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8頁
據《登州史志》記述,公元627年,大唐天可汗李世民東征來到鄧州,一日他去遊覽海上仙山廟島群島,在這時候他就嘗到了加吉魚。感慨加吉魚肉質鮮嫩而嬌美,他就問部下關於魚的名字,但無人知曉,就此李世民進行賜名,為了求得東征順利,就取了個‘加吉’的名字。
正是因為這典故,讓加吉魚在臘月里身價倍增。
漁船剛出海沒事幹,一船人湊在北風面嗑著瓜子曬太陽。
此次鹿執紫也上了船,敖沐陽就把加吉魚的故事講給她聽,反正下雨天打孩子,閒著也是閒著。
他說過關於加吉魚的傳說後,敖沐東磕著香噴噴的瓜子說道:“加吉是好東西,皇帝都要借這魚的吉祥氣,那普通人家自然更不用說,我們紅洋周邊好大一圈地方,自古以來都有過年供加吉,運氣吉加吉的說法呢。”
鹿執紫詫異道:“是嗎?我在村里怎麼沒怎麼見到?”
敖千文吐了個煙圈道:“沒辦法,多年來真鯛的生存環境遭遇破壞,數量銳減,在市場上很是罕見。除了臘月,其他時候得去深海才能捕到,普通漁家沒這個本事,所以要想供奉就得買了,但普通人家誰捨得花大錢買這魚來上供?”
“這種情況下,很多人家就選了別的東西來替代,比如王老吉……”敖沐東接著他的話說道。
鹿無遺震驚了:“這也行?”
“當然不行。”敖沐東翻白眼,“你還真信呀?普通人家供奉的還是加吉魚,不過是養殖的,這魚養殖出來的一斤也就四十來塊,不貴。”
漁家人不會供奉養殖的加吉魚,那人工飼料餵出來的魚,還能有靈氣?那還有什麼供奉的價值?
漁船在海里追逐洋流而行進,這會淺海漁船多,都是在等著撈加吉魚的。
但現在加吉魚數量稀少,頗為罕見,一般漁船可撈不上來。
捕撈加吉魚主要靠三個手段,第一是延繩釣,第二是下粘網,第三是拖網碰運氣。
敖沐陽選擇用延繩釣,可這樣就得需要尋找魚群了,要是找不到魚群位置盲目下釣繩,那就是白白浪費力氣。
多數漁家用粘網或者拖網,粘網的優勢是來者不拒,即使捕不到加吉魚,那也能弄點別的魚。
出海一會,他下水去騎著老虎尋找魚群,結果沒有找到加吉魚,倒是發現了不少大蝦,個頭有十幾公分甚至二十公分的大蝦。
這是對蝦,也是中國人口中的‘大蝦’,什麼紅燜大蝦、蔥燒大蝦等名菜,用的都是這種蝦。
漁網撒下去,他們先是收穫了兩網大對蝦,最大個頭有二十公分,拿在手裡就像是鐮刀,煞是喜人。
野生對蝦價值極大,在市場上價格一點不比加吉魚便宜,所以他們捕撈到大蝦後就高興了。
敖文昌興致沖沖的說道:“龍頭,今兒個咱們運氣可是不賴啊,我有預感,這次出海,必有加吉斬獲!”
他知道鹿執紫姐弟對海鮮情況了解不多,就進行了解釋:“這是對蝦,在全世分為定居型和洄游型兩種,定居的是扶桑對蝦、寬溝對蝦、歐洲對蝦之類,它們喜歡棲息在沿海地帶。而咱們中國對蝦則屬於洄游型,這跟墨吉對蝦、長毛對蝦一樣,常作大範圍的移動和洄游,所以要捕撈到它們還不容易呢。”
鹿無遺找了個個頭最大的來錄視頻,他拿著對蝦對著手機喊叫:“老鐵仔細看啊,這就是咱們自己撈的大蝦,看這個頭,給力不給力?給力雙擊點個小心心啊!”
敖沐東挺納悶,就一邊收拾蝦網一邊問道:“這船上沒有信號,你怎麼開的直播?”
鹿無遺笑道:“誰開直播了?這是個短視頻社交軟體,我現在是拍視頻,回去再發就行。”
第1148章 終有所獲
剛出水的海捕大蝦特別適合做生蝦片,清洗後剔除蝦線,剝皮後用快刀切成片,晶瑩剔透,有鮮味而無腥味。
但中國人對這樣的吃法興趣不大,敖沐陽用了另一種少見的處理方法,那就是炙烤。
點燃火爐後,把大蝦用竹籤穿透放到炭火上慢慢烘烤,大蝦的蝦皮迅速轉紅,有汁水順著甲殼縫隙往外流淌,滴在無煙碳上隨即就化為一道白煙,帶起的鮮味一股一股往人鼻子裡鑽。
烤好的大蝦什麼佐料也不用,他剝殼給鹿執紫,道:“用嘴唇試探著,趁熱吃,一點要趁熱。”
他給自己剝了一條,經過烘烤,蝦肉雖然收縮但依然有十二三公分的長度,就好像一根雪糕,咬著很過癮。
烤熟的蝦肉比蒸熟的更嫩,咬在嘴裡一咀嚼,蝦汁四處冒,這時候品味才能完全體會到海鮮的鮮!
鹿無遺吹著氣一頓狠吃,足足吃了五個大蝦,這在市場上能賣五六百塊。
不過沿海一帶魚蝦資源就是匱乏,他們想要在淺海捕撈加吉魚,結果當天並沒有碰上這種魚,也沒有捕撈到很多其他魚種,有價值的就是兩網大蝦,此外照常有一些金鯧魚和銀鯧魚收穫上來,倒也能換點錢。
晚上,漁船拋錨,敖沐陽特意找了個暖流經過的海域來停泊,冬季海上冷,紅鯛是暖溫性魚種,它們會追著暖流遊動。
風吹獵獵,浪花襲襲,海上時有燈火飄蕩。
天氣晴朗,白天的大風吹走了海上的雲彩,露出了漫天繁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