如何?」
主任立馬道:「還在推廣,有不少人都去觀看了。」
「一定要推廣好,我去了東北那邊的農村,他們的機械率比我們高很多,所以他們的產量高,還有空餘的時間去種經濟作物。」
主任心說,希望那邊別出什麼問題。
另一邊的田埂上,有人跑來看胡寡婦這邊的情況。
「你們這個機器不行啊,我看他們那邊比你們快得多。」
胡寡婦有些著急,她們開始的時候只知道這個機器快,想著割穀子的有大紅和大紅的弟弟,現在又多了李振花這個勞動力幫忙,三個人割,兩個人打,肯定沒問題了。
萬萬沒有想到,只一會兒就跟不上了,割穀子跟不上脫粒。
胡寡婦看了一眼,立馬說道:「這樣,我們倆也先去割!」
「沒帶鐮刀。」大紅道。
家裡一共就這幾把鐮刀。
「我去借!」湯嬸道。
胡寡婦也沒閒著,到了大紅的弟弟身邊:「你先休息一下,我來。」
大紅的弟弟叫小望,也就十一歲,半大的孩子速度不夠快。
湯嬸則匆匆忙忙地跑去借鐮刀。
一連跑了好幾戶人家都沒有鐮刀借了,這個時間大家都忙。
「湯嬸,你們不是在比賽嗎?」迎面而來的便是鎮上的屠夫家的老婆,大家都叫她秦姐。
湯嬸聽到對方和自己說話還有些詫異,因為這個人向來是看不起她的。
湯嬸是童養媳,她很小就在這裡了,童養媳的地位低,鎮上的那些女孩子基本上都不會跟她說話。
如果是以前,她就絕對不會讓這個人看自己笑。
可今天不一樣,湯嬸也是著急了,道:「我們的鐮刀不夠。」
其實她說完就後悔了,總覺得對方肯定會笑話自己。
湯嬸沒有說過,這段時間她都跟胡寡婦和李振華她們這些人一起做事,實際上她還是有些擔心,她還記得以前大家是怎麼評價鎮上那些到處跑的女人的。說那些女人不安分,不守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