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225頁

    這麼多因素加起來,勾起了讀者的好奇心,造成了書籍的熱銷。

    對於這次的簽售會,慕姍姍一開始拒絕了。

    她在電視上主持節目沒什麼,那是工作,私下裡並不想過多的拋頭露面,更喜歡安安靜靜的過日子,把工作和生活分的很開。

    何況,華國電視台對主持人有嚴格的要求。

    出版社為了追求銷量,極力鼓動慕姍姍,簽售會是目前的一種潮流,能起到宣傳的作用,現在都是市場經濟了,要一切向錢看,連作家都下海經商了。

    「你說我要不要去?」慕姍姍詢問道。

    「還是去吧,你不能一輩子呆在華國電視台,以後總要走出來,這種情況很難避免。」林子軒建議道。

    隨著地方電視台的發展,華國電視台的地位雖然還是不可撼動,但觀眾有了更多的選擇,而且,地方電視台更為自由。

    林子軒和慕姍姍都有一種不願意受到拘束的性子,做點自己想做的事兒。

    這個年代的青年其實都一樣,有一顆不安分的心,只是有人性子急,有人走的穩。

    他們在上午九點半來到新華書店,簽售會在十點舉行,時間是一個半小時。

    在新華書店的門口掛著一條橫幅,上面寫著「著名主持人慕姍姍小姐書籍簽售會」。

    華國電視台有規定,主持人不能打著電視台的旗號在外面辦私事,所以橫幅上沒有加上「華國電視台」的字樣。

    這是慕姍姍請示了台領導之後的結果。

    在書店內,出版社早已準備好了桌椅和書籍,還請了報社的記者前來,簽售會後,慕姍姍還要接受記者的採訪。

    都是為了宣傳。

    還沒到十點鐘,就有讀者開始排隊了,慕姍姍在京城的影響力不小。

    簽售會開始,林子軒站在一旁看著慕姍姍坐在那裡微笑著和讀者交談,並在書上籤下自己的名字,送走這位讀者。

    整個過程很順暢,沒有出現意外狀況。

    接下來的半小時,慕姍姍接受了《京城晚報》的專訪,聊了聊寫作這本書的緣由,都是些場面話,足夠記者寫一篇稿子了。

    拒絕了出版社邀請的飯局,他們離開了新華書店。

    「簽了這麼多,手都酸了。」只有兩個人的時候,慕姍姍抱怨道。

    林子軒幫著慕姍姍揉著手腕,走到車子前面,打開車門,讓慕姍姍坐進去。

    今兒是立冬,倆人要去父母家裡吃飯。

    第一百九十一章 細節

    在北方,過了立冬就表示進入了冬季,天氣轉寒,京城人會在這個時候進補。

    說是進補,也就是在這一天買點牛羊肉,熬一鍋湯,一家人熱熱鬧鬧的吃頓飯。

    在這個年代,普通人家不是經常能吃到牛羊肉,立冬這天就有了較為特殊的意義。

    這兩年大家的日子過的好了,但習慣還沒改變,到了這天家裡人大多會回家吃飯。

    林子軒和慕姍姍一進院子就能聞到瀰漫著的肉香味,每家幾乎都這樣,這就是習俗。

    林曉玲從電影學院趕了回來,這種解饞的機會她可不會放過,學校食堂里的飯菜誰吃誰知道,只能說價格實惠,量大管飽。

    等兩人進門,鄭秀蓮把早就燉好的肉湯端了上來。

    一家人坐在一起,吃著餃子,喝著羊湯,隨便聊著閒話。

    曉玲同學對慕姍姍的簽售會很有興趣,還幫著算了一下版稅的收入。

    「十五塊一本,這都快賣出去三萬本了,百分之十的版稅,那就是四萬五啊,要是賣出去一百萬本,那就是150萬,這下發財了。」林曉玲興奮道。

    「沒那麼多,一開始讀者感興趣,銷量好,以後就慢下來了,出版社估計最多也就30萬冊左右。」慕姍姍解釋道。

    這本《我在美國的180天》第一次印刷五萬冊,一個月銷售出去三萬冊,成績不錯。

    慕姍姍畢竟不是那種家喻戶曉的明星人物,即便在華國電視台也不是最有名的主持人,她只是占了先機,成了華國電視台第一個出書的主持人。

    有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以後就會掀起主持人出書的熱潮,畢竟誰也不會嫌錢多。

    不過,這筆錢不是一次就能拿到,書賣出去才能收錢,會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拿版稅就是這樣,講究細水長流。

    「那也不少了,好幾十萬呢,原來寫書這麼賺啊,我也去當作家好了。」林曉玲羨慕道。

    「別三心二意的,好好學習,等你出名了,再講寫書的事吧。」林子軒教訓道。

    「老哥,別光說我啊,你還是個作家呢,嫂子都出書了,你呢?」林曉玲取笑道。

    「我要是寫通俗小說,比這個還暢銷,嚇壞你們。」林子軒誇張道。

    「你就吹吧,反正也不上稅。」林曉玲低聲道。

    這是在家裡,兄妹兩個鬧慣了,說說笑笑地就過去了。

    「對了,老哥,鄭教授讓我問問你,咱們那個紀錄片的版權問題,導演系準備重新拍攝製作,好像是當作一種新的紀錄片類型,弄好了興許還會送到國際電影節上呢。」林曉玲高興道。

    林曉玲不大懂這些,鄭洞添較為看重。

    實際上,這部紀錄片的商業價值不大,除了圈內人和紀錄片愛好者,沒什麼觀眾會來看一部影像粗糙,製作低劣,沒有明星的片子。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225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