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頁
「你要的那種東西,武術隊和武行都做不到,更何況是這些演員。」袁和評如此說道。
明知道不行,李桉還是做出了要求,他是想儘可能的還原武俠小說中對於武功的描述。
在武俠小說里,劍若飛鳳,刀如猛虎,槍似游龍。
這只是武俠小說家的一種想像,不說現實中沒有,就算在電影中也很難達到那種效果。
李桉拍攝《臥虎藏龍》是想圓一個武俠夢,不能像香港武俠片那麼的隨意,只要覺得打起來好看就拍,不管符不符合人物的形象。
對於輕功,在拍竹林戲的時候,他嘗試了讓演員吊在高空展現飄逸的美感。
如今來到避暑山莊,李桉想拍演員在屋頂飛躍追逐時的那種動感。
實際上,他想過讓演員在竹林上互相追逐,那個拍攝的難度太高,危險性太大,在屋頂上還有實現的可能。
徐靜蕾這次的造型是黑衣蒙面,夜行衣相當緊身,穿在身上能顯得凸凹有致的身材。
尤其是她蒙面的那塊面紗,這個設計和其他武俠片都不同。
以前的武俠片蒙面的女俠都是一塊黑布或白布,風一吹就能從下面掀起來,也可能被人揭開面紗,露出美麗的容顏。
李桉要求這塊蒙面巾要貼合演員的臉龐,就照著徐靜蕾的臉來設計,剛好遮住。
不能太大,太大了顯得笨拙,要欲蓋彌彰,正好能包住演員的臉,不多不少,還能透著一股神秘,最能挑動觀眾的情緒。
就是讓觀眾想看卻看不著。
這種設計還能防止在打鬥的時候被對方揭開面紗,戲中徐靜蕾和俞飛鴻對打時有個場景,俞飛鴻伸手去抓徐靜蕾的面紗,可就是抓不著。
這是李桉最滿意的一個造型。
張嘉繹進入《臥虎藏龍》劇組沒有引起太多關注。
他憑著《借槍》這部劇有了些名氣,不過劇組裡要麼是內地的一線演員,要麼是港台的明星,他只是過來出演一個配角,不會給他開一場歡迎會。
好在劇組裡大多是好夢公司的工作人員,接待和安排上不成問題。
在當地的賓館安頓下來後,張嘉繹來到了拍攝現場,觀摩學習。
徐靜蕾已經換上了戲服,正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綁鋼絲,看到張嘉繹也只是點點頭,她臉上還帶著面紗呢。
每次拍戲前,李桉都會檢查這塊面紗,看看是不是合適,面紗有沒有遮住眉毛和眼線,有沒有給眼睛預留下空間。
旁邊有一台吊機,上面坐著攝影師,從高處俯拍整個避暑山莊。
拍攝演員在屋頂上的追逐戲可不是讓演員一直跑,而是跑幾步就停下來,一段段的拍,後期剪輯的時候合在一起。
演員身上都有鋼絲,根本跑不快,只是做出疾馳飛躍的動作。
一晚上四五個小時,拍不了多少戲份,武行們還要不斷的研究李桉的新想法,比如能不能在城牆上來一段追逐戲,能不能把動作放慢。
很多東西都是臨時想出來的,而不是事先計劃好的。
這次香港的工作人員和李桉合作都覺得難受,李桉走的不是香港的套路,他不按照常理出牌,而是有自己的想法。
香港人覺得沒有完全發揮,做出理想的樣子,被李桉弄得束手束腳,不夠盡興。
特別是武行,對他的意見最大。
文戲導演插手武戲在香港是很忌諱的事情,如果李桉不是好萊塢大導演,袁和評又願意合作,換一個武行班底,可能早就走人了。
李桉認為所有人都應該為電影這個整體服務,而不是依靠個人的發揮,這是他的風格。
張嘉繹在劇組待了四天,演完自己的戲份,返回了京城。
要說他對《臥虎藏龍》劇組的印象,大概就是所有人都很累,不過拍戲很認真。
李桉看起來很好說話,卻堅持自己的想法,只有經過嘗試,證明的確做不到後才會放棄。
第五百三十三章 培訓
黃勃參加了《華國之聲》節目組舉辦的培訓課。
五十多人在酒店的一間會議室內,聽著節目組講解節目錄製時的流程和注意事項。
其中大部分是駐唱歌手,有黃勃熟悉的,也有見過面卻沒打過交道的,還有些生面孔。
京城裡駐唱歌手這個圈子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不可能都認識,更多的只是聽說過。
會議室里有人在錄像,看起來挺專業。
實際上,這時候節目已經在錄製了。
這些人裡面會出現節目第一季的冠軍,當最終結果揭曉,會對冠軍參加比賽的過程進行回顧,讓觀眾了解節目的整個製作流程。
在培訓這段時間,會對參賽者進行採訪,詢問他們參賽的原因和動力。
每個人的回答各不相同。
有人說想要當真正的歌手,有人則希望父母為他們驕傲,還有人想要成為歌壇新的天王天后,也有實在的,就是為了能多賺點錢。
這些都是他們的夢想,夢想正是《華國之聲》這檔節目的主題之一。
參加培訓這一段或許不怎麼重要,不過有備無患,以後可能會成為節目後期剪輯的素材。
黃勃和幾個相熟的駐唱歌手坐在一起,在休息的間隙隨意的聊上幾句。
他們都在京城的歌舞廳混了好幾年,是老油條了,不像其他人態度那麼的端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