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頁
他重點看了看記者和影評人,這幫人的反應不一,有的人專注於影片,有的人不時在手裡的本子上記著什麼。
他們看完影片後會在報紙和雜誌上給一部電影評分,這直接影響到影片的人氣。
雖然這個人氣對評獎沒有什麼實質性的幫助,卻能吸引片商和觀眾的注意。
九十分鐘過去,影片結束,從青年醫生回到小城,到青年醫生離開小城,這個春天就這麼悄然而逝,留給觀眾的是一片嘆息。
放映廳內,掌聲漸漸響起,不算熱烈,也沒有過於激動。
觀眾似乎還沉浸在劇情里,也或者他們覺得這部片子還行,僅此而已。
林子軒判斷不出這幫西方觀眾的反應,倒是身旁坐著的馬克穆勒說了一句話提醒了他。
「這部影片要多看幾遍才行,每看一遍都有不同的感受。」馬克穆勒感慨道。
林子軒覺得應該是這樣,西方觀眾對於東方影片畢竟有著一層隔膜,東方人的含蓄情感的確很難理解,和西方人對待感情的態度不同。
即便在華國,《小城之春》也需要多看幾遍才能更好的品味,就別說是西方觀眾了。
雖說藝術是相通的,可各個國家的文化存在著差異,這種差異不是通過電影能夠彌補的。
《小城之春》不是那種讓人激動的影片,它有點沉悶。
所以,那種看到東方電影就激動萬分,甚至索要簽名的觀眾,在西方的國際電影節上存在的可能性不大,能夠給予禮貌性的鼓掌已經不錯了。
這說明他們認可了這部片子,至少不是一部爛片。
這是對普通觀眾來說的,對於影評人和電影節的評委而言,他們看電影的角度不同。
普通觀眾看的是故事情節,專業電影人看的是這部電影的鏡頭語言和講述方式,以及色彩的運用和演員的表演,是一種綜合性的考量。
普通觀眾看一遍也就過了,電影節上有很多優秀的影片,他們不會特意再看一遍《小城之春》,評委們為了討論一部影片,則要反覆觀看,把握細節。
也就是說,觀眾的反應可以作為參考,但不能代表電影人的看法。
當掌聲響起的時候,林子軒帶著導演和演員上前鞠躬致謝。
觀眾散場,記者圍攏過來。
「林,本片的女主角在哪裡?」有記者提問道。
林子軒頗為無語,這幫人就惦記著女主角呢,俞飛鴻作為這部片子的中心,表演很出彩。
「她去了倫敦。」林子軒回答道。
「倫敦?哦,是那場葬禮。」記者恍然道,「實在是可惜,我還想給她來個訪問呢。」
「她明天就會回來,我們可以約個時間。」林子軒提議道。
成為國際影星的第一步就是增加曝光度,能在外國媒體上被報導,總是一件好事。
田狀狀和陳道明等人被記者和影評人圍著,尤其是影評人,他們對田狀狀很感興趣。
放映活動結束,大家返回酒店,等待著明天媒體的報導。
第二天,好夢公司的人員把和《小城之春》相關的報導買了回來,以英文報紙為主。
林子軒能看懂英文,至於其他語種的報紙,只能看看圖畫,或者請酒店的人員進行翻譯。
「怎麼樣?」田狀狀詢問道。
這是他拍的影片,自然非常關心,在國內被禁止從事導演工作,這次頂風作案,田狀狀的壓力不小,這牽扯到回國之後的事情。
如果《小城之春》沒有拿到任何獎項,回到國內,媒體肯定會把這件事曝光出來。
國內的媒體就是這個德行,你成功了他們會錦上添花,你失敗了他們就會落井下石。
「還不錯,評分都在六分以上,有幾家媒體還給出了八分的高分,評價以正面為主,負面很少,比目前放映的大多數影片分數要高。」林子軒說明道。
「我記得北野武的那部片子有給九分的吧。」田狀狀擔心道。
馬克穆勒提醒過他們,這次的電影節競爭較為激烈,來了不少著名的導演,光是亞洲的電影人就不在少數,比如張藝謀,還有田狀狀說起的北野武。
北野武這人原本是一名相聲演員,後來進入電影行業,成為一名電影演員,隨後又開始當導演,在日本演藝圈頗有聲望。
他的電影極具個人風格,冷峻沉默,不動聲色。
能把跨界玩的這麼溜的人不多,北野武算是一個。
他這次帶來的影片在這一屆的電影節上獲得了很多好評,有媒體給出了九分的高分,是金獅獎的有力爭奪者。
「媒體的評分不能代表評委的意見,他那部片子是個悲劇,還有暴力元素,更能引起觀眾和媒體的共鳴,相比較來說,咱們的片子藝術性更強,最終還是要看評委的意見。」林子軒分析道。
第三百九十九章 熱門
每次電影節頒獎前,媒體和影評人都會給出預測,依靠的就是這種評分。
哪部片子的評分高,獲獎的呼聲就高,有時候預測和結果吻合,有時候則會出現爆冷的局面,這都是說不準的事兒。
以目前《小城之春》的評分來看,同樣屬於獲獎的熱門影片。
現在結果沒有出來,大家只能是胡亂猜測,瞎擔心而已。
林子軒繼續讓人和片商談判,請片商看片子,不過不要說死,一旦影片拿了大獎,價格就會翻倍,就算只拿了小獎,也能趁機加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