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69頁

  

    孫弼與孫髦、孫琰,還有趙王另一個心腹孫輔是堂兄弟,他們四人是樂安郡人,與出生琅琊郡的孫秀風馬牛不相及,只是趨炎附勢,所以與孫秀合為一族。孫弼的父親孫旂時任平南將軍,遠在襄陽,得知此事急忙派小兒子前來阻止,沒想到兒大不由爺,孫弼根本不聽勸,孫旂氣得慟哭不已,後來孫氏果然受牽連,滿門罹難。

    在宗室方面。趙王以哥哥平原王司馬乾為衛將軍,梁王司馬肜為太宰、守尚書令,增封二萬戶,任命東武公司馬澹為領軍將軍,任命廣陵公司馬漼為左將軍、散騎常侍,東海王司馬越為中書監。此外,趙王召回九年前被流放帶方的東安王司馬繇。

    在太子剛死之時,有議者說要立淮南王為皇太弟,現在惠帝已確立皇太孫為嗣君。為了安撫淮南王司馬允,趙王任命淮南王為驃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侍中,都督如故,領中護軍。

    由以上事例可以看出,趙王花了很大力氣來籠絡宗室成員。可是很莫名其妙,趙王百密一疏,竟然漏了一個最最應該籠絡的宗室近親,齊王司馬冏。

    如果沒有齊王,兵變也許就不會成功,齊王也是宗室裡面除了幾個親弟弟以外,離惠帝最親的人。連未參與兵變的淮南王可以享受開府殊榮,統率洛陽一半的禁軍,而親臨前線衝鋒陷陣的齊王,事後得到的報酬僅僅是一個游擊將軍。  

    齊王很不滿意。

    與齊王同樣心懷不滿的是淮南王,不過,他吃的是不可以拿到陽光底下說的暗虧,淮南王想做嗣君原本就是非分之想,司馬臧被立為皇太孫那才是名正言順,因此,淮南王只是一個人偷偷地表示遺憾。

    他倆的怨氣被人捕捉到了。

    當時兵變剛剛過去,洛陽城內翹首觀望,人人自危。趙王和孫秀以前劣跡不少,屢次遭到彈劾,那些曾經得罪過他們的臣子全都惶恐不安。

    潘岳就是其中之一。這個“美姿儀,辭藻絕麗”,昔日走在洛陽街頭可以引起婦人圍觀,“連手縈繞,投之以果”的美男子如今已經兩鬢斑白。永康元年潘岳五十三歲,已過知天命之年。對他而言,天命很殘酷,他一生汲汲於仕進,卻屢受打擊。

    十年前潘岳阿附楊駿,不久楊駿倒台,連累他差點被殺,幸虧得到故人公孫宏相助才逃脫一死;此後他依附賈氏,甚至不惜尊嚴,在大庭廣眾之下向晚輩賈謐屈膝諂媚,連他的母親也看不過去,責備他“不知足”。誰曾想賈氏說倒就倒,潘岳十年努力一朝化為泡影,他發現新貴赫然竟是故人孫秀,沮喪之情立刻轉化成恐懼。  

    他鄉遇故知,但故知是仇敵。潘岳的父親潘芘擔任過琅琊內史,當時孫秀是他手下的小吏,服侍過潘岳,潘岳那時少年氣盛,屢次因為過失而鞭撻孫秀。誰曾想世道輪迴,二十年後,孫秀竟然飛黃騰達,成為權傾天下的中書令,潘岳反為案上魚肉。

    潘岳戰戰兢兢,不清楚孫秀是否記仇,於是有一天,他退朝時偷偷向孫秀試探,問:“孫令猶憶疇昔周旋不?”那意思是說,孫長官,你還記得我們昔日的老交情麼?

    孫秀瞥了他一眼,幽幽地說道:“中心藏之,何日忘之!”這是《詩經》中的一句,意思是說,我一直惦記在心中,何日敢忘啊。

    一桶冰水當頭潑下,潘岳知道自己難逃一死了。

    同樣知道自己難逃一死的還有馮翊太守歐陽建。當初趙王在關中胡作非為的時候,提議處斬孫秀的除了解結、解系,還有歐陽建。如今解氏兄弟被滿門抄斬,歐陽建自度無法獨善其身,於是躲到舅舅石崇的金谷園裡。

