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2頁
有三類電影,在看之前可以假定其為爛片,八成是不會錯的:國產歷史片,國產魔幻片,以及國產恐怖片。
這不是偏見,而是他看這方面的片子,爛片比例太高了。
相比於這些,《異星戰場》不算是很爛,因為它確實製作精良,每個鏡頭都美輪美奐,無論是背景特效還是戰鬥特效,都絕對是現今這個年代最頂尖的水準。
從特效上看,2億5000萬美元的製片成本沒白花。
但馬修很清楚,好萊塢的大製作電影要是爛的話,從來都不會全方位爛掉,而是某一個重要方面有致命缺陷。
能在院線看到的「好萊塢爛片」,往往是電影某方面有較大問題,導致觀眾看完覺得不過癮,對不起好萊塢大片幾個字。
比如這部《異星戰場》,製作絕對精良,但看起來就是不過癮,內容老舊不堪,甚至很多套路都是好萊塢淘汰不用的,加上敘事浮誇沉悶,可以說是典型的沒做好的流水線產品,給馬修最大的感覺,就像是在法式高檔餐廳里吃了個麥當勞漢堡,自然很不對勁。
其實兩岸的大製作爛片區別也挺明顯。
好萊塢的大製作爛片是觀眾能看出這裡不好那裡有問題,此處過火別處薄弱;對岸的大製作爛片讓人驚嘆居然處處皆爛得如此千瘡百孔、渾然天成,讓人好像面對一隻爛透的水果,想嘗一口都無從下嘴,唯有全部吐掉還得漱口!
當然,好萊塢的爛片,數量比起天平洋對岸多得多。
特別那些小製作。
好萊塢每年出產的爛片數量非常多,但一般都有跡可循:比如無名的導演和主演,最多有一兩個二三線演員當主角充門面;比如成本都比較低,上映前沒什麼宣傳;科幻、奇幻、動作、恐怖等類型電影是好萊塢爛片的重災區,所以看到片名奇怪故事介紹語焉不詳的此類影片最好繞著走!
好萊塢的爛片,看看海報、預告片和劇照,基本就能分辨出來。
這些爛片爛的路數也很一致——缺乏創意,到處是俗套,平庸乏味……
真正的好萊塢爛片,太平洋對岸的觀眾其實很難在影院看到,即使在北美,這些爛片基本上都是口碑票房雙雙慘敗,一個導演連拍兩部既不叫好又不叫座的影片,他就難以再找到電影公司給他投資了!當年在《特洛伊》和《海神號》兩部影片接連失利後,導演沃爾夫岡·彼得森到現在都沒片子可導;著名演員連演爛片也會影響其職業生涯——看現在凱奇叔混得多慘,什么小爛片都接……
其實好萊塢那些爛到家的片子,多半都是在影碟市場騙錢的。
好萊塢有個公司叫「收容所」,專門出品各種山寨垃圾電影:人家拍《變形金剛》,他們就拍《變形機體》;人家拍《我是傳奇》,他們就拍《我是結局》;人家拍《史前一萬年》,他們就拍《史前一億年》。
每部影片的成本基本都不到100萬美元,他們的片子不會上院線,直接發行DVD影碟,專門靠粗製濫造搶快,傍著剛上映的大片賺錢。
這種爛片,屬於徹頭徹尾的垃圾,毫無營養,除了騙錢外也別無追求。
《異星戰場》當然不是這種爛片。
只是誰也想不到,那個拿過奧斯卡獎的安德魯·斯坦頓,那個創意無限的皮克斯五虎將之一,脫離擅長的動畫長片之後,竟然會帶來這樣一部影片。
看過這部片子,馬修忽然更加佩服詹姆斯·卡梅隆了。
有這部製片成本比《阿凡達》還高的《異星戰場》,才能真正體會到詹姆斯·卡梅隆執導水準有多麼恐怖,包括他在內,無數人都說《阿凡達》故事簡單情節老套,而這部劇情糟爛的《異星戰場》連講好一個簡單的故事都做不到。
這更像是好萊塢最先進的CG技術展銷會。
不知道為什麼,看著這部片子,馬修竟然回想了曾經在太平洋對岸打工時,一位小工頭說過的話。
那位不知道轉包了幾層的小工頭畢業於四流大學的建築系,大學三年專業知識沒學到,卻積累了大量的看片經驗,也稱得上是他在電影方面的引路人。
這位小工頭曾經深入徹底的對他剖析過看爛片不只是容易得爛片炎。
首先,人的生命有限,打睜眼開始就看片,看到死也看不完,而若將這有限的看片時間獻給爛片,就少了一點看好片的機會……哦不,是少了一段有意義的生命。
其次,看的過程會非常難受,本來是找精神愉悅的卻被一部爛片草到了靈魂深處,還不能跟人傾訴太多,因為有些人竟然想看看有多爛而主動去浪費時間,也許他們為的是智商的優越感吧。
這部《異星戰場》竟然刺激馬修回想起那時的記憶。
小工頭還以過來人的身份,非常真誠的勸過他一句:看片要謹慎,尤其去電影院的,人浪費你的時間強健你的精神,你還巴巴給人付了錢,真的不值。
馬修看過這部影片,特別是男主角蛙跳震驚火星人,基本確定這部影片應該不會出現大翻盤的情況。
安德魯·斯坦頓真的應該回去繼續執導動畫長片,而不是隨便涉足真人電影。
或許真人電影跟動畫長片真的是完全不同的兩個類型。
影片放映結束,全場掌聲響起,馬修跟其他嘉賓一樣,也來到第一排劇組就座的地方,送上自己的祝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