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1816頁

    大蟲非蟲。鱗蟲之長乃為龍。

    這是諡號,又不是禹的名字。拿這個否定禹的存在,說是周人對商鼎紋路的猜想和神化,完全是無稽之談。

    這就好像……用康熙的諡號『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來否定康熙的存在,認為這個皇帝,是民國人對清朝詔書上的一些美德文字的引申和神化,實際上不可能有這種皇帝……繼而大清也是不存在的王朝,民國學者編著了一個封建王朝。

    本人不止一次地看到、聽到,有人拿國際學術界,外國學者的說法去否定夏朝。

    我想大多數人,都聽說過『其實我國只有三千年歷史,夏朝並沒有考古實證』。

    這話,我都聽爛了。

    都2020年了,不會還有人信這個吧?

    第一,確實沒有考古實證『夏』這個國家。

    但是只有三千年文明史是錯誤的,沒有文物石錘夏朝,但是已經有無數文物石錘『夏代』了。

    即那個時代,是有文明的,無論是二里頭還是良渚遺址,都已經申遺成功。二里頭存在的時期,覆蓋了文獻中的夏朝時期。良渚存在的時期超過了夏朝的時期。

    沒有石錘是因為沒有保存下來文字載體。

    甲骨文是非常成熟的文字,共有五千多個字。這難道是突然冒出來的?它的前面一定還有另一種象形文字。

    有人說,為何殷墟那麼多甲骨文,就沒有一個提到夏朝?

    很簡單,首先一開始,其實連『夏』這個字都沒找出來,於是有人說甲骨文里怎麼會沒有夏字呢?所以沒有夏朝。

    後來發現了有『夏』這個字,象形為烈日高懸,一個人跪在太陽下。

    可見,疑古派也是在被不斷打臉中的……

    不過有一說一,甲骨文因為只寫了『時夏』,所以確實也不能說夏是個國家。

    但是,甲骨文只破解了百分之三十……還有大量的甲骨文沒有整理和破解。百分之三十沒提到『有夏』,我覺得很正常。

    其次,殷墟是商中後期的首都,是武丁及以後的商王所在地,那時候距離夏朝已經很久了。

    另外,所有甲骨文,都是商人做一件事情之前,占卜問神,或者做完一件事後,告祭祖宗的。

    人家祭祀自己的祖宗,主要是祭歷代商王,提夏朝幹嘛?

    二里頭作為夏代遺址,沒有發現文字,實在是個遺憾,其實發現青銅器上有『文』這個字。但是沒有更多的字了。

    反倒是七千年歷史的良渚遺址,字多點,有十一個字。也是刻在甲骨上的,只不過國際社會不認可那是文字,稱其為『甲骨刻符』。

    事實上那所謂刻符,完全符合象形文字的結構和演變。

    至少研究古文的人,一眼就認出那分別都是什麼字,秒破解了那十一個『刻符』。因為我們文字一脈相傳,沒有斷代。

    其實民國時期因為國勢傾頹,很多人提出漢字乃糟粕,太難了,不利於推廣,痛斥其是愚民,限制大眾教育的工具。要求全面廢除漢字,使用字母文字。

    錢玄同:「欲使中華不亡,欲使中華民族為二十世紀文明之民族,必須以廢孔學,滅道教為根本之解決,而廢記載孔門學說及道教妖言之漢字,尤為根本解決之根本解決。」

    陳獨秀:「中國文字,既難載新事新理,且為腐毒思想之巢窟,廢之誠不足惜。」

    魯迅:「漢字不滅,中國必亡!漢字終將廢去,蓋人存則文必廢,文存則人當亡。在此時代,已無幸運之道。」

    瞿秋白:「漢字真正是世界上最齷齪最惡劣最混蛋的中世紀的茅坑!」

    有人洗地,說只是廢除繁體字,很抱歉,並不是,乃是全盤廢除,只用字母。有1918年的雜誌報紙,以及後來魯迅的筆稿為證。

    做了就是做了,沒啥好說的,當時有志者人人在為國找出路,他們是先行者,允許犯錯。個別主張在我們看來過於激進,是很正常的。(鋪墊,鯀也是如此……)

    當然,漢字怎麼能廢呢?韓國就廢了漢字,古籍都看不懂了。

    總之也有大量的人阻止廢除漢字,最後折中了一下,為了推廣普及,發展了拼音。漢字拼音並行推廣,才有今日。

    從唯物歷史觀角度來看,他們的歷史作用是積極的,最後推進了社會的進步……

    扯遠了。

    關於夏朝文字,我懷疑夏朝的書寫載體非常不易保存……甲骨文能留下來,多虧了殷商迷信,用龜甲牛骨做載體占卜,順帶寫點字。

    夏朝沒這習慣,如果是用布……羊皮……那真是涼了。更何談殷商滅夏,毀了夏都(二里頭發現大量被殘殺的屍骸,我估計還焚了城)。

    第二,外國學者如何定論,管他幹嘛?

    沒有文字實證就說夏朝是虛構的,那麼在相同標準下,亞歷山大大帝是虛構的,古希臘百分之八十的歷史,都是虛構的。

    亞歷山大,所有存在的根據,都是幾百年,乃至千年以後的文獻記錄,且是傳說形式,類似於亞瑟王。

    他最大,最大的石錘證據,乃是埃及有個『亞歷山大港』城市是以他為名的。

    但是,大禹也有禹陵啊,黃帝都還有黃帝陵呢,這並不能算作證據。

    至於古希臘,百分之五十以上的文獻,出自於文藝復興時期……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1816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