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1頁
有時候,我們明明很討厭自己的某個行為,比如拖延,卻怎麼都改不了,這時心裡就會有很多的內疚和自責,怪自己意志力薄弱,不夠努力。
可是,指責自己並不能帶來改變。相反,我們應該認真思考:為什麼控制不住自己呢?
事實上,我們的軀體裡就是有兩個自我。一個是感性的自我,一個是理性的自我。區分這兩個自我,理解他們之間的關係,對於我們理解改變,非常重要。
積極心理學家喬納森·海特曾用一個有趣的比喻來描述兩個自我之間的關係。
他說,人的情感就像一頭大象,而理智就像一個騎象人。騎象人騎在大象背上,手裡握著韁繩,好像在指揮大象。
但事實上,和大象相比,他的力量微不足道。一旦和大象發生衝突——騎象人想往左,而大象想往右,那他通常是拗不過大象的。
哪怕不是龐然大物的大象,就算是我們常見的馬兒,如果沒有掌握竅門,估計想要它聽你話也是很難的吧?
著名心理治療師艾瑞克森小時候就發現了怎麼控制馬的奧秘。
那時他家有一個農場,裡面有個馬場。天黑之前,需要趕馬進馬棚里。但馬兒的脾氣上來了,是相當倔的。你越往裡拉,它越往外,這樣,到最後往往需要好幾個工人才能制服一匹馬。
而那時的小艾瑞克森就想了個辦法,既然你要跟我反著來那我就往外拉你。欸,這下好了,小小的艾瑞克森很輕鬆就把馬兒給拉回馬鵬里去了。
於是,心理學家就總結了一句話。對於改變而言,理智提供方向,情感提供動力。
那如果人的理智想達成改變的目標,就需要了解情感這頭大象的脾氣和秉性,利用大象的特點,才能事半功倍。否則,改變將非常困難。
那麼,大象的脾氣是怎樣的呢?在心理學家看來,大象有三個特點。
第一,它的力量大,一旦被激發,理智很難控制住它。
第二,它是受情感驅動的。它既容易被焦慮、恐懼等負面情緒驅動,也容易被愛、憐憫、同情、忠誠等積極的情緒驅動。
所以,它既能成為改變的阻力,也能成為推動改變的動力。
第三,它是受被強化了的經驗支配的。它只承認我們切實體會過的『經驗的好處』,而不承認理智所構想的『期待的好處』。
前面兩個,比較好理解,關鍵是,什麼是『期待的好處』和『經驗的好處』。
期待的好處說的直白一點,就是想像中的好處。比如,我們都能*想到*,每天早起跑步,會更有精神;不拖延,會更高效、更有成就感;堅持健康飲食,會讓身體變得更好。
但是……這些,都是想像出來的,我們可能並沒有深刻地體驗過這種好處。
相反,我們倒是體驗過睡懶覺時被窩的溫暖、電視的快樂、胡吃海喝的感官刺激,這些都是經驗的好處。
期待的好處是抽象的,目前不可觸摸到的,而經驗的好處是具體的,實實在在體驗過的;
期待的好處發生在未來,而經驗的好處發生在過去或者當下;期待的好處是被教導的,而經驗的好處是能切身感受到的。
當期待的好處和經驗的好處發生衝突時,雖然騎象人想要尋求期待的好處,他身下的大象卻不由自主地轉向了經驗的好處。
哪怕有時候,期待的好處要比經驗的好處大得多。
巴普諾夫就做過一個狗和食物的實驗。
狗開始在籠子裡都是隨意走動的,可是當有一次,它做出了某個動作,就會有食物從上方的投食口掉進來;多試了幾次以後,它就找到了自認為的規矩,認為食物是因為它的某個動作而來。
在這個實驗裡,狗不過是被它的動作以後出現了的食物強化了。
人的某些行為也是依據這樣的原理被塑造的。我們可以把強化看作是經驗的好處,一旦我們的某個行為獲得了好處,它就會被保留到經驗里。哪怕我們沒有意識到,它仍然會影響我們的行為。」
第815章 雙我之戰
第一次加入的老九提出了疑問,「似乎真是,但就算我們知道了,我們又該怎麼辦呢?就像你剛才說的,知道是期待的好處,做到才是經驗的好處,我們如果做不到,知道再多又有什麼用呢?」
——「這個問題問得好。既然是強化改變了用來實驗的狗狗的行為和認知,那我們自己是不是也可以模擬出一個強化來呢?
強化不僅有正強化,還有負強化。
正強化是一個人表現出某種行為時,獲得了更多他想要的結果,從而讓這種行為更鞏固。
比如,獲得高額獎金會讓一個人努力工作。
而負強化是當一個人表現出某種行為時,他不想要的結果減少了,從而使這種行為更鞏固了。
比如,為了防止被扣獎金,一個人也會努力工作。
我們可以這麼理解,正強化的好處是『增加快樂』,而負強化的好處是『減少痛苦』。
大象之所以總是不由自主地轉向經驗的好處,是因為經驗的好處會通過強化塑造我們的行為,讓我們行為的改變變難。
舉個例子。我剛去北京上班的時候,每天晚上下班,都會搜尋居住的小區附近有名的小吃店去吃東西,而且吃的時候總是控制不住自己,吃撐了都不能停下。我那時苦惱,想要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