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頁
寶釵搖頭道:「想想除了嬤嬤這裡,我竟是無處可去。自己在屋子裡也不過就是發呆,還不如來和嬤嬤說說話。」
姚嬤嬤聽她說得可憐,又有些好笑:「那怎麼不到御花園走一走?正是花開的好時候,不去也是可惜。」
「還是算了。不管是見了哪位貴人都得行禮,還不如在我自己屋子裡發呆的好。」寶釵表示自己就是個小人物,還是不要引人注目的好。
封女官的事兒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月,早就被宮裡別的八卦取代,現在正是寶釵低調的好時候。姚嬤嬤見她能認清本心,也覺得淑妃識人不差。於是笑道:「這麼長時間,也沒見過女官的針線,正好今天無事,不如就讓我看看?」
寶釵聽了這話,正與自己家中嬤嬤們所言相合,就笑道:「這麼長時間沒動針,手都生了,嬤嬤可別笑我。」
就讓秋蘭回自己院子,把正做的一樣針線取來。等秋蘭一走,姚嬤嬤就問:「這個丫頭可還得用?」
寶釵就點了點頭:「手腳倒挺勤快,只是有時嘴還是快了些。昨天我已經教訓過了。」
姚嬤嬤道:「你心裡有數就好。在裳梨宮也就罷了,就算是有一兩個別有用心的,娘娘也還能拿得住。可是出了裳梨宮就不一樣了。」
這樣的提醒就已經很貼心了,寶釵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自己給淑妃撥出了兩個釘子的緣故,姚嬤嬤這一次對她態度明顯比以前親近。寶釵本就有心與姚嬤嬤交好,自然對這樣的善意樂於接受。
等秋蘭將東西拿過來的時候,兩個人已經開始長篇大套地開始說起了宮裡舊事了。秋蘭見沒有她什麼事,也就出去與姚嬤嬤的小宮女們一起聊了起來。
從這日起,寶釵除了每日早晨服侍著淑妃梳妝外,又恢復了每日向姚嬤嬤學習的日子。這一次姚嬤嬤教導起寶釵來,就不再是原來那樣遇事兒說事兒,而是將所有的事從頭給寶釵講解明白,讓寶釵把來龍去脈都講清楚。
寶釵因此知道了宮中的許多秘聞,更明白了當今與太上皇並不是表面上那樣父慈子孝,皇后與當今也不是表面上那樣鶼鰈情深。不過寶釵現在的活動範圍也不過是在裳梨宮,所以上面的消息對她來說,也不過是存在心底罷了。
展眼酷夏已過,金風漸起,中秋將至。想起去年的此時,自己還在金陵與薛姨媽一起打點節禮,準備家裡過節的東西,寶釵再是對家裡人冷了心腸,可也忍不住懷念那些不用說句話都在肚子裡轉幾圈的日子。
也不光是她,今年新入宮的小宮女們,都有些想家的樣子,做起事來出的錯也比原來的時候多了。寶釵內里到底還是個成熟的網站,自我調節能力強些,也囑咐秋蘭:「不管別人怎麼樣,你也給我打起精神來。越是別人容易出錯的時候,你不出錯,才能讓人看重。」
秋蘭倒是點頭應了,只是她家就是京中的,心裡還是免不了長草——本朝對宮女,比起前朝寬泛些,若是得了主子的意,也能與家裡通個氣。只是秋蘭這裡有些難辦,說她是裳梨宮的人,可是她卻只伺候寶釵這個女官,偏名字又在裳梨宮的冊子上。
寶釵就算已經漸漸得了淑妃看重,可也不好為了自己身邊的小宮女向淑妃求情:她自己還不知道能不能與家裡通信呢。要說她心裡也記著幾個與薛家有往來的人名,只是一來她不大出裳梨宮,二來薛家生生地將她送進宮來,她也不覺得自己有主動與他們聯繫的必要。
誰知這日淑妃請安回來後,特意讓人到姚嬤嬤院子裡叫寶釵過去。寶釵還以為要開庫房找東西,少不得對來喚她的鳳仙道:「你且先回去與碧桃姑姑說,我取了鑰匙就過去。」
鳳仙道:「碧桃姐姐說,讓女官直接去見娘娘。」
回想自己這幾日的言行,並沒有什麼不妥之處。只是在這深宮裡,不是你沒做什麼就沒事兒的,寶釵的心裡就有些打鼓——淑妃先是因了林家之故,再又為了她發現了兩個別人的眼線,對她也算親近。只是這親近中含沒含著提防,寶釵自己也是有感覺的。
「寶釵來了。」淑妃見了她,面上的笑倒還溫和:「你進宮也有半年了吧?」
寶釵也笑道:「娘娘說的是,我們是二月初二進的宮。」
淑妃就「嗯」了一聲,又問:「可想家不想?」
寶釵就加了小心:「若說是不想,那也是假的。只是能進宮服侍娘娘,又得了這麼天大的臉面,自然是要報了娘娘的恩。再說奴婢家裡也不是京中的,誰知道父母還在不在京里,還是回了金陵?就是想也無用。」
此話雖有奉承之嫌,可也大近情理。淑妃就點了點頭:「你忘記了?就算是你父母不在京中,可是你還有親戚是在京里呢。」
寶釵答話就越發小心起來,誰讓她知道的兩家親戚,都是能拖人入水的:「不瞞娘娘,奴婢自小是在金陵長大的。說來雖然有親戚在京里,卻也只是去年來京備選的時候見了兩面。若是我父母真託了人家照應,那也太信實了。人人家裡都有一攤子事兒,親戚們相互平安也就是照應了。」
最後一句話,引起了淑妃的共鳴,若訴若嘆地說了一句:「相互平安。可不就是這個理兒。我倒不如你這個小人兒看得透。剛才在皇后娘娘那裡,賈女史說起與你還是親戚,想著中秋的時候,要與你聚上一聚,也算是姐妹團圓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