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1785頁

    我為什麼說一個超級,一個普通呢?

    因為一個是看了實物寫的,一個是看了圖寫的。

    兩者有著本質區別。

    很難想像,山海圖與經,是怎麼寫出來的。

    最早的作者,仿佛週遊了全球……

    因為山海經是一本全球性的地理風俗志。

    關於這一點,山海經原文竟然略有提及。

    《山海經·海外東經》:帝命豎亥步,自東極至於西極,五億十萬九千八百步。豎亥右手把算,左手指青丘北。一曰禹令豎亥。一曰五億十萬九千八百步。

    同上,『一曰』之後,我們可以視為夏商周使其的二代普通作者寫的,他們看圖不知道這個『帝』是誰,而根據他們那時期的傳說,覺得應該是大禹,所以就加了後面那一句。

    前面我說了:你們這些二代普通作者寫的,我不聽我不聽。

    我不管前半段是不是原初版本,但至少『一曰』後面,絕對不是原初版本,而是起碼夏朝以後了。

    不得不說,『帝命豎亥步』這段話牛逼大了,從東極走到西極,丈量路程,這是上古時期干出來的事?

    有專家表示,帝指的是舜帝,命令豎亥用步子丈量全國,從東走到西。

    但我想說,他步量的絕對不止全國,而是整個大荒海內外。

    乃是從美洲極東,跨越亞歐,量到非洲極西。

    很簡單,人家步數都寫了,算一下唄。

    五億十萬九千八百步,這對於寫山海經的時代而言,完全是個天文數字。

    因為假設豎亥一步是四十厘米,他也至少走了二十萬公里。

    有人說,可能他一步很短,實際沒有走這麼多里路。

    OK,那我們削弱他一波,假設豎亥一步只跨十厘米,他也走了五萬公里。

    而地球赤道周長也才四萬公里。

    他到底在步量啥?

    倘若他走了彎路,是一條曲折的路線,那麼大抵正好就是橫跨了所有陸地……從美洲走到亞洲又走到非洲的路程,也就是繞了地球接近一圈。

    不能再削了,十厘米什麼概念?一根普通的香菸都有十二厘米……

    豎亥哪怕是個侏儒,也不至於一步才十厘米。

    四十厘米都算少了,所以我傾向於他至少走了二十萬公里。

    無論他有沒有環遊世界,他也絕對不只是在丈量國內。

    他不管怎麼繞路,走二十萬公里本身就已經非常離譜了。

    因為現代人大多一輩子也走不完這麼遠的路。

    一個人假如從二十歲開始出發,堅持每天走十二公里,七十歲可以走完。

    那他怎麼步量呢?難道真一步步地數?

    不是,古人比我們想像的強多了:『豎亥右手把算,左手指青丘北』。

    原文已經告訴讀者,豎亥是怎麼走的了,他先走完一座山,之後眼睛看著另一座山,伸出手指著,通過相似三角形測距,可以計算出兩座山之間的大概距離。

    這也解釋了為何豎亥能完成這個任務——數學幫助了他。

    但是,即便用這樣的方法。

    他首先也得看得到附近的另一座山……除非他有衛星之眼,否則他還是得老老實實從極東,走到極西,充其量少繞一些路,讓有些看得見的山就不用親自走一遍了。頂多,少走百分之二十的路。

    再說,即便數學工具可以幫他,但極東到極西,經過所有山的這條路程是沒變的!依舊是二十萬公里……所以這記載無論如何,也是在丈量全球。

    因為,哪怕是以二十一世紀的我國領土來計算,全國的周長也只有四萬公里。

    繞著全中國走五圈,才能走完二十萬公里。

    『帝』讓他從極東,測距到極西。絕不只是在國內而已。

    或許我們應該承認,山海經記錄的都是事實,都是祖先週遊四海八荒,一步一個腳印,親眼看來的。

    在學術界,因為我國東部都是沖積平原,沒有山,所以《東山經》整個被認為是偽作。

    然而,聽說有美國學者在美國一步一步地按照山海經所說的去走,最終發現《東山經》中準確的記錄了美洲四大山脈,共計四十六座著名高山,準確的描述了這些山脈中的河流走向、山與山的距離、動植物……基本都吻合。

    當然,我沒走過,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姑且信一半。

    但除非全盤否定山海經,認為它都是編的,否則我們只能相信山海經記錄了全球地理風俗。

    那麼為何古人有這種本事週遊世界呢?那個帝是誰呢?

    『帝』是誰這個問題我有想法,但這裡寫不下……就先不談了。

    廢話了這麼多,寫點腦洞大開的。

    我說山海經是真實記載而非虛構,那麼那些完全不科學的異獸,以及它們的能力是怎麼回事呢?

    這一點已經有很多很多人解讀過了,無非是表達方式的問題,詞彙量匱乏,以及一些旁觀者的誤解。

    說個最典型的,《山海經·北山經》:「譙明之山,譙水出焉,西流注於河。其中多何羅之魚,一首而十身,其音如吠犬,食之已癰。」

    何羅魚一首而十身,其實就是條章魚。章魚頭太大,剩下全是觸鬚,因為山海經作者沒有觸手的概念,所以說十身。

    這是最好的解釋。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1785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