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頁
康奈爾教授、弗朗索瓦教授都在台下熱烈的鼓掌:真好呀!年輕的女孩、聰明的腦袋、靈活的思維,假以時日,她必將會在世界的舞台上閃耀光彩!
陶哲軒也不免被她的光彩閃瞎了眼:多年輕呀!他從小就被人認為是「神童」,多年來早已習慣別人的誇讚、習慣比別人聰明,曾經自傲的認為誰都不如他聰明。現在,他發現自己錯了。
這是一種微妙的情感,你以為自己站在金字塔之巔,或者即將站到金字塔之巔,那個小小的塔尖容不下太多人,你知道自己將會是其中之一,放眼望去,你的同齡人沒人能跟你競爭。但現在,一個跟他同樣黃膚黑髮的人、一個女孩,甚至比他還小,也有著登上金字塔之巔的才華和智慧,你會怎麼想、怎麼做呢?
你會感到高興,因為有了同路人;還是會感到備受威脅,因為自己有可能被落下?
你是會與她共同進步,還是會激起強烈的競爭意識?
台下的幾百名聽眾則都在想:真年輕呀!雖然一些想法還有些稚嫩,但不得不說,充滿了「靈光」,就是那種會讓人妒忌得不得了的飛躍的思維模式。她現在還只是一名學生,等她完成了學業,她還會做出多少成果?簡直不敢想像。
數學研究不是拍腦袋,必須有知識積累;但只有知識積累還不夠,還要有靈感,以及願意為數學奉獻一生的覺悟。
數學界從來不缺天才的腦袋,天才生來就是令人妒忌的。天才也總是閃耀的,或早或晚,數學的天空上終會閃耀著他們的光芒。
年僅17歲的中國天才少女在本屆ICM上造成了一股小小的風潮,年輕,就是她的最大優勢。以一名數學家學成10年後才有可能做出較大的成果的慣例,她會在35歲之前便揚名立萬。
科學界很冷酷無情,男女平等,女性科學家如果無法平衡好家庭與工作,失去了自己原本應該得到的機會,男性科學家可不會體諒你需要生孩子帶孩子操持家務,他們只會暗地嘲笑你太蠢,居然放棄了事業。所以在他們的想法中,康妙玟暫時沒有性別的分別。
*
今年ICM還增設了一個重要的項目:設立了艾米·諾特講座,以紀念德國數學家艾米·諾特。這個講座專門為女數學家設立,計劃每一屆都邀請一位著名女數學家做60分鐘報告。這也是因為幾乎每一屆的大會報告和邀請報告都被男性包攬了,女數學家做報告的機會和次數都過少,這樣不太好。
今年邀請的是俄羅斯數學家奧爾加·拉德任斯卡婭,拉德任斯卡婭曾經有機會獲得1958年菲爾茲獎,但因為不可說的原因沒能獲獎。要是她當年獲獎了,就會是菲爾茲獎第一位女性得主。她主要研究流體動力學和偏微分方程,有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拉德任斯卡婭不等式。
邀請拉德任斯卡婭成為「艾米·諾特講座」第一位演講者,也是對拉德任斯卡婭的尊重。
流體動力學則跟航空航天密切相關,屬於應用數學;偏微分方程近幾十年來一直是數學研究的熱門方向,康妙玟和康奈爾教授一起去聽了講座。
拉德任斯卡婭1922年出生,如今也是72歲高齡了。健康狀態還不錯,至少看上去還很是矍鑠,她用帶著俄國口音的英語做了一場精彩的報告,中途休息了兩次。
康妙玟一邊聽報告一邊記筆記,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聽講座記筆記的人也不少,你聽別人做報告講解自己鑽研某個問題所用的方法和公式,沒準就會「靈光一閃」,這時候就要趕緊記下來,免得過了這個狀態就忘了。
康奈爾教授也做筆記,不過寫的不多。
陶哲軒聽報告也很專心,同樣認真的記了筆記。
「能看看你的筆記嗎?」報告結束之後,康妙玟馬上問陶哲軒。
陶哲軒很大方的將筆記本遞給她,「可以。」
她接過筆記本,嚯,這字寫的夠飛的。看了一會兒,問:「這裡你是怎麼想的?」
兩個人於是討論起來。
有人忽然用中文喊她,「康妙玟!」
嗯?誰呀?聲音聽著有點陌生。
來人走過來,向她微笑,「康妙玟,你好。」
康妙玟:這人怎麼會在這裡?
「你怎麼來了蘇黎世?來旅遊嗎?」只有這個解釋了。
羅克狄低頭一笑,「是啊,來旅遊。」
「你怎麼知道我在這邊?」她好奇的問:「你總不會對數學報告感興趣吧?」
「我聽說你來了蘇黎世,就想過來找你。」
有點奇怪。
「康小姐,這位是?」陶哲軒問。
「是……我的朋友,羅……克勞斯·羅,是嗎?」她不確定的說,轉而問羅克狄,「你的德語名字是這個嗎?」
「是的,你可以叫我克勞斯,也可以叫我阿狄。」他仍然說中文。瞥了一眼陶哲軒——一看就是ABC,大概率不會中文。
康妙玟馬上大笑起來,「是嗎?阿弟。」
他倒是坦然,「你要願意叫我阿弟,我也可以應你。」
「你不說英文嗎?泰倫斯不會中文。這是泰倫斯·陶,他是澳大利亞華裔,現在在普林斯頓大學攻讀博士。」
他換了英文,「陶先生,你好。妙玟,你還要去哪裡?我陪你一起。」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