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頁
褚韶華點頭答應,又說起成親的日子,褚韶華道,「若按舊式,咱們就得換庚帖合八字,再到廟裡找個高僧給投吉日。」
潘小姐是個極為大方的女孩子,換庚帖、合八字、投吉日這些一律都免了,連放定禮、過嫁妝這些老禮兒也都省去,主要是潘邵兩家都不是北京人,如今在北京舉行婚禮,自然能省事便省事些。其實,如今的新派人是真的不講那些舊規矩了,有些新派人直接登報結婚,酒席都不擺也是有的。褚韶華同潘小姐商量著,把潘小姐的要求一一記錄在本子上,特別的認真。
潘太太都說,「哪裡用這樣鄭重?」
褚韶華笑,「人這一輩子,也就成這一次親,再如何鄭重都不為過。邵大哥千叮嚀萬囑咐過我的,我要是敢馬虎,他肯定得生氣。」說得母女二人都笑了。
褚韶華真是事無巨細,連婚車要什麼樣式,如何裝飾婚車都同潘小姐打聽的清清楚楚的。有些個潘小姐也沒想太清楚的,褚韶華也記上,到時跟小邵東家商量。待把這些事商量好,褚韶華原就想告辭回家的,潘太太定要留飯,褚韶華就是記掛著柜上的飯食。今天是宋苹燒飯,可以往都是褚韶華去送,宋苹不敢出門,怕丟。褚韶華中午不回去,誰去送飯呢?潘太太一定要留飯,褚韶華就寫了個條子,托潘家的下人送到柜上,讓柜上的人回家取飯。
潘太太還問了不少老家鄉里的事,邵家的老家是在縣城,潘太太要嫁閨女,雖則以後閨女女婿也不會留在縣城,不過,潘太太依舊是要問一問的。褚韶華道,「邵伯伯家在我們縣是極有名的,潘伯伯德高望重。家鄉要是有什麼為難的事,都是找邵伯伯商量。說來,邵伯伯真是個低調人,以前我們都不知道邵大哥是出國留過洋的人。還是上回我聽邵大哥和潘伯伯聊天,才曉得他是在美國讀的大學。這在我們縣是極了不起的事,要是擱別人家,早敲鑼打鼓鬧的人盡皆知了,邵伯伯卻是根本沒主動提過。」
褚韶華本就是邵家的媒人,自然只有說邵家好的地方。褚韶華不同常人之處在於,她是真的會誇人,她道,「以往,我也自詡不算個笨人。可是,有時想到長輩們行事,打心眼兒里覺著,真是有許多值得學習的地方。
中午在潘家吃飯,潘太太潘小姐都是熱情客氣的人,褚韶華吃的也很高興。讓褚韶華私心評價,潘家的廚子,一點兒不比春華樓的差。潘太太還說,「本來想讓廚子做北方菜,結果,這廚子是我們從老家帶來的,做北方菜沒信心。我就想,索性罷了,請韶華你嘗嘗我們上海菜,也是極好的。」
褚韶華瞧著滿桌的菜,連忙道,「對上海我可是久聞大名。這回在您這裡長見識了,我頭一回吃上海菜。」
「那就多嘗嘗,要是吃的喜歡,以後只管過來。」潘太太也挺喜歡聽褚韶華說話,一則是褚韶華會說話,二則聽褚韶華說話就知道這是個乾脆爽俐人,潘太太能培養出個性大方的閨女,愛烏及屋,也喜歡褚韶華這樣的性格。還給褚韶華夾了一筷子河鰻,褚韶華連忙捧小碗接了,說,「伯母,您不用照顧我,我這麼大的人了,您放心,我一準兒吃好。」
「好。」潘太太笑眯眯的,也給閨女夾了一筷子菜。
褚韶華剛一嘗就說了,「先前去春華樓吃飯,春華樓是江浙館子,做的是江浙菜,我吃著上海菜的口味兒跟它有些像,都是帶些甜口兒的。」
潘太太笑道,「上海本就在江蘇,以前也是小地方,後來開了商埠,慢慢發展起來的。不過,蘇錫菜還要更清淡一些,上海菜是濃油赤醬,雖帶了些蘇錫菜的甜口,到底跟蘇錫菜也不大相同。」
褚韶華這次在潘家吃到不少新鮮菜式,頗覺增長見聞。褚韶華笑道,「北京人吃鴨子喜歡烤著吃,北京烤鴨也是極有名的。您家這道鴨子,可真與眾不同。我以前在家只知鴨子能燉著吃,到北京後知道還能烤著吃,如今在您家,又長一回見識,原來還能蒸著吃。」
潘太太聽的直笑,給褚韶華介紹,「這也是有名的上海菜,叫八寶醬鴨。」然後與褚韶華說了這菜的燒法,「先是鴨子洗淨,斬去鴨腳,在開水裡一焯,撈出來瀝乾,再把鴨子用醬油醃入味兒,然後筍丁、肉丁、火腿丁、栗子、雞肫丁、冬菇丁、蓮子、蝦米、糯米飯放入碗內,加紹酒、醬油、白糖、拌和成餡塞進鴨肚子裡,上屜蒸上三四個鐘頭,將鴨蒸到骨酥肉爛,出鍋兒再澆個芡汁兒也就是了。」
褚韶華認真聽了,道,「聽著倒也不難,等我回家,也試著做一做。」
「我年輕時也愛做菜,可惜這本事沒能傳給小玉,她對燒菜全無興致。你要是想學做菜,一會兒我給你本我家裡的食譜。」
褚韶華感激的不知說什麼,道,「我這過來,原是邵大哥叫我來跑個腿兒的,結果,連吃帶拿。哎,要是別的什麼,我定要推辭的,伯母竟要傳我食譜,我高興的,真是連一句推辭的話都不想說,這可是教我大本事了。」
潘太太笑道,「這算什麼大本事,並不是名家那些講究的菜式,也就是家常小菜。」
「怎麼能這樣說呢,這定是伯母多年的心血所成。伯母您的見識,您記錄的家常小菜定也不尋常的。」褚韶華極是感激,她說,「我自來了北京,只覺著滿眼都新鮮景兒,我這心裡,就特想學點兒新見識,就是一直沒人指點。伯母,您對我的好,我都記在心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