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2頁
影片開始不久,短暫的邂逅以後,女主角貝拉發現自己徹底的被神秘的美型男愛德華迷住,無法自拔。
從影院內觀眾此起彼伏的尖叫聲判斷,貝拉絕非孤軍奮戰。
吸血鬼概念剛剛出道的時候,原本和魔鬼、殭屍這些聳人聽聞的傢伙們同屬一個陣營,但隨著浪漫YY主義的盛行,吸血鬼身份在廣大小說家筆下開始向正面靠攏,他們以滿足男性讀者的嗜血和女性讀者的淚腺為己任,影響遍及全球。
馬修不知道在哪裡看到過一位名人的言論:吸血鬼的愛情有著愛情中一切吸引人的東西,致死的激情,永恆的欲望,征服與被征服,施虐和受虐,與快感相生相伴的憂傷,在痛楚和迷狂中獲得的永生……
由於男主角愛德華永遠停留在十七歲,《暮光之城》註定是一部吸血鬼版純愛電影,愛德華·卡倫與女主角伊莎貝拉相識於學校,包圍著他們的是常年陰雨的福克斯城大背景,這使得《暮光之城》既可以像傳統魔幻電影那樣妖魔倍出,又借得了些許類似於《哈利波特》的校園氣息。
另外,男主角天生具有的讀心術超能力,還帶來很多獨特的個人魅力和情節意趣。
而伊莎貝拉是個看起來隨時會得白血病的柔弱女孩,愛德華是個有著不可告人秘密的神秘少年,兩人一見鍾情的愛情雖如幻似夢,卻註定波折重重,於是他們必然要經歷百轉千回、抵死糾葛的愛情宿命。
第690章 人性最俗的部分
吸血鬼題材的影片在好萊塢並不少見,但在整個好萊塢都在「連續劇化」的如今,吸血鬼這樣具有吸金潛力的題材,除了影響極其有限的B級片《黑夜傳說》外,竟然還沒有被拍成系列產品,實在是一件人神共憤的事情。
所以,在馬修的投資運作下,《暮光之城》應運而生。
這套由一位美國普通家庭主婦利用閒余時間創作的小說,並非因為把吸血鬼講得超凡脫俗而受人狂熱追捧,相反,它的特點在於總攬了一切關於吸血鬼的特點和俗套。
這恰好符合馬修一貫套路化的商業思維。
如果有可能,他可以把《暮光之城》打造成浪漫版的「吸血鬼界的《指環王》」。
系列化的電影可以讓他的利益最大化。
想要利益最大化,那就要影片徹底狗血化……不對,是浪漫到極致。
哪怕是最不起眼的台詞也要讓那些小姑娘們尖叫發狂。
所以,伊莎貝拉的情話會讓馬修和大衛·埃里森這樣二十七八歲的人渾身掉雞皮疙瘩,卻令一個個小女生痴迷到發瘋。
「有三件事我是可以肯定的。第一,愛德華是一個吸血鬼。其次,在他身體內有一部分——我不知道那一部分起到多大作用——非常渴望我的鮮血。第三,我毫無條件的、不可救藥的愛上了他。」
這是史蒂芬妮·梅爾專門為伊莎貝拉設計的台詞。
《時代》周刊曾經這樣評價史蒂芬妮·梅爾和《暮光之城》系列:「充滿著愛恨情仇的張力,但又優雅精緻如簡·奧斯汀,達到了浪漫小說的一種極致。」
而作為一部PG-13級別的電影,《暮光之城》中的男女主角是個動作都是那麼優雅而質樸,雙方最激烈的肢體接觸就是接吻而已。
史蒂芬妮·梅爾在寫浪漫台詞上是個超級天才。
影片中那些讓人肉麻的台詞,基本都是出自這位原作者之手。
「就算你不是人,我還是愛你愛到不怕死」。
這是伊莎貝拉的台詞,再看看愛德華的經典表白:「我愛你,勝過把世界上的所有東西都加在一起!」
馬修沒看過瓊瑤小說,瓊瑤劇也限于格格們,想來「山無棱天地合」的效果估計也就是如此了。
不過,這部影片的缺點也很明顯。
因為情節俗套,風格平靜遲緩,缺少幽默感,又沒能塑造出類似《哈里波特》或《指環王》中那樣完整、細緻的魔幻世界和複雜的人物關係,片子完全停留在青春片水平,而很難達到超級商業大片的高度。
由於預算的原因,那堆不夠精緻的特效也可以說是敗筆。
還有,索菲亞·科波拉非常不擅長處理動作戲,但凡涉及到動作戲的地方,影片便明顯降格,當愛德華從一個地點跳躍至另一個地點以顯示他過於常人的威力,或者將貝拉捆在他背後在森林裡快速穿梭時,鏡頭看起來有些虛幻,毫無真實感。
但這一切都不是問題。
首映現場的女性觀眾尖叫聲不斷,簡直比最鐵桿的鋼絲看到擎天柱和威震天出現在大銀幕上還要興奮一百倍。
吸血鬼與人類的悽美愛情故事必將推動無數女性觀眾走向影院,那群「將《暮光之城》系列小說當成《聖經》那麼重視」的年輕女孩,會為影片的票房和周邊掏空錢包。
馬修相信,她們一定會成為《暮光之城》的超級花痴:書賣了多少,電影票賣了多少,那些小妹妹們會鼓掌歡呼、神魂顛倒……
誰都不能否認,任何女人都會花痴,哪怕卡羅萊娜·科庫娃挑選客戶,外貌都會成為必須的硬性條件。
所以,像他這麼好看的人,才那麼受歡迎啊。
她們喜歡看各種各樣美麗的男人,喜歡幻想這些男人只對自己動心,喜歡構思跟他們共度花樣百出的良辰美景;但是她們的幻想通常止於皮膚,風花雪月一下就滿足,對男人的了解也不深,以為在愛情中,一切都是圍繞著自己旋轉的,情緣是水到渠成的,渠成之後打個KISS就心曠神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