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4頁
李家的親朋戚友已經回魔都去了,李曉艷父母也回去了,陳家的還留在京都。陳一元捨不得家人,這幾年他一直在國外,和家人相處的時間很少。
隨著工作的忙碌,以後可能會越來越慢,以後陪伴家人的時間會更少。再加上,陳白羽回農場後,家人來京都的機會也會相對減少。
而以後,即使他回農場,待的時間應該也不會長。長大了,總會有各種各樣的無奈。
小時候,總想著離開父母,離開家,出外闖蕩,想要見一見外面的世界。小時候努力讀書,想的就是帶著家人一起走出小山村。
但在國外的那些年,陳一元明白了,家人想要的從來都不是出走出來。相對於外面的世界,他們更喜歡農場。
或許會對外面的世界感興趣,但他們最後還是要回到農場,那片青山綠水去。
說起來,陳一元很佩服陳小五,見慣了外面的燈紅燈綠,見慣了外面的繁華,能毫不猶豫的選擇回到農場去,帶領農場人發家致富。
很早前,陳一元就知道陳白羽和他們是不一樣的。他們想要走出去,但陳小五想的是畢業後回到農場,然後如何帶著村裡的人和特產一起走向全國全世界。
在陳白羽第一次說畢業後要回農場,陳一元是不贊同的。農場很好,但交通不便是事實,不管是從寶陽鎮或者是寶雞鎮還是蓮花鎮到農場都需要兩個多小時。
每每下雨,道路不同,只能走更危險的山路。
進去不容易,出來更難。
陳一元想的是讓農場的人搬出來,但陳小五想的是讓農場帶著特產一起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在國外的那幾年,陳一元會常想起自己的國,自己的家,也會想農場以後的出路。慢慢的,他理解陳小五,敬佩她做出的這個選擇。
陳白羽畢業了,就會回到農場去,以後家人沒事應該不會再來京都了。
所以,陳一元趁著現在有空,就多陪陪家人,多帶家人出去走走,拍拍照。陳一元找京都本地的同學了解,那些景點更有意義?那些景點更有意思?哪裡的吃食最傳統最好?那些特產最有代表性?
陳一元天天帶著大家出門去了,早上出門,晚上回來。家裡只有陳白羽和不想出門的阿媽,還有李曉艷,標準的婆婆、媳婦、小姑配置。
陳白羽正靠在阿媽身上看電視,看的是《鐵齒銅牙紀曉嵐》,阿媽很喜歡裡面的和珅,覺得他可愛,狡猾狡猾的。
其實,陳白羽更想看《摩登家庭》的,她喜歡裡面的小捲毛,叫外婆的時候是:媽咪的媽咪。
每次聽到這個稱呼,小捲毛外婆的臉色就一言難盡。
「阿媽,你能聽懂嗎?」陳白羽有些懷疑,阿媽的普通話『麻麻地』,應該聽不懂裡面的語言。
至於看字幕什麼的?
呵呵。
別搞笑了。
就憑著阿媽二年級畢業的水平,到現在差不多就剩下會寫自己的名字了。
去年的時候,陳白羽帶阿媽去銀行辦理帳戶,在去銀行之前阿媽就拉著陳白羽寫自己的名字,務必不能出錯,務必要儘量寫得好看。
但是,到了銀行後,也不知道是不是太緊張了,阿媽還是把自己的名字給寫錯了,然後問工作人員「能不能按手指印?」
其實,一些日常的字,阿媽還是能看懂的,只是寫就有些吃力了。其實,太長時間沒有寫字,還真的會忘記很多字的寫法。
會聽,會說,會讀,但要寫的話,卻不知道如何下筆。就好像後世那些用手機或者電腦打字很快,但如果要寫,別字頻出。
陳白羽也曾經有過這樣的尷尬時刻。她工作的時候住的地方距離市圖書館很近,她常去圖書館看報紙和雜誌。
有一天,雜誌區的管理員讓她填一張關於圖書館印象的調查表。她想要寫『把書籍擺放得更整齊』卻把書籍的『籍』寫錯了,寫成了草字頭。還有整齊,她想了好一會才想起怎麼寫。
一張表,被填寫得亂七八糟,很多字好像很熟悉,但就是記不起怎麼寫。陳白羽也見過不少明星寫別字。
他們不會嗎?
會的。
但還是寫錯了。
因為寫得少了。
陳白羽在東莞的時候也會教阿媽寫字、算數,但阿媽總是今天學明天忘,學得快,忘得更快。
「切。小看你媽是不是?」阿媽吃一口蘋果,「這個蘋果好吃,又甜又脆的。」
「我聽不懂,但我會看啊。看幾個人的互動就能大概猜個什麼意思。不過,京都不能看珠江台?」阿媽皺皺眉頭,「這一點不好。」
阿媽在東莞的時候,看的不是珠江台就是翡翠台、明珠台。這幾個台都是粵語,阿媽沒有言語障礙。
「阿媽,我們做餃子吧。」陳白羽靠在阿媽身上,「我很久沒有吃餃子了。」
「好。想吃就做。正好,你阿婆帶了十幾斤的糯米粉過來。」阿媽立刻起來去把糯米粉拿出來,「今年剛出來的,還帶著太陽的味道。」
「媽,那是陽光的味道。」
「不是一樣。」
阿媽捧起糯米粉聞了聞,「香。濃濃的糯米味。」
正在看工作文件的李曉艷皺皺眉頭,「糯米粉?」做餃子不是要用麵粉嗎?糯米粉這麼碾,能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