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頁
「唉,我看好有什麼用。人家未必看得上我兒子啊。」
「找個有份量的人去試試唄。羅姨,你家劉強也不差的,或許還就成了呢。」
羅大姐搖搖頭,默默地在心裡嘆氣。今年分到醫院裡的這些大學生,女孩子都個頂個地漂亮。李敏的家庭她也側面打聽過了,不是自己那隻當了車間主任的男人能比肩的。主要還是因為李敏是重點大學畢業的,自己兒子只是普通的本科。自家兒子雖然是不錯,但是依著李敏的條件,人家會有更好的選擇。
還是別自討沒趣了。
*
呂青見羅大姐神色黯然,便不再勸說她了,把注意力收回到自己的工作上。右前方的一本本的病歷,被她快速地拽過來,開 合,點上體溫的標記,填上二便等必須項目,然後啪啪地又扔回到左前方。
羅大姐走過去,把病曆本一一插去病例車上。倆人配合默契,動作自然流暢。
「和你一起值夜班的小吳呢?」
「她做術前準備去了。今兒可好幾台手術。幸虧護士長加了人上早班。不然忙不過來的。」
嚓嚓嚓,一本本鐵皮的病曆本被歸到該去的位置。
「羅姨,要不,你還是在護士里給你家劉強挑一個吧。今年分到醫院的那些護士,也都挺不錯的。」
呂青低聲勸羅大姐,「趁著你現在還在醫院,自己看好了,讓護理部幫忙去介紹一下,不是比以後等別人介紹的要好?」
呂青上班就是羅大姐帶的,倆人擱到過去幾十年前,就是正兒八經的師徒關係。
「唉,小呂子,你不明白我。我這一輩子要退休了才熬到不用倒班,我就想給兒子找個大夫。」
「大夫也要倒夜班啊。」
「哪裡是單純倒夜班的事兒。」羅大姐大力地把病曆本插進去,鐵皮摩擦發出刺耳的聲音。「我就不想兒媳婦還與我這輩子一樣,被大夫指使著跑來跑去的。大夫動動嘴,護士跑斷腿,這話兒你總該體驗到了的。」
呂青認同地點點頭,覷著門邊有身影,順著她的話岔開了說。「要是知道大夫和護士差別這麼大,我當初一定會好好努力,哪怕復讀一年上衛校的醫士班呢,也不做護士的。」
*
進來的人是這個創傷外科的副主任:陳文強。中年人,中等的個子 中等的身材,整個人都處於一種沒特點的中等之中。
「羅大姐早。」陳文強先開口問好,原因簡單的很。他剛上班的時候,沒少得到那時候的「老護士」 小羅——「羅大姐」的幫助。
當初叫了羅大姐,以後就只好繼續叫下去了。他在以後的歲月里,南來北往地調動過幾次工作。再回到自己第一份工作的醫院,作為1966年畢業的大學生,他除了在業務上很鑽研 很較真之外,他身上還保有很多老知識分子的耿直。
所以,他每次見到羅大姐都很尊敬地先開口問好。這也在醫院裡給他贏來了不少的讚譽,稱讚他品性好。
這聲大姐,他叫的不虧。
在醫院這個特殊的地方,醫 護的陣營,壁壘是格外地分明。但初初穿上白大衣的小大夫,從書本上得到的知識再多,也屬於紙上談兵那伙兒的。他們在很多時候比不上久經沙場 見多識廣的老護士。
這些老護士太知道什麼樣的患者該怎麼處置了。只是她們沒有處方權罷了。
十年光陰 甚至更久的病例累計,在缺少大夫的七十年代,不少在基層工作的老護士,陸續轉成了大夫。當然啦,也有不少老護士就沒能抓住機會,遺憾地錯過了更上一層樓的時代。
羅大姐就屬於錯失良機的老護士。
然後國家恢復高考了。一代代的醫大 醫專的畢業生,開始湧進了各級醫院。護士就是護士,沒有相應的文憑不可能改成大夫了。再耿耿於懷自己比小大夫強,也都沒用了。
呂青抬頭看看陳主任,點點頭招呼一聲,就繼續忙乎自己的事兒。她是恢復高考後,第一批考上衛校的應屆生。工作了十年,已經成為創傷外科護士里的中堅力量。她嘴裡抱怨倒班,實際上她是願意 喜歡倒班的。只要不是遇到一夜沒睡的特殊情況,四天一個夜班的頻率,正好可以有彈性的時間,做點兒自己的事情。
作者有話要說:寫在開文的前面
我用時間這條金線,把散亂的 有價值的舊事串起來,
藉以展現九十年代初,那特殊的歷史大變革時期,
前後三代臨床醫生的掙扎。
這些不是發生在主角一個人身上的事情,變成文字後,用一個人的視角展現;
不是一家醫院的,集中到一家醫院;
甚至不是一個國家的,也算到一起了。
開文的時間點是9月20日,北方某醫科大學的一批畢業生,被剛擴建的省醫院要去,已經上班一個多月快2個月了。
院方在臨床醫生匱乏嚴重的情況下,只給了這批新人幾天的熟悉時間,就把他們轟到直面患者的臨床第一線。
在這家醫院,有1966年之前畢業的老大學生 老大夫,他們擔任著各科的主任 帶頭人
在充當臨床主力的中年醫生里,有的是工農兵大學生;
有的是恢復高考後的醫士班出身的大 中專生;
也還有1966年到1977年之間,由護理專業改醫療的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