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5頁
聰明人啊,避其鋒芒,積蓄民心,最終登上帝位。
孟子還算委婉,並沒有直接反駁禪讓說法。
但是到了荀子,他就很剛烈了。
《荀子》:「夫曰堯舜禪讓,是虛言也,是淺者之傳,陋者之說也。」
意思很明確:你們這些人啊,總想搞個大新聞!非要說堯禪讓給了舜,純粹胡說八道!是一群淺薄之輩瞎傳,一群可笑的人亂說的!
荀子還是猛啊,直接駁斥儒家後來最根本的理論基礎之一,堯禪舜。
這個人還是很客觀的,孔子一生都在宣揚三代之治,說上古多好啊,現在大道崩壞了啊。成湯、文王都是天命加身,夏桀、商紂都是不修德行,被天所拋棄啊。
結果荀子就來了一句: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耿直!
活該322篇《荀子》,被劉歆修成了32篇。
真正開始官方確定堯禪舜的,是司馬遷的史記,並且細節賊多。漢朝再往後,就更誇張了,堯舜越來越牛,細節也越來越多。
另外歷朝歷代,也都有文獻不同意堯禪舜,說舜其實囚禁了堯什麼的。
可以說官方承認,民間卻一直在質疑。具體的我都不說了,因為儒家那種以德禪讓,真的很不現實。
關於是不是真禪讓的問題,沒必要再繼續論證下去。
但是!
到了這裡,就這麼否定禪讓存在,我又覺得不行。
因為事必出有因!為什麼孔子要說堯舜禪讓,你說他為了政治目的?
不對,為了政治目的是墨子!所以記下來了。
孔子故意沒讓人記,說明他很想這麼說,但是又不敢,因為當時社會上的學術大家們,心裡門清,都知道事情的真相是怎樣的。
他要是記下來了,不用等兩百多年後的荀子噴他,當時就有無數人噴他了。
所以他沒寫,既然不是為了政治目的,他為什麼覺得堯舜禪讓了呢?
曾幾何時,我一度冤枉了孔子,覺得堯舜禪讓都是他編的。
直到有一天,我查到了歷史上,最早有明確文獻記載的,第一個真的禪讓了的君主。
是比王莽時期更早的,戰國時期,燕王噲。
什麼時候出生的不知道,但這個人是在孔子死後一百六十年左右繼位,墨子死後七十年左右繼位。
這個人極度的『好賢』、『仁愛』。不安子女之樂,不聽鍾石之聲,內不湮污池台榭,外不揮戈田獵,又親操耒以修畎畝。
說白了,這個人節儉苦修,從不大開宴席,也不早亭台樓閣,更不隨便帶兵打獵,驚擾民眾,絲毫不貪慕享樂,還經常親自種地!
這樣的人,本應該是一代明君,舉朝上下都對他評價極高,然而他做了一件事,差點把燕國整亡了。
燕王噲把國家,禪讓給了自己的丞相『子之』。
繼而引發國內大亂,太子直接造反,結果兵敗。禪讓還得了?齊國直接以此為理由,不久後起兵大破燕國,殺了燕王噲和『子之』,並扶植了燕王噲的小兒子繼位。
知道現代人對他的評價嗎?說是燕王噲被儒家的人忽悠了,真相信什麼堯禪舜。
歷來,對這個人的評價,就跟嘲笑宋襄公一樣,嘲笑他腦子有坑。
我原本也是這麼以為的,直到我仔細查史料,突然靈光一閃。
又萌生了一個主流基本沒人意識到的一種可能性。
首先,燕王噲其實本沒有禪讓的意圖,大家可以看出來,這個人擁有極高的道德感。
事實上,道德也是一種欲望,他就是那種想要被人認可,被人崇拜,讓人對他的崇高德行高山仰止的,那種名譽追求者。
說白了,作秀狂!
燕王親自去種地?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啥意思,但不得不說,極有創意,後來歷朝歷代,很多君王都學他種地……以表明愛明如子,重視農耕。
不過雖然是個作秀狂,但是他不是傻子。禪讓?逗呢?
所以他到底為什麼禪讓了呢?
我查到是因為,當時有個叫鹿毛壽的人,給他出主意:「不如以國讓相子之。人之謂堯賢者,以其讓天下於許由,許由不受,有讓天下之名而實不失天下。今王以國讓於子之,子之必不敢受,是王與堯同行也。」
意思就是:你把國家讓給丞相吧,人人都說帝堯很賢的原因,是帝堯要把天下讓給許由,許由不要,於是帝堯有了禪讓天下的美名,而卻實際上,並沒有失去天下。現在燕王您把國家讓給丞相,丞相必然不敢接受!這樣一來,燕王您不就與帝堯一樣,都是德行至高之輩了嗎?
天秀!
說白了,嘴上說禪讓,其實就是等別人拒絕,刷聲望。
燕王噲覺得值得一做,當然,他也不是傻子,光別人一句話就禪讓,肯定不行。萬一人家接受了呢?
於是又有一個人跟他說:「禹薦益,已而以啟人為吏。及老,而以啟人為不足任乎天下,傳之於益。已而啟與交黨攻益,奪之。天下謂禹名傳天下於益,已而實令啟自取之。今王言屬國於子之,而吏無非太子人者,是名屬子之而實太子用事也。」
這段比較複雜,其實意思很簡單:大禹推薦伯益繼位,卻都任命自己兒子夏啟的人為官吏。到了快死時,禹說夏啟不足以擔當天下,於是傳位給了伯益。結果滿朝文武都是夏啟的人,夏啟直接帶著黨羽攻殺伯益,奪取了天下。於是天下都流傳大禹的大德行,說他傳位給伯益。之所以最後夏啟繼位,是因為夏啟自己去奪來的天下,違背了禹的意思,不是大禹的過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