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頁
黎湘:「你是說,通過這種潛移默化的知識灌輸,讓他們自己認識到自己的問題,將這種問題跟理論對號入座,主動尋求改變?」
李琰:「差不多吧。」
這的確是一種辦法,但黎湘並不看好。
起碼在她看來,郗望不是尋求幫助的迷途羔羊,她的腦子裡裝的不是漿糊,她的自我認知很清晰,也很清醒,還是一種變態扭曲的清醒。
事實上黎湘也沒有機會去建議,之後幾天郗望都將她當空氣,看得出來郗望還在介意那天的對話。
原本郗望答應帶黎湘四處走走也沒有兌現,黎湘就坐著保姆車在林新逛了半圈,遠遠地看了母校一眼。
夜陽天的那條街車子也剛好經過,街景全變了,那地方有一半改建成量販式KTV,另一半成了海鮮酒樓。
回到劇組時,黎湘原本想先回房休息,誰知經過餐飲區卻發現郗望和戚晚坐在一起,兩人的討論很激烈,完全不像是剛認識的陌生人。
黎湘沒有第一時間靠近,就站在原地看了看。
楊雋說了句:「她們熟得還挺快。」
雖然這樣說不恰當,卻有一種兩個「精神病」終於相遇的既視感。
黎湘走上前,發現郗望的聲音變小了,到最後直接停了下來。
戚晚也看過來,問:「去瞰景了?」
黎湘:「只是閒逛。」
郗望起身:「我先回房了。」
戚晚:「哦,回頭接著聊。」
黎湘掃過郗望的背影,問:「聊劇本?」
戚晚:「是啊,她給我很多啟發。」
黎湘看向桌上攤開的草稿紙,上面筆跡潦草,看得出來都是在短時間內急忙趕出來的。
戚晚順手給草稿紙標上數字,一張一張排列好,嘴上說:「我也應該出去逛逛,我以前也住在這裡,有好多地方我都覺得眼熟。」
黎湘:「你是本地人?」
戚晚:「嗯,不過十幾年沒回來過了。」
黎湘瞅著她,想起那天說的話,當她問起戚晚劇本的靈感時,戚晚說:「我做夢夢到了類似的片段。」
她當時就在想,戚晚是不是想起什麼了,她還認不認識叫辛念和「郗晨」的朋友?
黎湘試探道:「十幾年前的林新是什麼樣的?」
戚晚說:「和現在差別不大,物價沒有春城高,生活節奏慢,到處都是破破爛爛的。說起來還得感謝你們劇組,要不是這個機會,我真懶得回來這裡。」
說到這,戚晚對黎湘笑了下:「是我的心理諮詢師建議的,說找時間回老家看看,也許對我的記憶有幫助。」
黎湘故作不解:「記憶?」
戚晚用食指敲了敲腦袋:「我腦子不太好使,總忘事,還總愛做噩夢。哎,現在老年痴呆症越來越年輕化了,我都懷疑自己有那個趨勢。」
黎湘試探道:「你那天也說到做夢夢到類似的橋段,你的夢好像很刺激,都是什麼內容,能說麼?」
「做夢而已,有什麼不能說的。」戚晚似乎也來了興致,大概是剛才還沒聊爽。
她將整理好的草稿紙用夾子夾起來放到一邊,一手擱在桌上,用開玩笑一般的語氣說:「夢裡的我,策划過殺人。」
作者有話說:
鋪墊得差不多了,要出點事了~
……
關於陰影:
我忘了是哪章作話,我好像提過榮格的集體無意識,個體無意識,陰影,人格面具。
這裡說的陰影就是咱們所理解的那種,光的背面,不想面對的,投射在意識中的,會產生刺激的,決定人的行為,住在深淵裡的物質。
陰影是不斷累積的,面積越大,裡面的「你」越多,對正常生活的影響越大,直到陰暗的自己支配所有。
換個理解就是,其實陰影中的「你」是有力量的,會消耗對外的能量,可以去對抗它,也可以去調動它。但戰勝我認為不太可能,因為戰勝首先是要處於敵對關係,這就有點自我較勁兒自我為難的意思,與其說戰勝不如說和解。
這幾個名詞乍一聽有點抽象,我用一個遊戲來舉例,叫《女神異聞錄5》。表面上看它是一個RPG遊戲,其實是個心理遊戲。
遊戲背景在真實世界,現實生活中心理扭曲的人,他們的心理世界會形成一個巨大的迷宮,迷宮深處都有一個「心理陰影」存在,就是主角進入迷宮後要打敗的boss。
這個心理迷宮就可以理解為是「個體無意識」。名詞解釋是個人經歷的累積沉澱。
而在心理迷宮戰鬥中,主角和boss的陰影都戴著人格面具,再通過面具獲得巨大的力量。
主角闖關後打敗陰影boss,然後這個扭曲的人現實生活里會變好。這可以理解為是心理治癒吧,設定很魔幻。
遊戲裡還有很多小boss,現實中的本我沒有扭曲到那個體量,就沒有單獨迷宮,這些小boss就會集體迷失在同一個「地鐵」迷宮裡。
雖然他們現實中並不認識,但都集中在這裡就意味著他們之間有某種共性,只是自己沒有意識到,這就是所謂的「群體無意識」。
這個遊戲的主創肯定是研究榮格的,設定很貼切。
這麼一解釋是不是一下子就理解了?
紅包繼續麼麼~
第83章
第十二年秋
<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