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4頁
她總說她內心深處相信,她一定能打動對方,贏得合同,「沒有我拿不下的合同」。
後來,看她朋友圈才知道,她的家庭關係非常健康,她父母從來都是鼓勵孩子,而不是對她們冷嘲熱諷甚至棍棒教育,無論她們遭遇到什麼挫折,父母都會堅定地說,她們一定能行。
結果,這位同事,無論是去到哪家公司,業績都是第一名。
而且,她的年紀比青雲飛還大幾歲,單身沒有結婚。可她父母依然永遠支持她的決定,過年過節都是對她慢慢的關懷,催婚這種事,一直都沒有發生在她身上。
楚麗華一直都很羨慕她那樣的生活,擁有她那樣一到季節,只要是她愛吃的,都會第一時間到她的手上。
她和父母的互動,隔著屏幕,楚麗華都能感覺到溫馨。
需要強調的一點是,她最高學歷也都不過是大專畢業,而且父母都是農民,家境一直非常貧窮。
直到她每個月在北京賺好幾萬,開始才發生了改變。
與這個例子相反的例子,楚麗華身邊也出現過;高中時期她們班主任的女兒,父親是高級數學教師,母親是高級語文教師;可惜,他們的女兒學習成績卻不怎麼樣,有時候,還經常墊底。
有一次,楚麗華正好遇見她們班主任在言辭激烈地罵他女兒,而他女兒只是在那裡唯唯諾諾的。
看了讓楚麗華都覺得格外的心疼,什麼嚴父教育,這樣根本就是失敗的教育,往往只會適得其反的。
就像楚麗華,從小被打到大,她變得更聽話了嗎?沒有,相反,她只是在父母跟前聽話,背後,想盡一切辦法讓自己脫離父母的掌控之中。
不僅如此,多數在棍棒教育下長大的孩子,他們成年後,無論多麼想與這種關係模式決裂,心中仍然會涌動著強烈的、難以排遣的恨意。
特別是家裡有另一個區別對待的孩子做對比,無論從心裡多想去原諒他們,也無法做到心平氣和。
回家,一旦涉及到母親,楚麗華心裡就發怵。
無論青雲飛和她說了多少遍,你已經長大了,你結婚了,你有自己的家庭了,可是,還是沒用。
楚麗華心裡很清楚,心病,得從根源上解決。
而她的母親不可能會配合她,所以,只有自己從心裡一點點去了解其中的原理,一點點的引導自己和母親。
就像現在,每個月一兩次電話,簡單說幾句,然後就匆匆掛掉了。
楚麗華會用各種藉口說自己的忙碌,其實是害怕再說下去,這種「和諧」的情景就會消失了。
她不知道自己和母親的真正和解還要多久,但是,現在母親對他的困擾,已經不再是那麼激烈了。
只是想起來,依然很頭疼。
在國內知名的天涯論壇上有一個題目為《曾多次毒打、侮辱子女的父母們,你們給孩子跪下!》的帖子。
其中一個受過父母虐待的網友寫道,她儘管很想做一個好人,但一看到柔弱的東西,譬如小孩子、小狗、小貓或其他小動物,就忍不住想折磨它們。
這其實就是她內心的客體關係向外的投射,這種投射不會因為我們意識中多麼想做一個好人就能終止,這必須有非凡的努力和強大的反省能力才有可能走出來,並營造自己新的、健康的客體關係。
當然,楚麗華覺得,父母與子女的糟糕關係,並不僅僅因為極端的棍棒教育,還有很多很多種,最常見的是忽視。
就像她的父母,一邊超級嚴厲打罵侮辱,一邊又被忽視得徹底。
而楚麗華也被這樣的成長環境撕扯著,一邊是父母的生養之恩,一邊又是對母親的強烈恨意。
性格更多的決定了我們對世界的看法,影響到我們的三觀,也是我們的底盤。
但它感覺又挺複雜的,每個人在面對人生不同的節點因為性格也會做出不同的選擇。
不管怎麼說,擁有自信是性格中挺核心的部分,跟家庭培養父母教育自我意識都有關聯。
如果前期沒有搭建好,後期也要有不斷培養的意識。
就像現在,楚麗華一直在努力,努力自己治癒自己。
父母分三種:第一種父母,是無論你做什麼,他們都批評你;第二種父母,是無論你做什麼,他們都忽視你;第三種父母,是無論你做什麼,他們都鼓勵你。當然,最好的父母就是最後一種。
楚麗華的就是第一種和第二種結合,很神奇!
他們可以什麼事都是批評,在他們的世界裡,你一無是處,打罵平常。
而有時候,他們又可以忽略你,似乎,壓根就沒有這個女兒。
有意思的事,母親還總說楚麗華傷了她的心。給楚麗華心裡上再次加上了一道枷鎖——不孝順。
母親的要求,總是能一次次拆解她築起來的一點點自信。
那時還是孩子,記得有一次洗衣服,好不容易洗好了一大堆衣服。全家人的,結果得到的不是表揚而是批評。
說是衣服的邊角沒有洗乾淨,我還記得那是一件牛仔褲,母親把褲腳捲起來說這樣的邊角要洗乾淨的,還有口袋邊,褲腰邊。
沒錯,楚麗華現在洗衣服超級乾淨的,白的衣服洗了依然亮白亮白的。可是,因為太注重這些細節了,她做事情總是很慢,很注重細枝末節,這些細枝末節的事情總是占去她的很多時間,而抓不住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