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頁
「韓廠長,久仰大名,你和張哥是朋友,那咱們就是朋友了。」林子軒熱情道。
韓三平聽張國立說過,這個圈子的核心人物就是林子軒,別看他年紀輕,本身又有才華,卻不恃才傲物,做事很有章法。
所以他並沒有因為林子軒的年紀而輕視,反而更為看重。
「林總客氣了,這麼年輕就創業,真是年少有為啊。」韓三平伸出手,稱讚道。
兩隻手握在了一起。
這一年,韓三平四十二歲,年富力強,林子軒二十六歲,風華正茂。
第二百零七章 水太深
林子軒和韓三平的這次會面就是吃吃飯,聊聊天,互相認識一下。
第一次不會談合作,更多的是看看這個人怎麼樣,是不是值得結交,所謂話不投機半句多,真要是合不來,勉強沒意思。
這頓飯吃下來感覺還行。
大家說了些演藝圈的軼聞趣事,對彼此的性格和為人處世的方式有了初步的了解。
看得出韓三平的性格頗為強勢,喜歡掌握主動。
林子軒的性子較為溫和,講究與人為善,低調圓融。
在華國,想要看出一個人的品性如何,要麼在酒桌上,要麼在麻將桌上。
酒品和牌品最能考驗一個人的性情,所以華國人喜歡在酒桌上談事情。
張國立說韓三平有意思,是指這人不像其他領導那麼刻板,循規蹈矩,而是懂得變通,他看似強勢,其實很懂得做人和做事。
在廠子裡他是副廠長,要保持威嚴,在外邊交際,他也會表現出風趣的一面。
每個人都有幾張面孔,在不同的場合扮演著不同的角色。
如果林子軒和韓三平都是性格強勢的人物,那麼合作起來會相當困難,好在兩人都不偏執,有了張國立的從中周旋,這頓飯吃的還算愉快。
好夢公司,三位公司高層聚在一起開了個小會。
「尤哥,馮哥,你們覺得怎麼樣?」林子軒徵求意見。
「我沒意見,覺得這人還行,你們看著辦吧。」葛優表態道。
一般情況下,葛優很少發表意見,他不是個善於拿主意的人,可一旦拿定主意,就會非常堅持,怎麼勸都不行。
這就是常說的認死理,也是他的底線,堅持他覺得應該堅持的東西。
「京影廠現在的情況不景氣,就是不知道他能走到哪一步。」馮小剛琢磨道。
就算京影廠再不景氣,也比他們這種民營的影視公司強上百倍,他們在京影廠有人脈,不一定非要和韓三平合作,每個廠子都有各個派系和圈子。
韓三平屬於過江龍,從外地調過來,在京影廠沒有根基,如果他們選擇和韓三平合作,就可能失去其他的人脈。
這是個站隊的問題,沒有人可以一直左右逢源。
「聽張哥說,韓三平這人能力很強,在巴影廠的時候做了不少改革,引起了上面的重視,這才調到了京影廠,上面有人很看重他。」林子軒解釋道,「我打聽說,這是真事。」
林子軒在總局有些關係,這些小事能打聽的出來。
韓三平受到重視不假,可他想在京城有一番作為並不容易,不說京影廠內部遺留的問題,光是其中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就夠他頭疼了。
這兒畢竟是京城,京影廠里有不少德藝雙馨的老前輩,名導和明星更是一大堆。
這些人的關係網不光是在演藝圈,真牽扯起來那就太複雜了。
以林子軒為例,看起來只是一家民營影視公司的老闆,可他背後還有一幫人呢,得罪了他,還想在電視圈和出版行業混下去的難度不小。
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一句話,京城的水太深。
「看來上面是想要改革京影廠了,那咱們就賭一賭好了。」馮小剛揣摩道。
「我也是這麼想的,就算韓三平沒能成功,大不了咱們不走京影廠這條線了,還有其他電影廠可以合作。」林子軒打算道。
京城有好幾家電影廠,比如京城青年電影製片廠,廠長是鄭洞添,林子軒和他認識。
當然,這幾家電影廠沒有京影廠規模大,資源多,只是後備計劃。
「這樣也好,有了國立的這份交情,要好談的多。」馮小剛贊成道。
就這樣,好夢公司決定和韓三平進行合作,加深彼此的關係。
他們還討論了一下電影拍攝的計劃,《甲方乙方》要開始籌備了。
拍電影不是說等錢湊齊了再開始籌備,也不可能一開始帳戶里就有200萬,那不現實,《陽光燦爛的日子》就是一邊拍一邊籌錢。
這是一種常態,資金短缺是華國影視行業的普遍現象。
林子軒把《炊事班的故事》的版權賣給了空政中心,拿到了50萬,這就可以啟動《甲方乙方》這個項目了,後面的資金會陸續到位。
有京城電視藝術中心的投資,有《炊事班的故事》的盈利,還有從社會上找到的投資商。
在計劃經濟時代,一般是國家撥款給電影廠,由電影廠拍攝電影,到了民營影視公司時代,是四處找資金,集資拍片。
「尤哥的片酬就定在15萬,馮哥的片酬定在7萬,這裡面包含了作為導演的酬勞。」作為製片人,林子軒做出來計劃書。
「不用那麼多,咱們自個的戲,有個幾萬塊錢就行了。」葛優擺擺手,不同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