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35頁

    袁氏非有革命思想者,不僅無革命思想,且反對革命;其乘時而起,主張君主立憲,“留存本朝皇帝”,非忠於清,其意蓋別有所在,證於其後之行事可知。當時《時報》載有《袁世凱之隱衷》一則雲見辛亥年十一月十日《時報》。:

    袁世凱之隱衷。北京諸大老對於共和政體,頗有願表同情者,所不能解決然者,惟一班窮老旗員,恐廢卻君主,伊輩之飲啄,即爾斷絕,是以不免惶恐。然表面亦無反對之跡,以彼本無反對之能力也。袁世凱懼第一期之大統領為他人所得,而又無能為毛遂之謀,故於各方面密遣心腹,竭力運動,已則揚言共和政體如何不宜於今日之中國。實則一俟運動成熟,遂爾實行,其所以反對共和者,意固別有所在。而載濤、良弼輩,亦將此等陰謀,早已窺破,暗鬥之機,於是更熾矣。袁初到北京,即向人云:內閣大臣三年一任,為期太迫,恐於政治不能多所舉措。識者莫不嗤之。今於共和前途,如是作梗,推其心,殆欲將萬世一系之專制君主易為袁姓而始快意也者。以袁氏生平之歷史,對於滿清,惟知弄權植勢;於屬吏,則專以貪黷不識字之流為爪牙;至於民事,則除卻捕黨人、遏民氣、斂財肥己而外無所能雲。

    觀此,袁之不見信於當時已可知。

    方民清兩軍停戰言和,袁氏並無誠意。辛亥十一月十日,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廣西、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河南、直隸、奉天、山東、山西、陝西、四川、貴州十七省代表會於南京,始建臨時共和政府,選舉孫中山先生為臨時大總統。元年一月一日,臨時政府正式成立。袁投箸而起,聲言南北協約,以君主立憲為前提,而唐、伍兩全權擅用共和政體,逾其職權;且協約未決,南人先組織政府,公選大總統,有悖協約本旨。遂罷唐紹儀全權,自任交涉之事,往來反覆,徒駁片言隻字,而不入本題。世凱一面又使清廷出內帑備戰,又假太后旨脅親貴報效軍需,然世凱非真欲與民軍較優劣,亦非真有愛於清廷,共和之必成非不知,清帝退位,又其所甚願,顧其復梁鼎芬書云:  

    (上略)仆以衰病之軀,息影洹上,杜門卻掃,於今三年,私冀抱瓮灌園,長為老農以沒世。遭遇時變,奪我煙霞,詔旨敦迫,急於星火,堅辭再四,迄不獲請,扶疾就道,倉猝誓師,軍事未終,尋綜閣務,艱巨投遺,非所夙期,自維綿薄,曷克負荷?所謂責孱夫以舉鼎,策駑馬使絕塵,惴惴於心,若賞深谷。第念先朝顧托之重,時局禍變之深,不敢偷安,勉當大任。受事以來,跼天踏地,人心盡去,既瓦解而土崩,庫儲已空,將釜懸而炊絕。內之則主少國危,方孤立於眾謗群疑之地;外之則交疏援寡,群欲逞其因利順便之思,正不徒共和獨立之響言日盈,炸彈手槍之恫喝,咸與為仇己也。險象環生,棘手萬狀,懷憂茹憤,誰可告言。惟有益堅盡瘁之初心,勉竭鄙力所能至,奮此愚忠,戰彼群魔;但求皇統之能保存,領土之不破碎,免瓜分之慘,紓種滅之憂。慄倦寸私,惟在於此,成敗利鈍,非所逆睹,知我罪我,付之千秋。一俟大局稍安,國事粗定,便當敬避賢路,翩然掛冠。成都之桑,東陵之瓜,足娛此生,庶畢乃願。執事忠肝貫金石,古誼若龜鑑,行見翌贊明廷,輔世進化,致富強,興太平,自有莫大之事業。在仆敬當為國與民馨香祝之,而斷非仆之衰朽,所敢自任者矣。(下略)

    又,其時袁每對人云:“余深荷國恩,雖時勢至此,豈忍負孤兒寡婦乎?”其容貌,其言語,其態度,粹然一愛新覺羅之大忠臣。然此僅以眩宗社黨之耳目,其實養其實力以臨大敵,志固竊有所伺也。時岑春煊致電袁世凱云:  

    北京內閣袁總理鑒:今日國民多數均以共和為目的,朝廷既有召國會決政體之諭,自系採取多數。我皇上之從民所欲,不私天下,以堯舜之心為心,為海內外所共見。民軍感於朝廷禮讓為國,罷戰息民,故亦眾口一辭,必以尊崇皇室為報,上下相交,各盡其道,為世界歷史開未有之局,誠吾國之光榮也。唐使南來,國民咸以平和有望,列強忠告,企盼尤殷。春煊養疴滬上,蒿目時艱,念公為國為民,必能主持定議;不圖撤回和使,重啟戰端!皇上不以君位自私,而公必反遏其德意,國民以人道為重,而公必自逞其兵威,從此戰禍相尋,永無恢復和平之望,生靈塗炭,同就淪亡,上貽主憂,下益民禍,誰屍其咎?惟公一人!道路傳言,方謂民軍選定總統,公因失望,遽反所為,春煊實不願以疑賢者也。總之,為皇室計,為國民計,惟有恪守唐使議定條款,從速取決國會,早定大計,庶几上安下全,舉國蒙福,春煊亦得偷安林下,則受賜良多矣。事機危迫,敢貢苔蕘,伏維鑑察!岑春煊,哿。見《時報》元年一月十日。

    當時革命軍人對於袁氏深致疑懷者,固不乏人,光復軍總司令兼吳淞軍政分府李燮和上孫大總統書,論和戰之局宜早定雲見一年一月十九日《時報》。:

    (上略)一月以來,最足為失機誤事之尤者,莫如議和一事。夫和有何可議者,民主君主,兩言而決耳,豈有調停之餘地。戰亦何可議者,北伐北伐,聞之耳熟矣,卒無事實之進行。坐是搶攘月余,勢成坐困,老師匱財,攘權奪利,凡種種不良之現象,皆緣是以生。若天下之大局不定,河山之歌舞依然,我恐洪氏末年之覆轍,將於今日復蹈之也。夫袁氏之不足恃,豈待今日而後知之?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35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