    石崇是有名的富人,所居金谷園美輪美奐天下所無。亂世之中有這麼龐大的家產,本身就是一個令人覬覦的禍根,更何況石崇還是有名的賈氏黨,“二十四友”中的活躍分子,來日大難看來不可避免。  

    而石崇似乎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危險處境,依然我行我素。石崇家有一個歌妓叫綠珠,美艷無比,善吹笛,孫秀聽說之後,派人向石崇討要。石崇把家裡的侍婢一字排開,讓使者自己挑,使者說:“奉命討要綠珠,別人不要。”石崇大怒,說:“綠珠吾所愛,不可得也。”使者威脅石崇三思而後行,石崇說不給就不給。

    使者恨恨而去,石崇知道這回真的捅了婁子,於是召來潘岳、歐陽建商量對策。

    商議的結果是:趙王不得人心,不如結納淮南王、齊王再發動一次兵變,推翻趙王,殺孫秀。

    但是石崇等人機事不秘,孫秀當時正密切注視著洛陽城裡的一舉一動,他很快發現了石崇等人的異常舉動,更重要的是他還發現了淮南王暗地裡豢養了不少死士。

    孫秀趕忙與趙王商議對策,齊王勢單力薄好對付,淮南王才是心腹大患。兩人決定先除掉淮南王,計劃的第一步,就是奪掉淮南王的兵權。於是第二天惠帝下詔,解除淮南王鎮東大將軍的職務,由彭城王司馬植接替淮南王,都督揚江二州諸軍事。

    僅僅解除揚江二州兵權是不夠的,於是馬上又有第二份詔書,任命淮南王為太尉。  

    當時永康元年秋八月,這份詔書逼迫淮南王與趙王喋血京城。

    七、白虎幡

    太尉是三公之一,一品官職,名義上掌管天下兵馬,到了晉朝實質已是一個沒有實權的養老閒職。此前擔任太尉一職的有何曾、汝南王司馬亮、高密王司馬泰,他們不是朝廷宿老就是宗室前輩,年齡都在五十以上。永康元年,淮南王司馬允不過二十九歲,趙王就想讓他提前過晚年生活。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69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孫弼與孫髦、孫琰,還有趙王另一個心腹孫輔是堂兄弟,他們四人是樂安郡人,與出生琅琊郡的孫秀風馬牛不相及,只是趨炎附勢,所以與孫秀合為一族。孫弼的父親孫旂時任平南將軍,遠在襄陽,得知此事急忙派小兒子前來阻止,沒想到兒大不由爺,孫弼根本不聽勸,孫旂氣得慟哭不已,後來孫氏果然受牽連,滿門罹難。

    在宗室方面。趙王以哥哥平原王司馬乾為衛將軍,梁王司馬肜為太宰、守尚書令,增封二萬戶,任命東武公司馬澹為領軍將軍,任命廣陵公司馬漼為左將軍、散騎常侍,東海王司馬越為中書監。此外,趙王召回九年前被流放帶方的東安王司馬繇。

    在太子剛死之時,有議者說要立淮南王為皇太弟,現在惠帝已確立皇太孫為嗣君。為了安撫淮南王司馬允,趙王任命淮南王為驃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侍中,都督如故,領中護軍。

    由以上事例可以看出,趙王花了很大力氣來籠絡宗室成員。可是很莫名其妙,趙王百密一疏,竟然漏了一個最最應該籠絡的宗室近親,齊王司馬冏。

    如果沒有齊王,兵變也許就不會成功,齊王也是宗室裡面除了幾個親弟弟以外,離惠帝最親的人。連未參與兵變的淮南王可以享受開府殊榮,統率洛陽一半的禁軍,而親臨前線衝鋒陷陣的齊王,事後得到的報酬僅僅是一個游擊將軍。  

    齊王很不滿意。

    與齊王同樣心懷不滿的是淮南王,不過,他吃的是不可以拿到陽光底下說的暗虧,淮南王想做嗣君原本就是非分之想,司馬臧被立為皇太孫那才是名正言順,因此,淮南王只是一個人偷偷地表示遺憾。

    他倆的怨氣被人捕捉到了。

    當時兵變剛剛過去,洛陽城內翹首觀望,人人自危。趙王和孫秀以前劣跡不少,屢次遭到彈劾,那些曾經得罪過他們的臣子全都惶恐不安。

    潘岳就是其中之一。這個“美姿儀,辭藻絕麗”,昔日走在洛陽街頭可以引起婦人圍觀,“連手縈繞,投之以果”的美男子如今已經兩鬢斑白。永康元年潘岳五十三歲,已過知天命之年。對他而言,天命很殘酷,他一生汲汲於仕進,卻屢受打擊。

