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29頁

    關止則望著麥記的火熱的招牌發呆,他想的是,他把他學到的東西都做了,但是市場並沒有在他的手裡轉到底。

    這時,關止有了一個不怎麼光明正大的計劃。

    關懷的一個朋友在衛生局任職,大夥一塊兒打高爾夫的時候,他聽說了關止副業的情況,他很多事來建議:「我們局裡最近做的一些科研報告,對洋快餐的營養成分的分析也快出來了。」

    出來的分析結果,不出意外很駭人。這一份報告經過某大報的名記者發了出去,一時社會上頭議論紛紛,矛頭直指「麥記」這樣的洋快餐。

    梅紹望的快餐店的客流量又略有了提升,且看著此長彼消,不免贊了關止一句:「虧得你這招圍魏救趙。」

    關止承認,這招「圍魏救趙」實屬衝動,其效果不過是飲鴆止渴。而自己終於輸得灰頭土臉,以後再提起來也是面上無光。

    他是輸在時維的手上。

    時維當時接下了「麥記」的項目,重新對「麥記」該年度的營銷主題進行包裝。

    報紙的報導發出了三個月後,「麥記」的新廣告也刊了出來,主題叫做「我愛,故我在」,廣告代言人請了當時最當紅的年輕音樂人,主題音樂換成熱情似火的R&B,活動策劃得精彩紛呈個性迭起。

    「麥記」在最短的時間裡,突出重圍了。

    六(中)

    關止在「麥記」坐了很久,看著他們的櫃檯前顧客絡繹不絕。

    這是他的低潮期,出了娘胎頭一回體味人生慘澹:爺爺和奶奶老來離婚,自己又同藍寧鬧得並不愉快,唯一讓自己感受到人生確有價值的打工事業在經歷了初期的輝煌之後,也發生轉折。

    「我愛,故我在」。

    他認真認為這是最大諷刺。

    過了幾天梅紹望來找他,請他和一干管理層去了五個區的麥記,又去了五個區的自家的中式快餐。然後問他們:「覺得有什麼問題嗎?」

    有人說:「他們全部的氣氛都一致。」

    「對,同樣的服務方式,同樣的歡迎詞,同樣的背景音樂。」

    「我愛,故我在,太有煽動力了,孩子們又愛唱歌的偶像。我們沒這麼多預算請港台歌手做宣傳。」

    「餐廳裝修很明亮,招牌搶眼。」

    「我們餐廳的招牌也不賴,但是裡面的氣氛有點差,服務員當著客人的面拍蒼蠅,真是!」

    關止聽著,他是有心人,觀察入微,忽地明白梅紹望的意思,他說:「他們每家餐廳的食物口味都一樣,我們的總廚不當班,東西就不好吃。」

    這樣通了一竅,七竅全開。

    梅紹望告訴關止:「我去找了時維,我就是想問問他為什麼別人知道洋快餐沒什麼營養價值,還是趨之若鶩,為什麼我們的包裝也洋氣漂亮,就是不能十年如一日留住客戶。」

    時維當時在宿舍里泡茶,他先在梅紹望面前推出水晶玻璃杯和一次性塑料杯。梅紹望不解,時維微笑,講:「我們已經了解到好的包裝才能賣的好。」

    他又拿了一隻水晶杯並一次性塑料杯出來。

    桌上的杯子被分了兩組,左邊的玻璃杯都加了白砂糖,右邊塑料杯一杯是龍井,一杯是白開水。

    梅紹望不知他在打什麼啞謎,只能安靜看著。

    時維說:「他們能保證杯杯都是糖水,甜度一致,溫度一致,而且杯杯晶瑩剔透——」他推出塑料杯,「我們形似水晶杯,但有的放白開水,有的加龍井,放的時間長了,包裝就軟了。品牌成功的核心,是產品,萬變不離其宗。顧客區分得出水晶杯和塑料杯的差別,吃得出龍井茶和白開水的味道。」

    梅紹望轉述給關止,講了一句最重的話:「我們是徒有其表,才會畫虎不成反類犬。」

    時維對梅紹望說:「我們有了品牌的意識,但是品牌不僅僅只是外包裝,出色的廣告片,漂亮的店招。這是眼前的東西,他們背後的東西能讓客人面前的東西整齊劃一,相同產品和服務,傳遞相同概念。」

    梅紹望還有些不服氣:「我們的產品也很好,而且包裝也不差。我們的餃子、麵條、包子,都是千百年的中華文化積累。我們還有這麼多雞肉菜,文昌雞、白切雞、手撕雞,哪一個口味比他們差?」

    時維說:「從你的產品到你的廣告,你沒讓消費者知道。」

    關止問梅紹望:「廣告有什麼問題?」

    梅紹望說:「我們的廣告太虛了,向大眾發號施令,不夠親民,消費者憑什麼就聽你的?他們的『我愛,故我在』就給大眾一個選擇垃圾洋快餐一個良好的藉口。他們是垃圾食品,沒錯,但是消費者喜歡不可以嗎?」

    關止頹然坐倒,梅紹望繼續解釋:「究其根本,我們的關鍵還在於沒做到標準化。他們連薯條的長短、雞塊的重量,油炸的時間都細分得清楚,任何操作新手都能保證質量。如果開十家店,我們還有精力管一管,到了五十家,有的餐廳賣龍井,有的餐廳賣白水,我們根本兼顧不暇。最後消費者就不買帳了,他們才不管你賣不賣龍井,他們要東邊的和西邊的東西一樣好吃便利。」

    他才知道,市場上翻雲覆雨這隻手,背後要做多少事情。當時自嘲:「原來我是繡花枕頭一包草。」

    梅紹望如今想來十年曆程,頗有滄海桑田之慨嘆,說:「我們都在成長,從小學生到博士生,那得需要時間。」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29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