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1678頁

    林雨桐忙應下了,“本職工作,義不容辭。”

    今天是老師開學,明天才是學生報導的日子。匆匆的安排了一些工作,剩下的時間就隨意。

    等青雲先生走了,辦公室一下子就鬆散了起來。馬祥衝著雷洋洋喊道:“我有兩張戲票,要不要一起去。”

    雷洋洋眼裡剛有了笑意,那邊高寒就道:“老戲有什麼看頭,要看還是看新戲。我這裡有話劇票,有好幾張……”他說著,就一一發下去,給林雨桐的時候給了兩張:“我知道的,林先生的先生也來咱們學校任教了。有空你們一起去。”

    林雨桐笑著接了,忙道了謝。

    這麼說說笑笑的,雷洋洋到底是跟著高寒一起先出去了。馬祥將兩張戲票也給了林雨桐:“全當時請新同事了。”

    人家不要了,你給我。該誇你耿直呢,還是該說你不會做人。

    粗略的認識了一下同事,林雨桐沒有多呆就直接去了物理系坐在的教學樓。這樓里是沒有暖氣的,猛一進裡面還覺得有些陰寒。結果都沒等到上樓,就看見四爺帶著十幾個小伙子,在搬桌椅。

    “這是幹嘛?”林雨桐湊過去,問在一邊指揮的四爺。

    “有些外地的學生來的早,聽說新開一個機械班,都挺有熱情原來準備的那個教室有點小。搬到一樓的大教室授課,挺好。”四爺臉上的表情還挺欣慰。

    可這可這一個老師練,不得把人給累死了。

    四爺明白林雨桐的意思,“可是怎麼辦呢?沒有得用的人才,靠一個人能做多少事?”

    結果第二天開學,四爺一個班收了八十六個跳專業的學生。基本都是國學、歷史、哲學、這些專業的學生。在他們看來,學這些東西,於現在的華夏來說,幫助是不大的。尤其是聽說講義里有一部分內容是關於槍械和炮彈的基本知道以後,這些學生更是熱情高漲。

    原來準備的五十份講義,明顯就不夠用了。

    八十六個學生,這還是教室實在沒座位了,才停止招收的。後來,宋校長翻看了講義之後,又跟四爺提了一句,希望能在上課的時候允許學生旁聽。這些旁聽的學生都是自帶板凳坐在過道或者是乾脆站在教室後面和窗外的。

    四爺想也想沒想就答應了。結果上課的第一天,教室內外圍了個水泄不通。甚至還有不少女學生也跟著擠去聽課。

    而林雨桐此時站在講台上,面對這下面坐著的四十八名學生,開始了自己的第一堂課。

    “營養學,大家提起來,就會以為這是從西方傳來的。可實際上,早在7000多年前,古老的華夏就已經有了實際意義上的營養學。”

    林雨桐一說話,下面就‘哄’的一聲。為什麼會這樣,就是因為前年政府要取締中醫,全面提倡西醫而引起的。

    “7000年前,人類的最初研究是從食物是否有毒開始的。而眾所周知的神農嘗百草,它的目的也恰恰是分辨食物是否有毒。在3000年前的時候,社會有所安定。黃帝誕生,並把食物的研究推前了,有一本書叫《黃帝內經》。記載了食物的核心: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和而服之,以補精益氣。這些話是什麼意思呢?是說在3000年前,咱們華夏人的老祖宗認為穀米必吃,水果配合吃,肉類增加一下口味就可以了,各種蔬菜就是補充能量的食物,這些都一起吃,所以就合適人體了。將這話總結了,就是四份素,一份肉。這就是非常美妙的一個比例,符 合自然的法則……”

    “……而在2000年前的西方醫學之父希.波克拉低,則提出了飲食的法則:把你的食物當藥物,而不是把你的藥物當食物。這就是明確提出了多吃食物少吃藥,提前預防疾病為主的醫學思想。大約在1616年笛卡爾創立了解析幾何,樹立了新的思維觀點。他主要的事情是把食物從整體進行分解,確定了思想基礎……”

    一堂課,林雨桐可以滔滔不絕。但同樣的,相同的內容她得好幾遍。有時候覺得要是開大課,只講一遍那就太好了。

    教室外面,宋校長連同蘇英傑聽了半晌,才輕輕的走了。

    蘇英傑笑道:“校長,不錯吧?”

    宋懷民點頭,“這事你辦的好。咱們這營養學,說起來,那真是一片空白。能聘請的老師,不是西醫出身,就是中醫出身。兩方對視恨不能臭了對方。而像是林先生這樣,兼容並蓄、不偏不倚,客觀實在還真是沒有。好!很好!”

    林雨桐的課跟時下老師講課,肯定還是有區別的。但是學生的反響也極為熱烈。

    下了課,林雨桐基本是不能回辦公室的,學生圍過來一個問題接一個問題的問,根本就沒有這個空隙。

    “先生,我之前來上學都是想著多交幾個朋友,多一條人脈。因為學的那些東西,除了讓我們看起來像個出身良好的名媛之外,好像真是一點用處都沒有的。可如今聽先生的課,我才知道我們不是沒有用處。我想,我們不是只能做太太,其實還能做很多職業。比如醫院,比如照顧不同情況的病人,傷員。”

    林雨桐笑了笑,“我適當的會加入一些中醫知識和急救護理知識給你們。所以,沒有誰是沒用的。”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1678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