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9頁
孟憲祥:「可是這些東西你們沒有離那麼近啊!」
青雲飛:「媳婦兒,人家秀恩愛,你進去摻和個什麼?」
孟憲祥和蘭芝:「……」
楚麗華發了個我懂了,我錯了。然後就閃人了。
聚會的時候,大家都去的很早,孟憲祥把在草原上用的坐墊毯帶去了。
大家還是習慣於坐在地上圍在一起。
例行,還是楚麗華開頭。
——「今天是我們第一次在室內活動了。隨著天氣變化,以後,我們大概有很長一段時間是在室內了。
說起室內,我最近有個特別深刻的感觸。
其實不光我們一起聚會是能學到很多東西。在我們自己每個人在家獨處時,也是大好的精進修行機會。
而且,不要總覺得只要是在沒有關係互動的時候,就覺得孤單。
微信搖一搖,就可以迅速地認識周圍的人;各種視頻聊天軟體,更是讓你感覺天涯若比鄰。
但是,這種情況,是不是讓你覺得生活環境太擁擠,人間距離太密切,注意力被迫一直投向外界,有很長時沒有靜下心來聽聽來自內心的聲音了?
有很多人發現,靜不下心來好好審視一下自己的思想與行為,進行回顧與總結,為什麼呢?因為他們缺少了一種能力,那就是獨處的能力。
『交際能力』這個詞你肯定很耳熟,『獨處能力』這個詞恐怕就有點耳生了吧?
你們要是有興趣上網搜一搜就會發現,專門研究如何培養人際交往能力的書摞在一起就算達不到珠穆朗瑪峰的高度,也足可以挑戰一下某個名山大川了。而有關培養獨處能力的書呢?寥寥無幾。
那麼,什麼是獨處的能力呢?我們先得提一下精神分析學界的另一個大腕溫尼科特。
溫尼科特是英國著名的心理學家,他原來是一個兒科醫生,所以對兒童的心理發展頗有見地。他首先提出了『獨處的能力』這一概念。
他認為,假如一個孩子喜歡自己待著,並且能夠自得其樂,證明這是一個擁有安全感的孩子。
為什麼這麼說呢?假如一個孩子黏著媽媽一刻也不肯分開,說明他心裡時刻擔心母親會消失,這是沒有安全感的表現;
相反,如果一個孩子相信母親不會消失,就算暫時離開也會很快回來,他就會很安心地一個人待著,自己玩得不亦樂乎,這證明他有安全感。」
第873章 活寶老公的出其不意
每次說完,一旦大家開始竊竊私語,楚麗華就會停下來,等大家消化。
看大家討論了以後,都若有所思的點頭以後,她才繼續。
——「所以,獨處能力其實就是享受孤獨的能力。要培養孩子的獨處能力,就一定要給予足夠的安全感。
同樣的,因為有了安全感,才能放鬆地獨處,在放鬆的獨處狀態下,我們的大腦才能完成很多重要的工作。
舉個例子,睡眠是一種非常放鬆的孤獨狀態吧?在睡眠中,大腦會將白天輸入的信息進行整理,這個知識放在哪,那段記憶存在哪,把你白天亂麻一樣的思緒理得井井有條。
沒有睡眠中發生的整理過程,大家學到的很多知識是記不住的,學生時代的時候,對這點應該深有體會。
而且這一點,已經有科學研究證實了。有很多喜歡冥想的人發現,在冥想的時候,大腦里發生的整合過程和睡眠時差不多。
也就是說,當大腦處於安靜的放鬆狀態時,它會自個兒進行整理,把新舊經驗進行比較、歸檔,該聯繫起來的聯繫起來。
在這個過程中,說不定你會一下子想通以前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或者靈感一閃有所發現。所以,要讓大腦發揮最大作用,激發自己的潛能,獨處的能力至關重要。
既然獨處是一種能力,那我們可以用這種能力來做些什麼呢?下面就是我們要說的獨處的很多用途。
首先,孤獨能夠激發人的創造力。
我們現在正處於一個『萬眾創新』的時代,創新的能力,其實就是創造力。但你們有沒有想過,創造力的源頭是什麼呢?其實就是想像力。
之前,我們就說過,對於我們來說,想像力是遠點發達於其他正常人的;而且,它還是不會被以後得人工智慧時代群替代的。
想像力總是在孤獨狀態下展開翅膀,能夠享受孤獨的孩子更有可能培養出創造潛能。
有了想像力,人類才能成為萬物之靈,才有了璀璨多姿的人類文明。
牛頓的萬有引力一開始只是想像世界中的靈光一閃;德國化學家凱庫勒發現的像蛇吞尾巴一樣的苯分子化學環狀結構,是來自夢境;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也得益於他的想像力。
總之,想像力是個好東西,而獨處就是讓想像力瘋狂生長的沃土。
一般認為,想像力最活躍的時期是童年,尤其是孩子們在沒有玩伴的情況下,那簡直就是:小小的孩子,造出大大的世界!
有很多創作天才都擁有孤獨的童年,這個時期茁壯成長的想像力成就了日後傑出的作品。
對很多創作者來說,親密關係反而是一種阻礙,會讓他們失去想像的原動力。
我相信我們中大多數人,小時候都是孤獨的,這其實是上天的賦予我們最好的禮物。
舉個例子,英國作家安東尼·特羅洛普可是英國文學史上最高產的作家之一,他的代表作品有《巴徹斯特養老院》《巴徹斯特大教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