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2頁
自己真的一點也不理解她啊!
以前太自以為是了。
楚麗華此時要知道青雲飛的想法,一定欣喜萬分。
不過她正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在《被討厭的勇氣》那本書里,它的作者提到了一位女學生,她的苦惱是害怕見人,一到人前就臉紅,說是無論如何都想治好這種臉紅恐懼症。
哲人問她:「如果這種臉紅恐懼症治好了,你想做什麼呢?」
女孩回答說,有個男孩子,她很喜歡,很想交往,但因為有這個臉紅的毛病,一直不敢表白心意。女孩還表示,一旦治好臉紅恐懼症,馬上向他告白。
想到這,楚麗華的第一反應可能是,這個女孩怎麼會有這樣的不幸,這是誰造成的?
可能是從小受到過父母的羞辱,導致見到陌生人就害怕;又或者是在愛情中受到過嚴重的傷害?
不不,如果這麼想,分明就是弗洛伊德的觀點。也是自己曾經已經打算摒棄了的心理學觀點。
用過去的經歷,尤其是童年時期的心理創傷,來解釋現在的不幸,看起來是很有道理。
但是,阿德勒不這麼覺得。阿德勒說,如果一味靠過去的原因來解釋事物,就會陷入到一種絕對的論斷:我們的現在,甚至未來的全部都是由過去的經歷所決定的,而且根本無法改變。
這種觀點叫做「原因論」。與原因論相反,阿德勒倡導的,是一種「目的論」。
「目的論」會說,之所以女孩會患上臉紅綜合徵,又總是治不好,不是因為還沒有找到合適的療法;
而是因為,她的這種不幸,是自己的選擇。
在阿德勒看來,目前對女孩來說最害怕、最想逃避的事情,就是被自己喜歡的人拒絕,是失戀可能帶來的打擊和自我否定。
但只要有臉紅綜合症的存在,她就會想「我之所以不能和他交往,都是因為這個臉紅綜合徵」。
第953章 需要的是勇氣
這樣就可以不必鼓起勇氣去告白,即使被拒絕也可以說服自己。更重要的是,她可以抱著「如果臉紅恐懼症好了,我也可以擁有愛情」之類的想法,一直活在幻想中。
自己其實何嘗不是自欺欺人呢?
凡事不順了,就會把一切怪之於童年這這這,眼睛那那那。
但實際上,既然心理學這麼繁榮昌盛;可見其實其實和自己擁有同樣經歷,甚至比自己更糟的大有人在。難道人家就都受困於某個境界,止步不前?
而視力,難道自己這就是最差的嗎?
當然了,剛才那個臉紅恐懼症不是她想像出來的,是真實存在的,但它依然是女孩自己的選擇。
通過剛剛的例子和反思,楚麗華又回顧一下阿德勒的這個核心思想。
阿德勒說,現在的你之所以不幸,正是因為你自己親手選擇了「不幸」。你之所以無法改變,是因為自己下了「不改變」的決心。
楚麗華心驚,她一直在「努力」改變,可不就是讓頻率一直保持在不變上嘛!
就像「我不會遲到」和「我一定會準時到達」,雖然意思是一樣的。
但是,一個是肯定了結果,一個是在「改變」
這樣看來,因為各種原因「導致」的自卑感。顯然也就有些可笑了。
自己依然只是記住了秘密,並沒有消化它。
下意識地,自己和別人比較時,由於低估自己而產生的那種不良的情緒體驗,一直圍繞著自己。
據說,第一個這樣解釋「自卑感」的人,就是阿德勒。
阿德勒用的是德語,德語裡的這個詞也表示「劣等感」,是一個關於自我價值判斷的詞,也就是感覺自己沒有價值,感覺自己微不足道。
在阿德勒看來,其實人人都有自卑感。但是,自卑感並不是什麼壞事。
為什麼呢?阿德勒說,我們人類,是作為一種無力的存在,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每個人都希望擺脫這種無力的狀態,於是人人都會追求優越,人人都渴望進步。
蹣跚學步的孩子學會站立,是在追求優越性;他們學會語言,與其他人溝通,是追求優越性;人類歷史上科學不斷進步,也是追求優越性的結果。
可以說,「自卑感」是人不斷追求卓越的一個動力源。自卑感讓人時刻感到自己的不足,從而不斷努力進步。
但,楚麗華想到的卻是,生活中我們遇見過很多人,他們因為自卑變得特別消極。他們什麼都不做,就斷定自己不行,想讓他們改變比什麼都難。
這又是怎麼回事?阿德勒說,這種情況,就不應該叫「自卑感」了,應該叫「自卑情結」。
自卑情結指的是,有些人會把自卑感,當做某種藉口來使用。就像是「我因為長得不漂亮所以找不到對象」,或者「我因為學歷低所以無法成功」這樣的想法。
這種大肆宣揚「因為有A,所以才做不到B」的結論,就已經超過了自卑感的範疇,是一種自卑情結。而且,阿德勒特別強調,這種自卑情結,還是你自己的選擇。
楚麗華緊閉的雙眼睫毛顫了一下,為什麼有的人會「選擇」自卑情結,來做自己的保護傘呢?
很明顯這種人說的就是自己這一類人啊!
如果用一句話來回答,那就是,只是為了「避免在與他人的關係中受傷」。在阿德勒看來,人際關係,是一切煩惱和不良情緒的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