    十年前潘岳阿附楊駿,不久楊駿倒台,連累他差點被殺,幸虧得到故人公孫宏相助才逃脫一死;此後他依附賈氏,甚至不惜尊嚴,在大庭廣眾之下向晚輩賈謐屈膝諂媚,連他的母親也看不過去,責備他“不知足”。誰曾想賈氏說倒就倒,潘岳十年努力一朝化為泡影,他發現新貴赫然竟是故人孫秀,沮喪之情立刻轉化成恐懼。  

    他鄉遇故知,但故知是仇敵。潘岳的父親潘芘擔任過琅琊內史,當時孫秀是他手下的小吏,服侍過潘岳,潘岳那時少年氣盛,屢次因為過失而鞭撻孫秀。誰曾想世道輪迴,二十年後,孫秀竟然飛黃騰達,成為權傾天下的中書令,潘岳反為案上魚肉。

    潘岳戰戰兢兢,不清楚孫秀是否記仇,於是有一天,他退朝時偷偷向孫秀試探,問:“孫令猶憶疇昔周旋不?”那意思是說,孫長官,你還記得我們昔日的老交情麼?

    孫秀瞥了他一眼,幽幽地說道:“中心藏之,何日忘之!”這是《詩經》中的一句,意思是說,我一直惦記在心中,何日敢忘啊。

    一桶冰水當頭潑下,潘岳知道自己難逃一死了。

    同樣知道自己難逃一死的還有馮翊太守歐陽建。當初趙王在關中胡作非為的時候,提議處斬孫秀的除了解結、解系,還有歐陽建。如今解氏兄弟被滿門抄斬,歐陽建自度無法獨善其身,於是躲到舅舅石崇的金谷園裡。

    石崇是有名的富人,所居金谷園美輪美奐天下所無。亂世之中有這麼龐大的家產,本身就是一個令人覬覦的禍根,更何況石崇還是有名的賈氏黨,“二十四友”中的活躍分子,來日大難看來不可避免。  

    而石崇似乎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危險處境,依然我行我素。石崇家有一個歌妓叫綠珠,美艷無比,善吹笛,孫秀聽說之後,派人向石崇討要。石崇把家裡的侍婢一字排開,讓使者自己挑,使者說:“奉命討要綠珠,別人不要。”石崇大怒,說:“綠珠吾所愛,不可得也。”使者威脅石崇三思而後行,石崇說不給就不給。

    使者恨恨而去,石崇知道這回真的捅了婁子,於是召來潘岳、歐陽建商量對策。

    商議的結果是:趙王不得人心,不如結納淮南王、齊王再發動一次兵變,推翻趙王,殺孫秀。

    但是石崇等人機事不秘,孫秀當時正密切注視著洛陽城裡的一舉一動,他很快發現了石崇等人的異常舉動,更重要的是他還發現了淮南王暗地裡豢養了不少死士。

    孫秀趕忙與趙王商議對策,齊王勢單力薄好對付,淮南王才是心腹大患。兩人決定先除掉淮南王,計劃的第一步,就是奪掉淮南王的兵權。於是第二天惠帝下詔,解除淮南王鎮東大將軍的職務,由彭城王司馬植接替淮南王,都督揚江二州諸軍事。

    僅僅解除揚江二州兵權是不夠的,於是馬上又有第二份詔書,任命淮南王為太尉。  

    當時永康元年秋八月,這份詔書逼迫淮南王與趙王喋血京城。

    七、白虎幡

    太尉是三公之一,一品官職,名義上掌管天下兵馬,到了晉朝實質已是一個沒有實權的養老閒職。此前擔任太尉一職的有何曾、汝南王司馬亮、高密王司馬泰,他們不是朝廷宿老就是宗室前輩,年齡都在五十以上。永康元年,淮南王司馬允不過二十九歲,趙王就想讓他提前過晚年生活。

', intro:'', //章節vip標識 vipStatus : 0, //上一章id prevId :'2261223d044c9', //下一章id nextId :'b69845317d38f' }; book.chapterUrl = '/book/113661/chapterId.html'; book.url = '/novel/113661.html' user.Info = { "id":0, "recommend":0 }; 01