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頁
一門兩禹;
六字千秋。
這副對聯非常簡練,但所表述的情義卻非同一般。上聯稱讚了李冰父子二人治水的功績,將其與傳說中的大禹相提並論,讚譽之高,無以復加。下聯則具體評論了李冰的治水經驗,認為他提出的「深掏灘,低作堰」的方法已經經過了千年的考驗,還將繼續流傳下去,遺惠於子孫後代。這副對聯是以李冰父子兩人為對象的對聯,這在祭奠型對聯中不為多見。有人評價這副對聯的特點是:簡明扼要,易讀易記。筆者認為它最主要的特點還是高度概括,評點精當。
從上面所列舉的兩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出,祭奠型人物對聯的確是表達人們對先祖、先輩中不朽人物的景仰心情的一種最佳方式,而且從字裡行間滲出的情感,飽含了莊嚴和莊重,虔敬和尊崇這樣幾個特點。
在中國古代,人們將救死扶傷,替人治療身體疾病的人稱為醫生,藉此引申,又將那些具有治國安邦之才,能夠替陷於內憂外患的國家排憂解難的人稱為「醫國手」。華佗的更高理想是當一個醫國手,所以《後漢書·華佗傳》說他「恥以醫為業」——這使我們想起了魯迅。魯迅當年赴日本留學,正學的是醫科。但他在目睹中國因落後而受盡帝國主義侵略的種種事實之後,毅然放棄學醫,轉而走上以筆為槍的「吶喊」之路,要診療中華民族沉疴深重的心靈。
神農嘗百草,是中國遠古時代的一個動人傳說。正是他親口嘗過百草之後,才發明了中醫藥,為中華民族創造了寶貴的醫學遺產。但神農的功勞還不僅於此,他還是農耕文明的創立者,促使人們由採集漁獵步入到農業生產的生活方式。
正是如此豐富和深刻的背景,烘託了這副對聯所要表達的主題。該聯儘管文字十分淺顯,但它的確傳達出一種宏大的意境,讓人讀後頓生敬仰之意。
再舉一個例子,鞏縣杜甫墓前的一副對聯。
歌吟總帶憂民淚,
顛沛仍懷愛國心。
杜甫,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詩歌史上最燦爛耀眼的一顆巨星,被後人譽為「詩聖」。前面說過,他的詩歌作品特色鮮明的一點就是恪守嚴謹的格律。他自己寫詩,總是反覆推敲,一定要找到最滿意的詞句帶才行,絕不會稍微馬虎敷衍。「語不驚人死不休」,這句著名的話,就是杜甫對自己寫作經驗的高度總結,也是對自己創作過程的自覺要求。但是,人們之所以推崇他的作品,更主要的一點是,他的作品始終把對時代的關注和對人民的關懷放在首位。他生當大唐帝國從開元盛世朝著安史叛亂,天下分崩的局勢轉化的時代,歷經了戰亂的顛沛流離,飽嘗了人間的各種苦難,看盡了民眾所遭受的困頓,因此,他的詩歌,尤其是中、後期的詩歌作品,真實地紀錄了當時的所見所聞,將兵燹戰火對社會造成的巨大破壞、給人民帶來的深重苦難以及自己感同身受的深切憂患情懷盡皆傾注於筆端,而這些感人的筆觸深深地打動了同時代乃至後世每一個讀者的心靈。正因為這一點,杜甫的詩歌被人獨一無二地稱做「詩史」。「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熱」(杜甫:《自京赴奉先詠懷》)。讀到這樣的詩句,誰不會熱淚盈腔,感慨系之?這副對聯的作者並沒有將杜甫的生平經歷和詩歌成就做絲毫的介紹和誇耀,而是直截了當地對他的詩歌本質做出高度概括,由此凸現出他作為一個憂國憂民的「人民性」詩人的高大形象。
鞏縣杜甫墓前還有另外一副對聯,在寫作手法上與此相同。
以忠愛為心,國步多艱,匡時句出驚風雨;
為生民請命,痌瘝在抱,警世詩成泣鬼神。
這副對聯立意上與前一副對聯有異曲同工之妙,但筆墨更濃烈,感情也更沉鬱。聯句中化用了杜甫本人的詩句:「落筆驚風雨,詩成泣鬼神」,因此更突出了杜甫作為「詩聖」的特點。
2)引述生平,宣傳業績
這一類人物對聯,用現代文藝理論來解釋,就是具有「寫實」的特點,也就是說,作者會將撰主獨特的經歷和事跡在對聯中具體展現出來。但是,對聯畢竟不是報告文學,也不是小說,它是受到嚴謹的格式限制的「詩歌的變體」,因此在表現撰主的個人經歷上必然與散文體的其它藝術形式(包括小說、報告文學和一般散文)有著巨大的區別。由於受到篇幅和格律的限制,它在展示對象的事跡方面,只能以高度概括的方式,揀精撮要,畫龍點睛,將人們所熟悉,同時又是撰主生平當中最典型的事件概述之。當然,引述生平,宣傳業績並非就事論事,而是要藉此形成對撰主的肯定和推崇的意思,因此,對聯寫作者有時會在介紹撰主個人業績的基礎上,加以適當的評點議論,籍以提升對聯的氣勢、品格與境界。下面我們來看一看這一類對聯。
三顧感殊知,西取東和,遠謨早定三分鼎;
兩川臻大治,南征北討,遣表長留兩齣師。
——成都武侯祠對聯
諸葛亮(181——234),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字孔明,琅邪人。
上述對聯,恰恰把諸葛亮一生中一些最重要的事跡概括其中,使讀者如攬諸葛武侯(諸葛亮受劉禪之封為武鄉侯,後人簡稱為武侯)轟轟烈烈,開基拓業的平生,如睹武侯兢兢業業,勤於王命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