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5頁
他這次主要是和陳常樂聊聊今後的發展。
林子軒知道陳常樂想把主題公園項目放到花城,每個人都有私心,這很正常,不過花城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他邀請陳常樂六月底到美國參觀迪士尼樂園,選址的問題到時候再談。
「陳哥,你覺得粵省的娛樂產業以後會怎麼樣?」林子軒探問道。
「這個題目太大,我可說不好,總不會一直糟糕下去吧。」陳常樂苦笑道。
「總局打算加強香港和內地在影視產業上的合作,今後合拍片肯定會增多,我覺得粵省能在其中起到不小的作用,這是一個好機會。」林子軒直說道。
粵省和香港在地緣和文化上有共同點,可以作為橋樑和紐帶。
九十年代初期,粵省是全國流行文化的前沿陣地,是流行歌手的聚居地,製作的電視劇造成全國轟動。
流行和時尚成為粵省娛樂產業的主要特點。
然而,現在大家的眼光高了,眼界寬了,流行文化看的是東京、巴黎和紐約,就連滬城和京城也成了時尚中心。
粵省需要重新定位,進行角色轉變。
引領潮流已經不可能了,卻可以加入到大潮中,起到輔助的作用。
香港電影人對內地不熟悉,如果有人從中牽線搭橋,提供資金和人脈方面的幫助,同樣能獲得不菲的收益。
香港電影人北上對粵省來說是一次不錯的機遇,就看能不能抓住了。
林子軒有意把好夢公司和香港電影人的合作事宜交由陳常樂打理,香港的文雋是一個人選,他還需要一個知根知底的內地人做幫手。
陳常樂熟悉香港娛樂圈,交流和把關都沒問題。
如果他有足夠的野心,完全可以成為香港大導演和大明星的代理,即便沒有那麼大野心,也能賺得盆滿缽滿。
林子軒把陳常樂拉進來一方面是兩人有這份交情。
另一方面陳常樂的背景適合做這件事,香港和內地的合作肯定要一段時間的磨合,有了陳常樂的居中協調,給雙方留有餘地。
到時候好夢公司只要挑選合適的影視項目,省時省力。
當然,他能看到的機會別人也可能看到,最終的結果如何,還是要看陳常樂的決心和能力,抓住了就是一片新天地。
「我試試看吧,香港人一個個眼高於頂,可不好打交道。」陳常樂考慮道。
這是實情,正因為如此,林子軒才不想在這方面耗費太多精力。
在花城待了兩天,林子軒返回京城,京城的演藝圈很熱鬧。
「劉姐的精神狀態不太好,一會兒說自己被陷害了,一會兒又擔心會不會被槍斃,還說要報仇什麼的。」慕姍姍嘆息道,「一大群記者和要債的人堵在門口,玫瑰園的管理方讓她想辦法,不能影響其他的住戶,最好是儘快搬走。」
劉曉慶處在調查階段,雖然公司被查封,資產被凍結,不過還能住在房子裡。
玫瑰園別墅區是京城三大別墅區之一,住戶們非富即貴。
事情發生後,慕姍姍讓公司的人去看過劉曉慶,記者太多,她不好親自過去。
記者們還好說,他們要的是新聞。
債主們可不好打發,這些債主多是投資商和廣告商,劉曉慶出了事,合同無法履行,算是毀約,他們自然要求賠償。
仗義一點的人只要原價賠償即可,那些落井下石的甚至索要三到五倍的賠償。
光是這些款項就高達上千萬,劉曉慶的公司還投拍了電視劇,沒有資金支持劇組只能解散,林林總總,估計要好幾千萬。
劉曉慶自己都不清楚,她平時不看帳本,公司的管理都是家裡的親戚。
只能說一個不靠譜的老闆找了一群不靠譜的手下開了一間不靠譜的公司。
這麼不靠譜的公司之所以能撐下來完全依靠劉曉慶的名氣,投資商願意掏錢,他們覺得劉曉慶能為他們賺錢。
明星開公司的模式並不少見,但一個好演員不一定是一個好老闆。
在明星的光環下掩蓋了很多的問題,一旦敗露往往觸目驚心。
林子軒沒有替劉曉慶平事兒的想法,幾千萬的爛帳怎麼算,還是讓法院來管的好,朋友義氣不是這麼講的。
「咱們幫劉姐聯繫個好律師,這個案子估計一時半會消停不了,看看再說吧。」林子軒決定道。
第七百八十二章 時間的味道
五月一日晚上十點,華國電視台的科教頻道播出了一部紀錄片,叫做《舌尖上的華國》,每集五十分鐘,總共七集。
此時沒有專門的紀錄片頻道,紀錄片一般劃歸到科教頻道。
《舌尖上的華國》由姍姍文化投資五百萬人民幣,歷時一年製作完成,一集的製作費用在六十萬左右,全程使用高清攝像機拍攝。
這在國內的紀錄片領域還不多見。
這部紀錄片出來後有圈內人不解,這麼拍能收回成本麼?
大家普遍認為國內不存在紀錄片的消費市場,也沒有成熟的商業運作模式。
在西方國家,紀錄片一般是由相應的基金會出資拍攝,而在國內則是由華國電視台這樣的官方機構以半行政的力量主導。
或者說,製作紀錄片是為了宣傳需要,而不是為了賺錢。
姍姍文化屬於民營公司,不是公益性質的企業,投資這麼大肯定會賠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