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758頁

    9月16日,我們懷著難以訴說的心情以及對教師這種職業的神聖的嚮往,來到了我們的實習目的地--延安市實驗中學。這是延安市的一所極好的完全中學,學校建設挺不錯的,學習環境也挺好,學習氣氛相當濃烈,設有高中部和初中部,我們實習的是初中部的初二年級。實習學校這些優越的條件對我們都是一個無形的壓力和責任。但我沒有想到的是,在之後的兩個月里,我會在這裡收穫一段快樂而難忘的時光。我不僅從各個老師和學生們的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而且和他們成為朋友,更重要的是,我在實習過程中感覺所學的到東西遠遠要比三年以來在校園裡學到的更豐富、更精彩,這些東西都是課本上學不到的。正應了那句話「實踐出真知」。這天我們和該校的領導及老師召開了師生見面會,他們向我們介紹了這個學校的一些情況,我們也明確了各自實習的語文指導老師和班主任指導老師,第二天實習正式開始。

    我所在的實習班級是初二(4)班,是個較好的班級,全年級第一名就在我班,這個班生源較好,學生積極上進,刻苦努力,學習勁頭十足。他們的語文老師又是他們的班主任,因此語文課頗受關注。加上他們用的都是新課標下的實驗新教材,這些都使得我頗感壓力。好在我們有兩個星期的集中培訓,但到底該如何教好這個班,我仍是一臉的茫然。思考之後,我決定先從指導老師的上課風格、學生的語文水平、新教材的改革這些基本情況入手。我總共聽了指導老師一個星期的課,這也是我們見習的一個周。老師上課都是用多媒體上的,她的課堂大半交給學生,課堂氣氛活躍。教與學的效果相當明顯和有效。通過一周的見習,我們基本上明確了他們講課的基本流程與講課風格和方法,也從側面了解到了學生的一些情況。接下來的就是再仔細的研究新教材、備好教案和視覺媒體課件,並充分利用課餘時間積極試講,以期不斷完善和提高講課水平。指導老師因為工作繁忙,她很少教我具體該怎麼分析課文、怎麼調節氣氛、怎麼設計教案。她只給我一個總的教學思路:我們教學主要是教給學生一種閱讀的方法,在課堂上教師只要把學習的思路講述出來就可以了,接下來的任務就叫給學生,即把課堂話語權交給學生,一節課能讓所有的學生都在思考,都有說的,都能學到東西,這堂課就算成功了。這些可以說是她對我指導的核心,在後來的教學實踐中,我發現這些話也是使我受益最多的,雖是簡簡單單幾句話卻勝過千言萬語。  

    利用見習課餘時間我翻閱了大量相關資料,並上網查看有價值的新穎的教學資料,結合本班實際,完成了下一周的備課和課件的製作,並請老師給予指導和指正,而後再做修改和修補。設計教案是一件很辛苦的事,耗體力也耗腦力,但同時也是一件頗藝術的工作。經過良久的冥思苦想,忽然頭腦開竅,一個思路出來了,一個問題解決了,那種成就感、興奮感是不言而喻的。這些準備工作做好後,到了後來的教學實踐,我才更深刻的切身的體會到一個好的教學設計對上好一堂課的重要性。教案及多媒體課件的合理使用和講課是相輔相成的,但又是必須靈活變通的。我的教案課件、我的課堂教學,學生的參與是一個不可忽略的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

    下面,我具體結合教學實踐談談我的一種教學模式。某種程度講,它已經成為我在這一個月里的教學風格。因為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頗受指導老師的讚賞和學生的喜歡與接受。可以說怎樣上好一堂語文課,這是我們實習的重點。我的課堂大都採用自主、合作、探究、質疑的教學模式,主要是教師點撥法即設問析疑。所謂設問析疑,是教師首先由一篇課文的切入口入手提出問題,然後引導學生回答、分析疑問並由此轉入另一問題,最後把學生引導到預定的教學目標中。通過這種設問析疑,在加上適當的討論,某些課文再結合文體特點,採用閱讀品味法或朗讀感受法進行教學。這裡,我只抓住設問析疑這個點談談我的見解和感受。

    法國教育學家第惠多斯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那麼,怎麼去激勵、喚醒、鼓舞聽課者呢?我想著就必須讓他們充分參與課堂,給予他們更多的機會,惟有這樣,學生才會更加的融入課堂,惟有這樣,學生的語文水平才會有所提高。而設問析疑無疑是一個較好保證學生參與課堂的一種的教學模式。經過多次實踐,我發現這種教學模式有頗多好處,具體的說有助於學生思考多方面的意見,增強學生思維的靈活性,發展了學生清晰明白地交流思想和看法的能力,有助於發展學生分析和綜合的能力,鼓勵學生專心地有禮貌地傾聽,使學生的想法和體驗得到了尊重,使學生成為知識的共同創造者。總的說來設問析疑可充分增強學生的創造性、口頭表達能力、應變能力以及學生的主動性。可以說,具體如何設問、如何析疑是設問析疑的關鍵。我經常把一堂精彩的語文課看作是一曲動人的交響曲,提問則是這樂曲中的旋律。如何提問,首先需要教師吃透教材、明確教學目標、重點和難點,準確落實設問點。

    比如我教《台階》一文時,我就抓住文章最富有特色的地方,即文章善於選取生活細節、環境描寫突出父親這個人物形象的手法,以及善於把敘事和抒情融為一體的寫法,我把他們作為本課的教學目標。在切入點方面主要抓住文章開頭一句話:「父親總覺得我們家的台階底」作為突破口。因為它既是一個過渡句,也是本文立意的關鍵。還有一句是全文的文眼「台階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應的高」。可以說這兩句結合起來就可以構成文章寫作的主要出發點,更是父親辛勞一生為造有高台階的新屋的根本原因體現,因此在設置問題時就圍繞這兩句話展開的。首先在整體感知,理清文章情節中,我提了四個問題:(1)統領全文的句子是那一句?(2)父親為什麼要造一棟有高台階的新屋?(3)父親是怎麼造起一棟有高台階的新屋的?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758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