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頁
沈硯行點點頭嗯了聲,“總得介紹一下沈家呀,不然人家怎麼知道我們家是幹嘛的。”
到了沈家,一進門葉佳妤就變得有些緊張,畢竟才是第二次來,不過家裡的主人只有沈老爺子一個在,沈兆軒和沈硯書父子倆還沒回來,穆教授出差去參加學術會議了,做飯的家政阿姨又還沒到上班的時候。
“佳妤,來,吃水果。”沈老爺子給沈硯行找了家譜出來,又招呼她道。
沈硯行翻開那本已經老舊了的家譜,這是他三十多年來第一次這麼認真的了解自己的祖先。
他這時才知道原來“延和”二字就是自己家這一支的堂號,不由得驚訝道:“難怪那個時候我說叫延和居,您二話不說就同意了。”
沈老爺子眯起眼來,高深莫測的笑了笑,“嘿嘿,你小子還嫩著呢。”
一旁的葉佳妤削好了蘋果,切成小塊,用水果叉戳了餵進沈硯行嘴裡,“哇,家裡好多舉人吶。”
書香門第最光彩的一筆或許就在這裡,打開族譜,裡面記錄的人名,或許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地方大員,他們見證了這個國家在某段時間內的發展。
一個家族的興衰,和朝代更迭時勢起落有著莫大的關聯,沈硯行指著第一頁上一個人名對葉佳妤道:“從這位太公開始,沈家才算是真正走上了功名之道。”
“家譜修過了,以前的都找不著了,據說老沈家是從明代發展起來的,原本是個做買賣的,有錢,跟當時的地方大員聯姻,後世子弟讀書用功,這才求得了功名。”沈老爺子端著茶杯,笑眯眯的補充道。
乾隆年間有沈氏子弟先後會試中式,打開沈氏家族功名之門,緊接著沈氏迎來了四世其昌,進士舉人世代蟬聯,生員貢生車載斗量,沈氏一族在當時極為興盛。
乾隆一朝國力昌盛,是封建時代最後的輝煌,也是沈家最為耀眼的一段時期,考中了狀元的族人歷任六部尚書,官至軍機大臣、武英殿大學士和太傅。
這是沈氏族人最願意提起的風光往事,不管過了多少年,說起來時那種繪聲繪色,仿佛自己親眼見過似的。
葉佳妤聽得津津有味,又有些遺憾,“我們家就沒這麼多故事可講。”
“這有什麼打緊的,從你爺爺那裡記起,過個四五代就有一本家譜了,要講故事還不容易,就你和阿行之前經過的事,都可以講一天啦。”老爺子笑呵呵的寬慰她。
沈硯行仔細的看著家譜里的每個人名,逐一向老爺子詢問,有的老人已經記不清楚,他還要用筆寫出來,過後打電話回老家問其他長輩。
漸漸的葉佳妤就聽不大明白他們說的誰和誰都是誰了,又不好意思插嘴去問,於是等沈硯行去廚房接水時跟了過去,“阿姨來了會做什麼菜?”
她最拿手還是吃的,沈硯行撇了撇嘴,“肯定沒咱們在延和居吃得好,阿姨做了什麼吃什麼,清淡得很。”
這是照顧老人的口味,葉佳妤心裡頭暗暗滴汗,替沈硯書難過,“要不然以後,讓大哥去咱們那吃罷?”
“……那得等他跟容醫生徹底好上了才行,不然媽不同意的。”沈硯行想了想,覺得可能性不大。
葉佳妤聞言就放棄了,轉到今天上來,“那你今晚想吃什麼,我去做。”
“蹄髈?”沈硯行想了想,張口點了個菜,“我記得你蹄髈燒得不錯。”
葉佳妤愣了愣,過後才想起是他和辜俸清幾個去葉家拜年時大哥跟他說的這話,不由得抿唇笑了起來。
跟沈硯行說過之後,葉佳妤就順理成章的留在了廚房,她從冰箱裡拿出一個冰凍起來的蹄髈,解了凍,收拾乾淨後焯水,找了**四十二度的二鍋頭倒進去,加醬油、陳皮和紅棗慢慢煨著。
漸漸就有香味在屋子裡飄散開來,老爺子吸了吸鼻子,“這誰家這麼早做飯,做的什麼這麼香?”
沈硯行放下筆,見老爺子滿眼好奇,忍不住得意道:“你孫媳婦兒在裡頭燉蹄髈呢,別著急,晚飯就能吃上了。”
老爺子一愣,“……佳妤在廚房啊?”
“嗯,我說阿姨燒的菜不夠好吃……”沈硯行張嘴就解釋。
老爺子立刻打斷他,“呸!胡說八道,阿姨做的菜哪裡不好吃了,你就是事兒多,人家小姑娘天天給你做飯你害不害臊?”
沈硯行百口莫辯,只好垂著眼聽他教訓,心道,我不做飯我洗碗啊,我有什麼錯!不改,絕對不改!
等到沈硯書回來,燉蹄髈的香味已經滿屋飄香了,他循著香味找過去,就聽見家政阿姨正在廚房裡一面忙活一面跟葉佳妤講話。
“怎麼回事,佳妤怎麼……”他用手肘頂了頂沈硯行,眼尾往廚房瞥了眼。
沈硯行正寫的字被他碰歪了,只好劃掉重寫,“沒事做,給大家燉個蹄髈。”
此時的廚房裡,葉佳妤正在做豬油煮蘿蔔,用一小塊肥肉煉了油炒蘿蔔條,然後加蝦皮和水,大火燒開小火煨熟。
出鍋後蹄髈也正好可以起鍋,灑了一把蔥末,用熱油炸了花椒淋上去,嗞啦一聲,發出香料濃烈的香味來。
她還要跟阿姨講:“要是你家人能吃辣,還得加點辣椒,更加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